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7371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718791.6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制备荧光碳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将清洗过的玉米芯放入烘箱中烘干;把烘干后的玉米芯放进石英管式炉;向石英管式炉中通惰性气体,并且在高温中煅烧;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出气管始终通入装满超纯水的玻璃烧杯中用以收集含有碳纳米颗粒的尾气;待反应结束后,使用多种方法将分散在超纯水中的碳纳米颗粒分离出来,即得。本发明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32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410579087.2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泡沫镍为基底的氧化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多孔的泡沫镍进行预处理,作为电极的集流体;用导电高分子聚苯胺作为电极中间层,在泡沫镍基底上原位生长聚苯胺纳米棒;电化学沉积氧化镍纳米片活性层,得到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电极材料中聚苯胺和氧化镍分布均匀,形成多孔结构,电化学性能相对于纯聚苯胺与纯氧化镍有了显著提升,比电容达到418F/g。
-
公开(公告)号:CN1067392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0456.X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电热驱动的可逆热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可逆热致变色薄膜包括热源层、基底层和变色层。将可逆变色油墨和水混合,得到可逆变色油墨水溶液,然后负载在载体薄膜表面,干燥,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载体薄膜/可逆热致变色薄膜,连接回路,即得。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灵敏度、较好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327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81247.4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 C02F1/30 , C02F2101/30 , C02F2101/36 , C02F2101/38 , C02F2101/40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g‑C3N4三维网络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和应用,复合薄膜是以石墨烯为载体,纳米片状g‑C3N4分布在石墨烯表面,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复合薄膜。制备:氧化石墨烯/g‑C3N4混合分散液抽滤成膜,得到复合薄膜,然后还原,冲洗、烘干,得到干燥薄膜;将干燥薄膜施加电压,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到的石墨烯/g‑C3N4三维网络复合薄膜具有较多的连通孔洞,此薄膜既具有石墨烯的高吸附特性,又结合了g‑C3N4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优点,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449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0043.X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84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36 , H01G11/46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壁碳纳米管/氧化钨纳米线复合薄膜电极的超级电容器制备方法,包括:空气氛围下,配制钨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无水乙醇前驱体溶液,160~200℃反应10~20h,冷却,离心,洗涤,分散,得W18O49纳米线分散液;将纳米线分散液与单壁碳纳米管混合,抽滤,洗涤,干燥,得单壁碳纳米管/氧化钨纳米线复合薄膜电极;复合薄膜电极作为阴极,单壁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作为阳极,铝盐溶液作为电解液,组装,即得。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双电层电极材料和赝电容电极材料在微纳米层次上的复合,得到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铝离子电容性能及极佳的机械柔性,进一步扩展了超级电容器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433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7517.9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9K11/7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红光荧光粉的化学分子式为:(Yb1-xEux)2Si2O7,其中0<X≤0.2。制备:将Yb(NO3)3·6H2O、Eu(NO3)3·6H2O溶于溶剂中,水浴条件下搅拌至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然后冷却至室温,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加入催化剂,搅拌反应,得到前驱体溶液,进行陈化、烘干、煅烧,得到凝胶,研磨成粉末后,进行煅烧,再研磨,即得。本发明的红光荧光粉为单相材料、发光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粉体抗高温高潮湿性能优异。本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37703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606158.3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In2S3为缓冲层的AgInS2量子点敏化TiO2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1)FTO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TiO2多孔膜;(2)通过连续离子吸附反应法制得Ag2S量子点敏化TiO2电极;(3)在Ag2S量子点/TiO2电极上,利用In2S3的化学水浴沉积和反应、一步“原位”合成In2S3为缓冲层的AgInS2量子点敏化光电极。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的要求较低、不涉及半导体量子点合成常用的有机溶剂;光电极由毒性较低的AgInS2、In2S3和TiO2构成,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中有较强的光电响应性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58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527687.4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光发射的Lu2MgCa2Si3O12:Ce3+荧光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包括:(1)以硝酸铈,硝酸镥,硝酸镁,硝酸钙,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加入到混合溶剂中,混合均匀的溶液中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得到透明纺丝液。(2)通过静电纺丝得到原始纤维膜。纤维膜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煅烧,温度为500~600℃,得到前驱体Lu-Mg-Ca-Si-O-Ce纤维膜。(3)在还原性气氛中煅烧,温度为1250~1400℃,保温1~3h,得到产品。本发明为纯无机荧光膜,红光发射为宽峰发射,能够适用于大功率白光LED远程封装的配色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72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149438.0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单层二硫化钼片的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分散均匀的单层二硫化钼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通过抽滤得到掺杂单层二硫化钼片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然后用氢碘酸还原得到掺杂单层二硫化钼片的石墨烯复合薄膜,还原后的复合薄膜先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冲洗,再真空干燥获得掺杂单层二硫化钼片的石墨烯复合薄膜。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可以大规模制备单层二硫化钼与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并应用于光催化,电催化、析氢催化、超级电容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358028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521468.5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282 , D01D5/00 , D01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光发射的Ca4Si2O7F2:Ce,Tb,Sm荧光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包括:(1)以硝酸铈,硝酸铽,硝酸钐,硝酸钙,氟化铵,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加入到混合溶剂中,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得到透明纺丝液。(2)通过静电纺丝得到原始纤维膜。纤维膜在空气气氛下煅烧,温度为500~600℃,得到前驱体。(3)在氨气或氮氢混合气的气氛中再次煅烧,温度为750~950℃,保温1~3h,得到产品。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大功率白光LED的远程封装中。白光发射解决了LED后期配色问题,简化工艺。荧光膜的合成温度较低,降低了反应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