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078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07477.5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洲猪瘟病毒膜蛋白E146L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动物疫苗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为了获得更多具有免疫保护功能的病毒膜蛋白,并将其用于制备预防非洲猪瘟毒病的疫苗药物或诊断试剂,本发明对ASFV Pig/HLJ/18株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组进行序列分析,针对多种膜蛋白构建表达质粒,转染细胞后进行免疫学检测与分析,发现ASFV E146L蛋白具抗原性;构建含有表达E146L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利用该质粒转染细胞,获得了稳定表达该蛋白的重组细胞系,通过实验证实该重组细胞系或其培养物能够用于制备预防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药物或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试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3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579583.8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限制‑修饰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的限制‑修饰系统包括限制‑修饰复合酶,其中所述的限制‑修饰复合酶由R亚基和M亚基组成,所述的R亚基由基因c5372(res53)编码,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的M亚基由基因c5373(mod53)编码,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搭载该细菌限制‑修饰系统的重组质粒并转化入普通大肠杆菌菌株MG1655中,使得MG1655能够显著的抵抗外源噬菌体的感染,说明此限制‑修饰系统能够极大的提高大肠杆菌抵抗噬菌体感染的能力。因此,本发明的提出为构建抗噬菌体的工程菌或活载体疫苗菌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3647.X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12N7/00 , C12N15/34 , G01N33/569 , A61K39/12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洲猪瘟病毒毒株,其微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V202318。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毒株的培养方法,该毒株在制备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试剂中的用途,该毒株在制备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抑制剂中的用途,该毒株在制备针对非洲猪瘟的治疗制剂中的用途,以及该毒株在制备用于预防非洲猪瘟的制剂中的用途。该毒株是基因I型与基因II型非洲猪瘟病毒的天然重组病毒,毒性强,致死率高,能够逃避基因II型非洲猪瘟减毒活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因此研究对该毒株的预防、治疗、诊断技术十分重要,该毒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02294.5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07K16/10 , C12N15/13 , G01N33/569 , A61K39/4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中和活性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属于免疫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筛选得到了一种具有广谱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其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广谱性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在鉴定高度保守性中和抗原表位以及制备基因工程治疗性抗体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40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189847.5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A61K39/215 , A61K39/205 , A61P31/14 , C07K19/00 , C07K14/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改造的SARS‑CoV‑2的刺突蛋白(S’)的疫苗组合物,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尤其是针对哺乳动物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1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382555.1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G01N33/569 , G01N33/531 , G01N33/535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性通用型新型冠状病毒双抗原夹心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为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提供一种通用型检测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含包被重组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支持介质,酶标记重组蛋白RBD,样品稀释液,阴性抗体与阳性抗体对照,浓缩洗液,显色液与终止液,样品稀释板以及封口膜组分。试剂盒可检测人及动物感染或免疫后机体内产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不受检测对象种属限制,对不同类型的抗体,包括IgM和IgG、对病毒感染的早期与中晚期都可进行检测,用于人及动物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评价,用于病毒宿主与多种动物的流行病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981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096168.6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筛选ASFV四种重要结构蛋白p30、p54、p72以及CD2v细胞免疫抗原优势表位,并建立相应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方法。所筛选得到的多肽具有很高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可有效诱导ASF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可作为ASFV表位载体疫苗的候选免疫原。本发明筛选得到的ASFV结构蛋白T细胞表位多肽,并建立了相应的ELISPOT检测方法,为ASFV候选疫苗的效力评价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ASFV多肽载体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2248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48241.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A61K31/554 , A61K45/06 , A23L33/10 , A23K20/137 , A61P31/18 , A61P31/14 , A61P31/16 , A61P31/20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对病毒感染症的预防或者早期治疗有效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地尔硫卓(diltiazem)及其药学上允许的盐、酯、水合物或溶剂合物等衍生物。其中病毒感染症所感染的病毒是指对钙离子通道抑制剂敏感的病毒,这类病毒包括但不限于HIV病毒、AIDS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埃博拉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如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冠状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简称SARS病毒)如SARS‑COV 1;SARS‑COV 2病毒;MERS‑CoV病毒。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7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04819.6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IPC: C12N7/01 , C12N15/85 , C12N15/66 , C12N15/40 , A61K39/12 , A61P31/14 , C07K16/10 , C07K16/06 , G01N33/569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达埃博拉GP蛋白的重组病毒、该重组病毒的构建、制备方法及其在抗埃博拉病毒中的应用。所述的重组病毒为可以表达埃博拉GP蛋白的重组水泡型口炎病毒rVSVΔG‑Makona‑GP;该病毒含有Makona GP蛋白基因的重组全基因组克隆质粒pCI‑RzVSVΔG‑Makona‑GP。本发明的优点:(1)重组病毒易于增殖、致病性极低、无基因漂移风险、安全性更高。(2)重组病毒的构建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大规模生产。(3)重组病毒对EBOV具有交叉保护能力。(4)疫苗一次免疫食蟹猴就可以快速激发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EBOV中和抗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42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06327.0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布鲁氏菌毒力相关的基因及其在布鲁氏菌毒力评价以及制备弱毒布鲁氏菌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以卡那霉素基因替换布鲁氏菌M28核糖体基因L31,构建了布鲁氏菌L31基因缺失株M28ΔL31。利用巨噬细胞RAW264.7和Babl/c小鼠模型评价了布鲁氏菌L31基因对布鲁氏菌M28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L31基因缺失后并不会对M28的生长产生影响,但能显著下调强毒株M28在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和小鼠脾脏内复制生存的能力,M28ΔL31中将L31基因回补后其毒力能够恢复到野生株水平,证实该基因是布鲁氏菌M28的毒力相关基因。本发明的提出预示该毒力基因可能用于布鲁氏菌新疫苗的研发,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