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能源智能充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5580422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0836808.9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能源智能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本体安装在地面之上;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顶部通过支撑柱安装有防水板;风杯,其贯穿所述防水板的内部伸入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内部;包括:所述风杯,其内部连接有蜗杆,限位板设置在充电设备本体的内部,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两侧连接有太阳能板;充电设备本体,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该智慧能源智能充电设备设置有蜗杆,通过风力驱动的风杯带动蜗杆进行旋转,同时螺纹杆的一端将会带动横杆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横杆的一端对太阳能板的一侧进行挤压,进而使得太阳能板通过活动轴进行角度调节,进而使得太阳能板支撑,进而达到更加有效地进行充电的目的。

    一种具有防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公开(公告)号:CN212889932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672802.4

    申请日:2020-08-12

    Inventor: 黄斌 刘英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安装底板的左端贯穿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活动块的上端铰链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安装底板的右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全杆,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安装有充电装置,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按钮。该具有防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便于对充电桩本体进行保护,起到防撞的作用,并且在受到撞击后能够自动进行复位,而且可以对充电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便携式电力节能减排对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958269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1034383.1

    申请日:2020-06-08

    Inventor: 姜龙 王鹏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力节能减排对比装置,包括底板、伸缩杆和机体,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活动腔,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焊接有位于安装架内侧的支撑块,所述机体的前端安装有显示屏,且机体的后端外侧面粘贴有橡胶条,所述机体的后端内侧设置有橡胶板,且橡胶板的后侧面固定有维修板,所述机体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散热板。该便携式电力节能减排对比装置,方便维修板与机体之前的拆装,便于维修机体的内部,方便收纳和使用4组伸缩杆构成的架起结构,避免携带壳影响机体内部零件散热。

    一种综合能源多功能路由器

    公开(公告)号:CN207994639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518866.5

    申请日:2018-04-12

    Inventor: 郝赫 黄斌 王海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多功能路由器,包括电能生产模块和热能生产模块;所述电能生产模块电连接到交流电母线和直流电母线,所述直流电母线电连接到电能存储模块,所述热能生产模块通过热母线连接到储热设备,所述热母线通过热‑冷转换模块连接到冷母线;所述交流电母线通过电转热模块连接到热母线;所述交流电母线通过电转冷模块连接到冷母线;所述热母线连接到供热端,所述冷母线连接到供冷端;所述交流电母线和直流电母线之间连接到交直流变换器;所述交流电母线输出端连接隔离电路,本实用新型的综合能源多功能路由器,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综合能源中。

    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06844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620045.8

    申请日:2017-05-31

    Inventor: 方红旺 刘泳 黄斌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设有固定块,两个相对的固定块为一组,所述固定块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弧形块,所述箱体的中部设有多个环形散热片,所述环形散热片的外侧壁设有环形槽,相对的两个弧形块卡设在环形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增加室内通风量,改善通风效果,取得了更好的散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