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粉尘表面粘结性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7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811139370.8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测定粉尘表面粘结性的装置,包括低速电机、弹力绳、上筒、下粘结件、称重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装置;所述上筒放置于所述下粘结件的顶部,所述下粘结件放置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接;所述弹力绳的一端与所述上筒的上沿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其上方的低速电机的转轴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粉尘表面粘结性的方法,采用低速电机和弹力绳相结合的垂直拉断方法,使得施加的力匀速缓慢增加,给予粉尘粘结面剥离过程充足的记录时间,克服采用非弹力绳瞬间拉裂粘结面而无法捕捉记录的问题,且采用平衡砝码抵消台面作用力的方法,克服精度高称重传感器量程小的问题,该测定装置量程广,精度高。

    一种烟气除尘净化一体式装置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55312.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炮烟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烟气除尘净化一体式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承接板,所述外壳下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外壳上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承接板悬挂式安装有褶式滤筒,所述褶式滤筒为双层结构,所述褶式滤筒包括内滤芯和外滤芯,所述内滤芯位于所述外滤芯内部,且所述内滤芯垂直长度小于所述外滤芯。本发明通过内滤芯与外滤芯为一体的嵌套式褶式滤筒设置,并在内滤芯表面涂附催化剂,使得在同一外壳内可以实现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协同去除。

    一种喷吹压力自动协同变化的对撞脉喷滤筒清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92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0348254.2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喷吹压力自动协同变化的对撞脉喷滤筒清灰系统,包括除尘器箱体和对撞脉喷管路,所述除尘器箱体内套设有滤筒,滤筒顶部设有花板将箱体内部分隔为净气室和过滤室,所述净气室设有出气口,过滤室设有进气口,所述对撞脉喷管路包括上喷吹管、下喷吹管和气包,上喷吹管和下喷吹管与气包之间还设有引气管支路,所述引气管结构将上喷吹管上的渐开循环阀与气包相连,将下喷吹管上的渐闭循环阀与气包相连。本发明通过阻流板及配合的滑杆,在脉冲气流的撞击下实现阀门开度自动循环变化,进而控制顶、底部喷嘴的出口压力大小,通过协同对撞喷吹进一步实现脉冲气流循环式作用于滤筒的各个部位,结构简单,可实现滤筒更加均匀的清灰。

    一种菌藻光生物反应器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82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0558307.6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藻光生物反应器,包括框架、电机、齿轮、轮轴、固定梁、传动带、传送带、光源以及滤布,固定梁上均间隔安装若干个轮轴,轮轴上安装可旋转的齿轮,齿轮靠近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轮,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个齿轮构成一组方阵,前后并列的两组方阵构成齿轮组;每组齿轮组均通过传送带带动滤布旋转,所述滤布两侧分别用两层传送带夹住,两层传送带之间用中间带圆孔的铆钉固定,传送带通过铆钉的圆孔套在所述的齿轮组上,传送带和滤布均首尾相连封闭;相邻齿轮组之间通过设于传动轮上传动带相互传动。本发明高效稳定,依靠负载在滤布表面的菌、藻的生长实现污水中的氮、磷和有机质的高效去除。

    具有错流过滤的复合式粉尘收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7330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1528085.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具有错流过滤的复合式粉尘收集系统,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大风量含尘气体的净化,主要包括错滤风筒、错滤旋风器、过滤除尘器、风管、风机。错滤风筒和错滤旋风器内设有错流过滤组件,气流不仅依次通过错滤风筒、错滤旋风器、过滤除尘器得到净化,并且错滤风筒和错滤旋风器提前分流一部分洁净的气流通往风机,针对大风量含尘气流的净化,可有效降低系统整体的运行阻力。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结构合理,节省空间,不仅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运行费用。

    滤芯破损检测处理方法、系统及除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171384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89616.5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芯破损检测处理方法、系统及除尘器,涉及除尘设备故障诊断处理的技术领域。所述检测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滤芯组进行逐列清灰,并记录滤芯列粉尘排放峰值浓度大于预设列峰值浓度的滤芯列为破损所在列;对所述破损所在列进行逐行验证,定位得破损滤芯并进行封堵。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处理方法,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破损滤芯进行检测定位并封堵,能够提高对破损滤芯进行检测处理的效率并降低检测处理成本。

    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831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711417063.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无叶风机,与该无叶风机无缝连接有一与该无叶风机内壁同心同径的管道,该管道内表面涂有光催化材料;该管道内表面纵向均匀布置有轨道,管道内设有挡风板,挡风板上安装有轮轴,轮轴与轨道对应;在管道内表面上设置有载体,载体表面涂有光催化材料,在该载体两面均纵向均匀布置紫外灯。无叶风机采用分档模式,在正常工作档时,进行光催化空气净化;在清洁档时,通过增大风机风量,关闭活动扇叶,使得催化材料附近局部风速增大,从而实现自动催化材料表面清灰,且能延长该光催化装置的寿命。采用无叶风机,无叶片沉积灰尘的问题。

    一种带有风阀的褶式滤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1370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087621.4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风阀的褶式滤筒装置,包括除尘器箱体和滤筒,所述滤筒通过花板固定在除尘器箱体内部,花板将除尘器箱体内部分隔为净气室和过滤室,所述净气室一侧安装有脉冲喷吹装置,过滤室底部安装有卸灰阀;所述滤筒包括顶板、滤料、底板和冲击板,所述顶板内圈设有风阀,风阀通过阻尼器与花板内圈铰接,所述冲击板设置于褶式滤筒内部,冲击板两端通过支撑架分别与风阀和底板相连,顶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多组支撑条进行连接,相邻两组支撑条之间固定有滤料。本发明装置通过设置阻尼器和风阀,使得装置在清灰时风阀无法迅速打开,延长了过滤风流的恢复时间,令尘饼有足够的时间掉落至卸灰阀,降低了清灰后粉尘的回吸,确保了脉冲清灰的效果。

    一种带有风阀的褶式滤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1370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87621.4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风阀的褶式滤筒装置,包括除尘器箱体和滤筒,所述滤筒通过花板固定在除尘器箱体内部,花板将除尘器箱体内部分隔为净气室和过滤室,所述净气室一侧安装有脉冲喷吹装置,过滤室底部安装有卸灰阀;所述滤筒包括顶板、滤料、底板和冲击板,所述顶板内圈设有风阀,风阀通过阻尼器与花板内圈铰接,所述冲击板设置于褶式滤筒内部,冲击板两端通过支撑架分别与风阀和底板相连,顶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多组支撑条进行连接,相邻两组支撑条之间固定有滤料。本发明装置通过设置阻尼器和风阀,使得装置在清灰时风阀无法迅速打开,延长了过滤风流的恢复时间,令尘饼有足够的时间掉落至卸灰阀,降低了清灰后粉尘的回吸,确保了脉冲清灰的效果。

    遗留矿井酸性废水的排放和封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4924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684700.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遗留矿井酸性废水的排放和封堵系统及方法,通过密闭墙、泄压管、虹吸管、储气罐、控制器、电磁阀、机械阀、联动杆、曝气盘、输气管和浮球,组成遗留矿井酸性废水的排放和封堵系统。利用遗留矿井酸性废水的排放及封堵方法,实现封闭隔氧、适时排气泄压;自动虹吸定深排液;CO2驱替溶解氧还原矿井水中可能存留的硫酸根与亚硫酸根;排液补气、避免负压漏气等目的,从源头解决遗留矿井酸性废水抑制、疏导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