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丝格栅衬多层隔热复合膜织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278542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93428.0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丝格栅衬多层隔热复合膜织物、制备方法及用途,该复合膜织物是由正面的金属涂层热反射层、相变限温层、金属丝间隔复合膜隔热层和反面的阻燃织物层依次排列层合构成。当该复合膜织物的正面受明火强热流环境作用时,其反面能保持50℃以下近人体皮肤安全温度状态,且织物整体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稳定。该复合膜织物的自然厚度为5~15mm,压紧厚度为3~8mm;平方米质量在450~1500g/m2,为完全密闭粘合、缝制的防火隔热面料。该复合膜织物可用于消防、军事、探险、安全逃生、工业等高温特殊场合的各体防护和环境隔热。

    非对称展丝分束的再展与集束复合展丝器、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0413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4939.9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展丝分束的再展与集束复合展丝器、方法及应用。该复合展丝器是由导纱杆、分劈器、引导长丝上行和下引的导纱钩、展丝器等组成,并通过固定架安装于环锭细纱机上。实现非对称展丝分束的再展与集束的方法是长丝经导纱杆的压平,进入分劈器中非对称分展和分劈;然后,由上行导纱钩引向对中线,紧贴上前罗拉喂入,由下引导纱钩下引对中喂入展丝器展开成丝网,丝网紧贴下前罗拉输出。该复合展丝器可应用于超短、易掉屑、易飞花纤维和偏短、偏弱回用纤维的增强保护式的柔软、光洁、高支和超细支复合纱的纺纱。

    对称分束展丝同步上盖下托复合纱、纺纱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04123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5073.3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分束展丝同步上盖下托复合纱,其纺纱方法及其应用制。该复合纱是一对以双丝网裹缠短纤须条后复合并长丝减半的3×2轴系双网复合纱,即两双网裹、两网裹网包、双网裹与网裹网包的的复合纱,可织造纹理清晰、柔软耐磨、强度高、抗起毛起球、美观舒适的织物和高档精细面料。实现双网复合纱的方法是采用分劈器和展丝器,安装于环锭细纱机上,使2束长丝经分劈器对称分为4束,分别两束上行、两束下行,进入各自的展丝器展丝,形成两路上盖与下托丝网,并在加捻三角区形成对各自的短纤维须条夹持裹缠,而后复倂成双网复合纱。该方法适用于超短、易掉屑、易飞花纤维和偏短、偏弱回用纤维的保护式、柔软光洁高支复合纱的纺纱。

    长丝分劈等张力双边限位复合纺纱装置、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0412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4876.7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丝分劈等张力双边限位复合纺纱装置、方法及其应用,其装置是由导纱钩、展平罗拉组、分劈杆、间距杆、导辊等组成。其纺纱方法是将一束无捻长丝,经展平罗拉组的展平输出,遇分劈杆尖端沿其中线对称劈开,并由间距杆确定两束长丝分开间距,然后绕经导辊以等张力紧靠短纤维须条两侧喂入前罗拉钳口后,在加捻三角区该双长丝对短纤维须条裹缠,形成无自捻长丝包覆短纤须条的光洁复合纱。该装置及工艺简捷、实用,可有效提高纺纱效率和减少纺纱飞花、掉屑、起毛,适用于偏短、偏弱、超短纤维的高支光洁纱和超细纱的复合纺纱。

    二轴系展丝分束的再展与集束复合展丝器、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0407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5171.7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轴系展丝分束的再展与集束复合展丝器、方法及用途。该复合展丝器是由双导纱器、双分劈器、引导长丝上行和下引的双导纱钩、同轴双向展丝器等组成,并通过固定架安装于环锭细纱机上。实现二轴系展丝分束的再展与集束的方法是双长丝经双导纱钩定位、绕经导纱杆初压平后,进入双分劈器中同步再分展并分劈为四束长丝;然后,由上行双导纱钩将其中两束引向各自的轴线,并紧贴上前罗拉喂入;由下引导纱钩下引定位喂入双向展丝器展开成丝网,丝网被驱动辊和下前罗拉夹持并紧贴下前罗拉输出。该复合展丝器可应用于超短、易掉屑、易飞花纤维和偏短、偏弱回用纤维的增强保护式的柔软、光洁、高支复合纱的同步再复合纺纱。

    一种温敏性高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040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97203.5

    申请日:2012-06-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敏性高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温敏性高分子水凝胶的原料组成为:重量百分比为5~10:1~2:1~3:0.08~0.8的丙烯酸/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交联剂。制备方法包括:(1)将丙烯酸、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阻聚剂和催化剂在105~110℃下聚合反应5~6小时得到丙烯酸/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酯;(2)将丙烯酸/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交联剂混合,加入引发剂,于80~100℃下聚合反应5~7小时即得。本发明采用的新单体毒性极低、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制备的水凝胶不溶于水、温敏性良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低温活化漂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7744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95006.X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刘晓艳 于伟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活化漂白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低温活化漂白剂按照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乙酰丙酮金属配合物0.1~1%,有机溶剂1~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0%,醋酸0.2%~1.0%,其余为水。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有机溶剂和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乙酰丙酮金属配合物,在机械搅拌下加入醋酸,调节pH为5-6,然后室温下继续搅拌2-3小时直到生成透明的液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的低温活化漂白剂用于棉织物的间歇式漂白方法,该方法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环保节能,适合于工业化使用,在达到良好漂白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漂白温度,渐少织物损伤。

    一种罗拉间歇添纱的断续复合纺装置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258697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0545.8

    申请日:2012-02-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罗拉间歇添纱的断续复合纺装置及用途。该装置由安装在固定架上的驱动皮辊、触发杆、电磁开关、添纱罗拉对和断续发生器构成。所述的固定架安装在环锭纺纱机上。以断续发生器起动和停止电磁开关,电磁开关吸放使触发杆推动或拉回驱动皮辊与前罗拉和添纱罗拉对同步接触或松开产生间歇式地添纱,而形成在连续主体粗纱上添加竹节。该装置结构简单、断续效果显著并可调,可适用于环锭纺纱机上的竹节复合纺纱,所成竹节纱可用于服装和家用纺织品。

    一种织物抗弯性连续测量装置、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949801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73478.3

    申请日:2010-09-0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抗弯性连续测量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导向机构、同步输送机构、定针机构、抗弯针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同步输送机构在底板的左右两侧,其两端外侧是所述的导向机构,中间是所述定针机构和抗弯针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在底板另一侧;实现该发明的方法是通过导向机构牵引织物,定针机构和抗弯针机构弯曲织物,驱动机构驱动同步输送机构连续输送织物。本发明特点是抗弯性的连续测量装置结构精巧,适用于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非织布、纸、膜和复合材料的抗弯性快速、客观测量。

    单纤维定点弯曲疲劳的微尺度定位握持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8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4650.1

    申请日:2011-10-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纤维定点弯曲疲劳的微尺度定位握持器,所述的单纤维定点弯曲疲劳的微尺度定位握持器,包括旋转圆盘,旋转圆盘上固定有定位针架,每个定位针架内嵌有一个定位针,定位针的前端固定连接微金属丝,两侧的微金属丝之间设有单纤维。本发明在疲劳测量时微金属丝直接与所测单纤维作定点握持,并可进行无剪切作用的压紧和接触握持以及对中调整。该握持器可用于单纤维及纳米单纤维的弯曲疲劳的测量,解决了现有弯曲疲劳装置对纳微粗细(50nm~1μm)单纤维测量不准或无法测量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