-
公开(公告)号:CN11438630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045703.0
申请日:2022-01-1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比的方法、装置,方法包括:拟定复合地基的桩土承载比计算的基本参数;依据拟定的基本参数,建立复合地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混凝土桩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求解桩间土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依据混凝土桩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桩间土的桩顶高程横截面的附加轴力进行复合地基的桩土承载比计算,确定复合地基的桩土承载比。本发明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复合地基的力学模型,根据基底的荷载水平模拟的桩间土的应力扩散效应和混凝土桩应力传递规律,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获得较为精确的桩土承载比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535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87366.3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钛磁铁尾矿原位改良基质及无覆土生态闭库方法,基质包括钒钛磁铁尾矿100份、有机生物菌肥15~25份、团粒促进剂0.2~0.4份、抗旱保水剂0.06~0.10份、pH稳定剂0.4~0.8份。无覆土生态闭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有机生物菌肥;测算原位改良尾矿的质量;钒钛磁铁尾矿原位改良,有机生物菌肥、团粒促进剂、抗旱保水剂、pH稳定剂均匀铺设在尾矿库表面,翻耕混合均匀,形成生态修复基质;生态修复绿化施工及养护,将植物种子撒播并翻耕。本发明以钒钛磁铁尾矿自身为主要原料,保护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能实现“以废治废”;本发明提供的钒钛磁铁尾矿原位改良及无覆土生态闭库方法,不需要大型机械,施工方法简便,工期短、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091729.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避免隧道涌水突泥的钻孔系统及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孔过程中出现涌水突泥无法处理且耽误工期的问题。一种避免隧道涌水突泥的钻孔系统,包括:钻头、钻杆、驱动机构、轴向压紧机构和半导体制冷组件,所述钻头安装在所述钻杆的一端,所述钻杆的另一端设有卡位盘,所述钻头和钻杆为中空结构且连通形成排水通道;所述轴向压紧机构包括限位组件、第二动力组件、齿条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卡位盘的轴向两端限位,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限位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转动套设在所述钻杆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内侧为散热端,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外侧为制冷端。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639669.X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堆溃坝实验模型不能清晰反映尾矿坝渗透过程。包括:地震模拟系统、库体模拟组件、排渗模拟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所述库体模拟组件用于模拟尾矿库,所述库体模拟组件包括转动平台、坝体、库区、沟槽和坡体,所述坝体、所述库区、所述沟槽和所述坡体设置在所述转动平台上,所述坝体用于模拟尾矿库坝,所述库区用于模拟尾矿水砂堆积区,所述沟槽用模拟尾矿库截渗沟,所述坡体设置在所述库区周围模拟山体,所述库区中设有第一溶液,所述沟槽中设有第二溶液,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色彩不同且对比明显,所述坝体至少一侧面设置玻璃挡板。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638055.X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矿库的堆溃坝模拟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堆溃坝物理模拟装置存在难以综合在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不同工况下对于尾矿库溃坝进行模拟的问题。包括:地震模拟系统、库体模拟组件、降雨模拟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模拟地震、强降雨、洪水漫顶、排渗失效等极端条件,以及多种灾害耦合的情形;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研究,探究不同条件下尾矿库成灾行为演化过程和成灾特性,通过重构不同坝体,从而了解不同坝体结构的抗灾特性,揭示库容、材料特性、结构形式、极端条件、库周地形等因素对尾矿库成灾模式的影响,为尾矿坝加高和防护提供理论基础,对细粒化高尾矿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5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80572.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建筑模拟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质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喀斯特地区建筑模拟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供水管;固定设置在水箱顶部的基座,其中,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上滑动设置有调节架,调节架上可拆卸设置有隔离件;中空的工作台,设置在定位柱的顶部,工作台上设置有铰链机,铰链机的输出端通过绳索连接有压力板,压力板上设置有振动器;固定设置在水箱上的检测板,检测板上滑动设置有传感器;本发明有效的实现了较为逼真的模拟以及数据采集,为后续施工进度、施工方式和完工使用安全性提供了大量的精确的数据参考,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和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752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87551.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成词峰 , 刘文连 , 眭素刚 , 冯志红 , 郑庭 , 曾家鹏 , 赵海燕 , 速田勇 , 安家金 , 谭坤 , 槐以高 , 康杰 , 胡经魁 , 肖经光 , 顾兢 , 许汉华 , 伍波 , 杨艳 , 段彧凡 , 戴仕鹏
IPC: A01G9/029 , A01G9/02 , A01G24/17 , A01G24/22 , A01G24/10 , A01G24/35 , A01G24/20 , E02D17/20 , E02D5/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铜矿岩质边坡生态绿化系统,包括露天铜矿岩质边坡、土工格室、植生基材,所述土工格室通过钢筋锚杆固定在露天铜矿岩质边坡上,所述植生基材填充在土工格室内,植生基材包括铜尾矿、植物纤维、低碱水泥、团粒剂、保水剂、pH调节剂、有机肥,所述植生基材包括植生基材底层、植生基材表层,所述植生基材底层靠近露天铜矿岩质边坡设置。本发明以铜矿山大量存在的尾矿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制成边坡绿化植生基材,实现“以废治废”,降低绿化的成本,减少尾矿固体废弃物堆存的污染,改善矿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本发明提供的露天铜矿岩质边坡生态绿化系统施工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简便,长期稳定性好,工期短,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4960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797811.9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2D33/00 , E02D29/02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碳酸岩裂隙边坡和挡土墙的基本参数;步骤2、计算碳酸岩裂隙边坡滑体的剩余推力;步骤3、建立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步骤4、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本发明以碳酸岩裂隙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拟定碳酸岩裂隙边坡和挡土墙的基本参数,并考虑与垂直溶蚀裂隙深度相关的碳酸岩裂隙边坡滑体的剩余推力、挡土墙的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同时还考虑挡土墙底面的剪切屈服约束方程和碳酸岩裂隙边坡稳定性安全裕度,进而建立了理论严谨的求解碳酸岩裂隙边坡挡土墙最优体型参数的数学规划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37984.4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昔格达半成岩自由落体锤击式薄壁取土器及取土方法,取土器包括环刀、连接头、承台连杆、落锤承台、重锤、导向连杆。本发明通过重锤自由下落在短时间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将薄壁环刀快速切入坚硬的昔格达半成岩,重锤产生的冲击力大、薄壁环刀切入土体的时间短,相比传统静压式取土器取样效率较高。本发明的取土器配置简单、便于携带,取土方法操作简单,由2~3人即可完成取土操作,相比传统的钻机钻孔取样需要4~5人配合使用大型钻机钻孔操作,本发明可节省大型钻机的使用成本和2~3人的人力成本,取样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003197.4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成词峰 , 刘文连 , 郑庭 , 丁飞 , 赵海燕 , 孙熙宁 , 眭素刚 , 谭坤 , 曾家鹏 , 段彧凡 , 董伟 , 王亚磊 , 许汉华 , 康杰 , 肖经光 , 董柱 , 速田勇 , 槐以高 , 杨正东 , 槐翔英
IPC: C04B28/06 , C04B18/12 , A01G24/10 , A01G24/15 , A01G24/20 , A01G24/25 , A01G24/42 , C09K17/4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铜尾矿改性的人造土壤及其制备方法,该人造土壤包括以下质量比组成分:铜尾矿100份、甘蔗渣纤维10~20份、低碱水泥4~8份、团粒促进剂0.2~0.4份、抗旱保水剂0.06~0.10份、酸度调节剂0.4~0.8份、微生物菌肥5~10份。本发明以铜尾矿为主要原料,再掺入其它成分对铜尾矿进行改性,使其具备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可以在矿山上就地取材的生产用于生态修复的人造土壤,不消耗宝贵的天然土壤资源,实现“以废治废”,降低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本,减少尾矿堆存的污染,改善矿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