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8735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80086346.4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室外热交换器(11)具备:主热交换区域(101);副热交换区域(201);以及将主热交换区域(101)与副热交换区域(201)连接的连接配管(35A)及连接配管(35C)。主热交换区域(101)具有主热交换流路(33A)及主热交换流路(33C)。副热交换区域(201)具有副热交换流路(34A)、副热交换流路(34C)及副热交换流路(34D)。连接配管(35C)在使副热交换流路(34C)与副热交换流路(34D)汇合的状态下连接于主热交换流路(33C)。连接配管(35A)将副热交换流路(34A)与主热交换流路(33A)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7851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80095830.8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在管轴方向的两端部相互连接的多个传热管且能够抑制变形的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热交换器具有:多个传热管,相互隔开间隔地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使制冷剂流通;第一集管,与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的一端连接;第二集管,与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的另一端连接;以及多个加强构件,与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连接,多个传热管以及多个加强构件配置在第一集管与第二集管之间,由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连接,不具有将侧面彼此连接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780088422.0
申请日:2017-04-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与第一翅片的上游侧端部相距第一规定间隔地贯通第一翅片的第一传热管及与第二翅片的上游侧端部相距第二规定间隔地贯通所述第二翅片的第二传热管,在以第一传热管的下表面成为水平的方式观察第一传热管及第二传热管时,在与第一传热管贯通第一翅片的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中,第一传热管和第二传热管的上表面趋向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的上游侧端部而向下方倾斜,第二传热管的上端位于比第一传热管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交点A位于比交点B靠第二传热管侧的位置,所述交点A是第二传热管的上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一传热管的下表面的延长线的交点,所述交点B是第二传热管的上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二传热管的下表面的延长线的交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3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80088422.0
申请日:2017-04-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与第一翅片的上游侧端部相距第一规定间隔地贯通第一翅片的第一传热管及与第二翅片的上游侧端部相距第二规定间隔地贯通所述第二翅片的第二传热管,在以第一传热管的下表面成为水平的方式观察第一传热管及第二传热管时,在与第一传热管贯通第一翅片的方向垂直的纵截面中,第一传热管和第二传热管的上表面趋向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的上游侧端部而向下方倾斜,第二传热管的上端位于比第一传热管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交点A位于比交点B靠第二传热管侧的位置,所述交点A是第二传热管的上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一传热管的下表面的延长线的交点,所述交点B是第二传热管的上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二传热管的下表面的延长线的交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015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293900.4
申请日:2011-02-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25 , A47L9/0081 , A47L9/16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离心分离尘土,将尘土不会再次飞散地捕集起来且低噪声的旋风分离装置和电动吸尘器。为此,在一级旋风分离器部(10)中,一级回旋室(12)使自一级流入口(11)吸入的含尘空气回旋,从而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第1尘土和第2尘土,将第1尘土和第2尘土分别捕集到零级集尘箱(114)和一级集尘箱(14)中,所述零级集尘箱(1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侧面,与设于一级回旋室(12)的侧壁的零级开口部(113)相连通,所述一级集尘箱(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下方。在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中,比一级排出口(15)的开口面积小的二级流入口(21)吸入自一级排出口(15)排出的空气,二级回旋室(22)使该第1空气回旋,从而从第1空气中分离出比第1尘土微细的第2尘土,将该第2尘土捕集到设置在二级回旋室(22)的下方的二级集尘箱(24)中。这种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将零级集尘箱(114)形成为覆盖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905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80070802.9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08 , A47L5/365 , A47L9/0081 , A47L9/165 , A47L9/1666 , A47L9/1683 , A47L9/22 , B01D45/16 , B04C5/04 , B04C5/185
Abstract: 集尘单元(13)具备回旋室(29)、集尘室(30、31)、排出管(57)、流入管(35)、旁通流入口(41)、旁通流入风路(28)。回旋室(29),使从主流入口入口(42)流入的含尘空气沿侧壁回旋,从含尘空气中分离垃圾。由回旋室(29)分离了的垃圾被捕集到集尘室(30、31)中。在排出管(57)上形成排出口(54)。流入管(35)使含尘空气从主流入口(40)流入到回旋室(29)中。旁通流入口(41)形成在流入管(35)上。旁通流入风路(28)使从旁通流入口(41)流入的流入管(35)内的含尘空气从副流入口(42)流入到回旋室(29)中。(40)和与主流入口(40)相比开口面积小的副流
-
公开(公告)号:CN104582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027.2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5 , A47L9/16 , A47L9/1683 , B01D45/12 , B01D45/16 , B04C3/06 , B04C5/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灰尘的分离性能而不使装置大型化,并且能够抑制收集到集尘室中的尘埃的倒流的旋风分离装置。因此,在旋风分离装置中,具有:使含尘空气在内部沿着侧壁回旋,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灰尘的回旋室(20);经由形成于所述回旋室(20)的所述侧壁的第一开口部(28)与所述回旋室(20)的内部连通的第一集尘室(31);经由与所述回旋室(20)的所述第一开口部(28)相比形成在下流侧的第二开口部(29)与所述回旋室(20)的内部连通的第二集尘室(32);与用于排出所述回旋室(20)内的空气的排出口(34)连通的排出管(3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部(28)的上流侧,使含尘空气向所述回旋室(20)的内部流入的多个流入口(21、25)。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905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80070802.9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08 , A47L5/365 , A47L9/0081 , A47L9/165 , A47L9/1666 , A47L9/1683 , A47L9/22 , B01D45/16 , B04C5/04 , B04C5/185
Abstract: 集尘单元(13)具备回旋室(29)、集尘室(30、31)、排出管(57)、流入管(35)、旁通流入口(41)、旁通流入风路(28)。回旋室(29),使从主流入口(40)和与主流入口(40)相比开口面积小的副流入口(42)流入的含尘空气沿侧壁回旋,从含尘空气中分离垃圾。由回旋室(29)分离了的垃圾被捕集到集尘室(30、31)中。在排出管(57)上形成排出口(54)。流入管(35)使含尘空气从主流入口(40)流入到回旋室(29)中。旁通流入口(41)形成在流入管(35)上。旁通流入风路(28)使从旁通流入口(41)流入的流入管(35)内的含尘空气从副流入口(42)流入到回旋室(29)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74075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80008194.4
申请日:2011-02-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25 , A47L9/0081 , A47L9/16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离心分离尘土,将尘土不会再次飞散地捕集起来且低噪声的旋风分离装置和电动吸尘器。为此,在一级旋风分离器部(10)中,一级回旋室(12)使自一级流入口(11)吸入的含尘空气回旋,从而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第1尘土和第2尘土,将第1尘土和第2尘土分别捕集到零级集尘箱(114)和一级集尘箱(14)中,所述零级集尘箱(1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侧面,与设于一级回旋室(12)的侧壁的零级开口部(113)相连通,所述一级集尘箱(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下方。在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中,比一级排出口(15)的开口面积小的二级流入口(21)吸入自一级排出口(15)排出的空气,二级回旋室(22)使该第1空气回旋,从而从第1空气中分离出比第1尘土微细的第2尘土,将该第2尘土捕集到设置在二级回旋室(22)的下方的二级集尘箱(24)中。这种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将零级集尘箱(114)形成为覆盖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8339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80104564.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有:传热管,其在与气体流动的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延伸;以及翅片,其设置于传热管,具有沿着第1方向和第2方向的面,翅片具有:第1延伸部,其在第1方向上设置于比传热管靠气体的上游侧的位置,具有提高热传递率的第1传热促进区域;以及第2延伸部,其在第1方向上设置于比传热管靠气体的下游侧的位置,具有提高热传递率的第2传热促进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