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反转的送经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434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14550.8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反转的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气缸,张力气缸上的气缸活塞杆与张力皮带的一端连接,张力皮带的另一端绕过张力轮与张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张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杆连接,张力轮内设有经轴。当经纱张力由于某些原因而降到零甚至出现松弛时,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反转的送经机构可以自动反转经轴一定角度,就可回收一部分已经输出的经纱,并使经纱获得一定的张力,保持经纱张力均匀,并保持一般送经机构的功能。

    一种加捻喷嘴结构、安装方法及纬纱头端加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4282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598490.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捻喷嘴结构,包括喷管和加捻腔,喷管为上扁下圆的空心管,加捻腔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圆柱空心管,喷管上端和加捻腔封闭端外表面相切且贯穿连接。将加捻喷嘴安装在喷气织机上,使加捻腔位于纬纱一侧,气流通过喷管进口以切向速度喷入加捻腔管道中,气流在加捻腔圆管中绕加捻腔中心轴旋转,形成涡流,将纬纱头端吸入,在涡流的作用下旋转,纬纱头端得到一定的捻度。本发明提供的加捻喷嘴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加捻喷嘴的安装方法简单易懂,操作方便;纬纱头端加捻方法弥补了纱线在飞行过程中损失的捻度,使纱线织出的布面平整、无疵点。

    一种用于花式纱线的辅助喷嘴结构及其内气流加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469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604271.8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花式纱线的辅助喷嘴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圆套筒和喷管,喷管为上扁下圆的空心管,喷管从下至上由圆柱体、扁平体和头端依次连接组成,圆柱体与圆套筒连接;圆套筒内设有互相配合的活塞和活塞座,喷管与圆套筒连接处内壁设有档格,喷管的头端上设有喷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花式纱线的辅助喷嘴内气流加速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辅助喷嘴结构及其内气流加速方法能够满足花式纱线等纱线支数较低、纱线结构较为松散的纱线对辅助喷嘴气流性质的要求,即“柔和”、“高速”和“大流量”,提高了喷气织机的品种适应性。

    一种用于花式纱线的辅助喷嘴结构及其内气流加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469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04271.8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47/302 D03D47/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花式纱线的辅助喷嘴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圆套筒和喷管,喷管为上扁下圆的空心管,喷管从下至上由圆柱体、扁平体和头端依次连接组成,圆柱体与圆套筒连接;圆套筒内设有互相配合的活塞和活塞座,喷管与圆套筒连接处内壁设有档格,喷管的头端上设有喷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花式纱线的辅助喷嘴内气流加速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辅助喷嘴结构及其内气流加速方法能够满足花式纱线等纱线支数较低、纱线结构较为松散的纱线对辅助喷嘴气流性质的要求,即“柔和”、“高速”和“大流量”,提高了喷气织机的品种适应性。

    一种可自动反转的送经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4342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14550.8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反转的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气缸,张力气缸上的气缸活塞杆与张力皮带的一端连接,张力皮带的另一端绕过张力轮与张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张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杆连接,张力轮内设有经轴。当经纱张力由于某些原因而降到零甚至出现松弛时,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反转的送经机构可以自动反转经轴一定角度,就可回收一部分已经输出的经纱,并使经纱获得一定的张力,保持经纱张力均匀,并保持一般送经机构的功能。

    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乳酸共混致密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403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36570.5

    申请日:2010-03-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乳酸共混致密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30~40℃下用醋酸溶液作溶剂溶解壳聚糖,得到重量百分含量为3%壳聚糖溶液;(2)在室温下用二甲基亚砜溶液作溶剂溶解聚乳酸,得到重量百分含量为5%聚乳酸溶液;(3)在80~120℃下用去离子水作溶剂溶解聚乙烯醇,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制得重量百分含量为7%聚乙烯醇溶液;(4)按一定比例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在20~30℃下恒温搅拌15~30min,并静置脱泡;(5)采用流延法制成共混致密膜。本发明制膜过程中不涉及毒性物质,制膜设备和工艺简便,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临床使用方便,可用于生物医用领域的人造皮肤、敷料等。

    一种改性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2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62331.6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对丝胶蛋白进行表面化学改性,然后在引发剂以及加热条件下,将表面化学改性后的丝胶蛋白与丙烯腈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得到纺丝原液,最后利用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表面化学改性所采用的改性剂为苯乙烯磺酸钠、衣康酸、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或甲基丙烯酸N‑羟琥珀酸亚胺酯;改性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中丝胶蛋白含量不低于18wt%;改性丝胶蛋白接枝共聚丙烯腈纤维的断裂强度>3.8 cN·dtex‑1,断裂伸长>35%,回潮率>8%;本发明的方法,既能提高丝胶蛋白的含量,提高纤维吸湿性,又能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