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5920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186561.7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3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压进水及多通道溢流工艺结合井,所述结合井包括阀门井,设置在构筑物进水一侧,可实现紧急关闭进水管路,实现超量水体事故排放功能;下层重力流道,设置在构筑物出水侧,其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稳压溢流区,设置在下层重力流道上方,稳压溢流区的两侧设溢流堰,稳压溢流区的第三或第四方向设溢流排水管,下层重力流道的超量水量通过溢流堰收集到稳压溢流区,并通过溢流排水管排出。本发明通过提高各管道和溢流通道的合理布置和流程设计,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实现工艺流程集成,能够实现水利与市政给水、排水、合流雨污水截留等多种用途,流程顺畅、维护管理十分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7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35956.6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循环输配水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配水管网系统包括沿供水范围外侧道路并列布置的主供水环管、主回水环管,所述主供水环管通过供水支管接入各地块供水系统,所述各地块供水系统又通过回水支管连接至主回水环管,所述主供水环管、主回水环管与增压循环一体泵站连接。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管网中水的流动性,解决传统管网中易发生死水段的问题,防止水质恶化现象;供水管和回水管的环状布置方式,可灵活增设供水和回水支管,灵活解决了地块水量发展存在差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6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132482.0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破冰功能的冲吸泥机,其包含:若干水泵,其分别设在所述的导杆机构上,其进口对准淤泥,起到清除积泥或板结的作用;若干岀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各个水泵的出口,起到收集淤泥的作用;若干反冲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其出口分别对应设在所述的各个刮板前端,起到冲刷刮板上的板结的作用;若干排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以将集齐的淤泥从冲吸泥机内排出;其中,每根所述的反冲管路上分别设有破冰角。其优点是:具备防冻破冰功能,并能够对阻挡刮板前行的淤泥板结进行冲泥操作,确保设备的持久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69662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70565.6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挂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其特征在于燃气管沟或/和雨水箱涵与管廊叠合形成整体,布置于管廊上部,在管廊设置吊装口、通风口处,燃气管沟或/和雨水箱涵采用局部外挂的形式设置在吊装口、通风口侧面。本发明可有效将雨水、燃气管线整合纳入综合管廊,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营,实现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开发并经济有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25378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210036197.5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由水质监控中心检测原水水质监测点的原水水质,管理控制中心根据检测到的原水水质对各阀门及混合池内的曝气混合管路和混合搅拌机进行控制,实现流程切换。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水质实际情况,在原水水质较好时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的短流程工艺,实现节能运行和简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在季节性水质变化时,采用全套工艺流程,确保出厂水质,总体流程体现生产运行的灵活性和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089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0561.8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地下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减小管廊上方覆土厚度,局部抬高管廊上方人行道或慢车道道路标高,形成半地下式综合管廊,使得管廊通风口低于人行道、高出车行道,管廊吊装口顶与人行道或慢车道地面齐平,管廊引出口顶与人行道或慢车道地面齐平。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管廊附属构筑物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优化现有管廊通风口出风对来往行人的影响,着重体现现代化综合管廊的环境友好,与人和谐。
-
公开(公告)号:CN10310204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110356507.7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清叠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池,主要包括机械混合池、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下部叠合消毒接触池和清水池,外部另设独立的鼓风机房和后续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清水池合建,与后续生物滤池及辅助鼓风机房结合,将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沉淀过滤的全部功能,简化管路系统,便于管理;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用曝气器曝气充氧,不但提高了填料接触氧化的处理效果,且改善了后续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保证了总体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16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68768.4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原水先进入预沉浓缩回用池预沉后,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出水进入滤池过滤后,出水进入清水池调蓄后,由二级泵房加压送入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接入平衡池进行储存,出泥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处理,脱出干泥外运处置,滤液排入浓缩质能转化池。该工艺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51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10158.1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厂深度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的上向流活性炭滤池,该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包括一双层中央渠和一活性炭滤层;双层中央渠位于上向流活性炭滤池中央,双层中央渠包括下层进水渠、上层出水渠和一中间隔板,中间隔板将下层进水渠和上层出水渠隔断,下层进水渠两侧壁的底端设有分配水孔,活性炭滤层分布于双层中央渠的两侧,上层出水渠侧壁布设集水槽,集水槽连通活性炭滤层出水区和上层出水渠,上层出水渠一端连接一出水翻水堰,另一端连接一初滤水排放闸门。包含至少一个上向流活性炭滤池的水处理系统,池型布置合理紧凑,结构简单,造价低,管路少,占地面积小,解决了目前国内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单池大型化发展受限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6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32482.0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破冰功能的冲吸泥机,其包含:若干水泵,其分别设在所述的导杆机构上,其进口对准淤泥,起到清除积泥或板结的作用;若干岀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各个水泵的出口,起到收集淤泥的作用;若干反冲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其出口分别对应设在所述的各个刮板前端,起到冲刷刮板上的板结的作用;若干排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以将集齐的淤泥从冲吸泥机内排出;其中,每根所述的反冲管路上分别设有破冰角。其优点是:具备防冻破冰功能,并能够对阻挡刮板前行的淤泥板结进行冲泥操作,确保设备的持久高效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