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6099.2
申请日:2023-12-08
IPC: C12N15/113 , C12N15/11 , C12Q1/686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靶向白蜡窄吉丁Pros β6基因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dsRNA能高效沉默白蜡窄吉丁Pros β6基因,注射后第3天Pros β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降低了89.69%,随着时间的增加,dsRNA沉默效果持续存在,能够导致白蜡窄吉丁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影响成虫进一步活动和繁育,最终达到防治的效果,为绿色防治林业害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5586.7
申请日:2023-12-07
IPC: C12N15/113 , C12N15/11 , C12Q1/686 , A01N57/1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靶向白蜡窄吉丁Bip基因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dsRNA能高效沉默白蜡窄吉丁Bip基因,注射后第2天Bip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最低,且相对表达量降低了94.51%,随着时间的增加,dsRNA沉默效果持续存在,能够导致白蜡窄吉丁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影响成虫进一步活动和繁育,最终达到防治的效果,为绿色防治林业害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7337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46414.8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苯乙腈作为落叶松八齿小蠹引诱剂增效剂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S)‑(–)‑小蠹烯醇、(S)‑(+)‑小蠹二烯醇和苯乙腈组成的引诱剂相较于(S)‑(–)‑小蠹烯醇和(S)‑(+)‑小蠹二烯醇组成的引诱剂,诱捕量可以增加3–5倍,相较于添加月桂烯、(S)‑β‑蒎烯的引诱剂引诱效果也更好。本发明的引诱剂还具有专一性强,持效期长、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进行种群监测和大面积绿色防控且不受地形和地势的影响。并且由于减少了(S)‑(–)‑小蠹烯醇和(S)‑(+)‑小蠹二烯醇的使用,降低了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引诱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91003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61508.5
申请日:2023-09-11
IPC: G06F16/21 , G06F11/14 , G06F16/215 , G06F16/23 , G06F16/242 , G06F16/2455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为一种多源森林土壤属性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数据存储、数据验证、数据操作数据备份及日志管理;数据存储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两类,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系统中的元数据亦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验证为在数据入库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验证,数据操作包括数据添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和数据删除,数据备份系对不同来源的数据采用对应的备份方式,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消除了信息冗余,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且提高查询性能,显著提高了森林土壤属性数据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551185.4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白腐菌与褐腐菌复合菌剂及其在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应用,属于松材线虫病的生物防治领域。所述复合菌剂由囊孔附毛菌和绵腐卧孔菌组成。本发明提供的由囊孔附毛菌和绵腐卧孔菌组成的木腐菌复合菌剂对于木块有较高的腐蚀率,能够高效分解伐桩,在分解伐桩的同时有效杀灭伐桩内松材线虫,具有高效、无任何污染、快速简捷等优点,在防治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内残存的松材线虫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2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227392.4
申请日:2023-03-10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态产品核算的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涉及生态学领域。该用于生态产品核算的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所述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包括野外观测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所述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与野外观测连清体系相连接。通过实现建站标准、观测指标、观测方法、核算方法的标准化,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全面性和可用性,划利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将核算区域分成多个均质化的生态测算单元,通过生态测算单元的数据累加得到最终结果,采用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客观地从生态学精度的角度反映同一林分类型在同一区域的真实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2531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843390.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进行雷击火预警扑救的方法和系统,涉及自然感知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进行雷击火预警扑救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探针设置,包括制作探针和制作贴片,其中探针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棒,贴片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薄膜;S2.与植物建立连接,其步骤如下:S2.1.将探针刺入植物体,与植物根、树干、枝等器官和组织连接;S2.2.将植物接合部位韧皮部裸露,将贴片与植物提根、树干、枝等韧皮部连接,同时将贴片与植物叶片连接。通过对森林感知和多通道分布式植物微电流传感系统,建立基于森林感知的雷击火全域感知体系,建立基于感知图谱的全域多因素成像体系,实现森林雷击火感知信息的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51184.X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腐菌复合菌剂及其在防治松材线虫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从多种木腐菌复合菌剂组合中筛选发现由红缘拟层孔菌与栉褶孔菌的组合完全抑制了松材线虫的繁殖;木块分解作用试验发现,将该复合菌剂对于红松木块的腐蚀率显著高于其它的菌剂组合,且能够有效杀灭伐桩内松材线虫并高效分解伐桩。本发明所提供的由桦褶孔菌和红缘拟层孔菌组成的木腐菌复合菌剂能够应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本发明的由桦褶孔菌和红缘拟层孔菌组成的木腐菌复合菌剂对于木块有较高腐蚀率,能够高效分解伐桩,在分解伐桩的同时杀灭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内松材线虫,具有高效、无任何污染、快速简捷等优点,在防治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内松材线虫或侵染源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81407.2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真菌中表达红色荧光的质粒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质粒载体包括细菌复制子片段、抗生素抗性片段、表达红色荧光片段。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质粒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以及一种使用所述质粒载体构建表达红色荧光的真菌Esteya vermicola的方法及其应用。利用本发明公开的表达红色荧光的真菌Esteya vermicola侵染松材线虫,可在荧光条件下观察到真菌寄生松材线虫的全过程,对于松材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491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04173.6
申请日:2023-05-06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松褐天牛中脊茧蜂交配率以此获得更多的雌性后代人工繁蜂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交配环境空气流速和光照强度的调节,可显著提升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母蜂的交配受精率,提高其所产子代的雌性比例。本发明还确定了繁蜂时的最适寄主体重、接蜂比例以及适宜的寄生和发育环境温度,能够显著提升寄生率、获得更多的子代并缩短子代蜂发育周期,可在更短的时间内繁殖出更多的寄生蜂。本发明在保证松褐天牛中脊茧蜂成蜂成功交配的前提下,提升了人工繁蜂时母蜂的寄生率,繁殖获得更多的子代蜂,特别是雌性子代,且缩短了繁蜂周期,可应用于该寄生蜂的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