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16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8269.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G3/36 , H04L61/5007 , H04L69/164 , H04L101/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嵌入式液晶显示系统的数据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方法,主控芯片通过网口与单片机通信以传输液晶像素点阵网络报文,单片机接收到液晶像素点阵网络报文后,通过并行总线将像素点阵传输至液晶显存,随后显示在液晶屏幕上。利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方法,可节约主控芯片IO口,只需一个网口保证与其他网络设备通信;同时,主控芯片主要进行显示图像的渲染工作,由单片机执行相应像素点阵的传输,不再占用主控芯片的进程,因而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7507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855091.X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量数据的插值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选取至少两个模拟量通道的数据作为一组;对每一个模拟量通道,根据所采用的插值算法获取插值计算要的数据,将所获取数据按组存放内存中;插值计算时,按组从内存中将插值计算所需的数据装载到寄存器中,同一模拟量通道中的所需的不同数据存放到不同寄存器中,同一组中不同模拟量通道所需的对应数据存储到同一寄存器;调用各寄存器对同一组的各模拟通道进行并行插值计算。本发明插值计算时,将所有通道的数据一起处理,采用并行处理的方法确定插值数据,实现了在计算任务重
-
公开(公告)号:CN112055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909201.9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保护装置站控层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对原始队列中的站控层网络数据进行第一数据类型判断,符合若干个预设第一数据类型任一的网络数据分别进入与预设第一数据类型相对应的服务扩展子队列,不符合若干个预设第一数据类型任一的网络数据则舍弃;对服务扩展子队列中的网络数据进行地址规则判断,符合若干个预设地址规则任一的网络数据进入相应的流控队列节点,不符合若干个预设地址规则任一的网络数据则舍弃;通过预设流控算法对流控队列节点中的网络数据进行流量控制。通过对站控层网络数据进行数据过滤和流量控制,实现了对电力保护装置对网络风暴打击的防护,提高了电力保护装置的防护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259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0046167.X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就地化无液晶装置通用对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就地化无液晶装置创建用于对点的通用控制点信息;后台根据需求将需要上送的点的路径或者信息填到对点指令中,并向就地化无液晶装置下发对点指令;就地化无液晶装置根据对点指令中的点路径或者点信息定位到装置内部需要上送的索引点;就地化无液晶装置按照相应的规则上送索引点的点值信息;后台收到索引点的点值信息,完成该点的对点功能。即便就地化装置中没有液晶设备,该方法同样利用后台与就地化装置的信息交互实现对点功能,该方法适用于无液晶的就地化装置,提出了针对无液晶就地化装置的通用对点方案,能够解决无液晶装置的对点功能,实现了就地功能的远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65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749987.6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G06F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入式设备的FLASH资源回收的方法,包括:实时检测CPU负载率和Flash空间利用率;根据所述CPU负载率和Flash空间利用率确定后台资源回收的清理周期(每次清理的时间间隔);所述CPU负载率越低所对应的清理周期越小,所述CPU负载率越高所对应的清理周期越大;所述Flash空间利用率越高对应的清理周期越小,Flash空间利用率越低对应的清理周期越大;根据所述确定的清理周期进行垃圾回收。本发明通过实时调整后台资源回收的清理周期,对FLASH资源进行定时回收清理,避免了由于有效资源不充足而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63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727513.1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设备的程序代码段自检方法及装置,属于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解析目标文件,获取记录程序代码区的内存定位信息、代码区长度,并将整个程序代码在内存中的备份区进行备份;程序运行时,实时比较检测程序运行区和备份区数据;处理比较结果,若一致,则数据正常;若不一致,则数据异常,并告警。加入程序代码段自检功能之后,使设备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程序代码段,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设备会将异常情况记录并报警,帮助现场工作人员能尽快的定位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4363185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527343.3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12/8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复合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属于网络通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型复合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包括应用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网络层包括数据包交换协议模块、数据包交换模块、数据包管理模块、数据包流入接口和链路层接口,链路层接口中封装有物理层和链路层。本发明通过将节点互联的物理层和链路层封装在网络层的链路层接口中,使网络层只看到链路层接口,看不到下两层的具体细节,网络层提供应用层API,使应用层可以直接基于网络层工作,从而实现多样性的网络接口接入、应用层透明点对点通讯、报文的实时性能和QoS保证、网络可扩展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6807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410576779.1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7/00 , H04L12/8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同步时钟装置抗干扰方法,采用两层主动防御措施抵抗网络干扰,步骤如下:1)统计具有相同CRC的报文数量,判断是否大于门槛值,若大于门槛值就在设定时间内屏蔽该报文;2)检测具有相同目的MAC地址的报文,并统计该报文流量,判断是否大于门槛值,若大于门槛值就在设定时间内屏蔽该报文;进一步对输入秒脉冲进行消抖及超时处理以抵抗电磁干扰,保持对时信号的稳定性。在电磁干扰以及网络流量干扰情况下,采用本发明方法使同步时钟装置保持对时精度,并且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63214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410610005.6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IEC61850规约和TCPModbus规约可配置的转换方法,属于规约转换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IEC61850规约和TCPModbus规约的转换中引入可配置的转换方案,按照IEC61850建模标准对相应的功能点建模,并自动形成与模型对应的点号表,根据IEC61850规约和TCPModbus规约的转换协议,配置IEC61850点号表中的点号与TCPModbus协议中的点号的关系映射表,分别利用关系映射表和模型配置文件配置规约转换任务和61850任务,根据所配置的文件实现监控系统与终端设备的通信。如果规约变化,只需要修改装置模型及其对应的关系映射表,重新配置61850任务与规约转换任务即可,不需要修改程序,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避免了因程序修改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18348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0878.8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软硬件协同开发方法,属于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用户描述的软硬件功能,利用元件库中的元件建立相应的软硬件模型,并根据模型中各元件所对应的代码生成软件目标文件和其协作的FPGA目标文件,使得在一个开发环境下进行软硬件的协同开发,而不用关心软件和硬件的协作和通信细节,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为用户提供的软硬件接口,能够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提高系统的性价比,使用图形化的开发方式,用户不用编写任何代码,减少了开发错误,保证了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