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页岩气井产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53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41911.X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页岩气井产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贯穿整个页岩气井开发周期且考虑井间干扰的页岩气井产量主控因素体系,根据所述主控因素体系收集并处理相应基础数据,以获得建模数据体;S2:建立页岩气井产量规整流程,收集或预测各页岩气井6年累计产气量,以所述6年累计产量作为页岩气井产量等级评价及预测模型的分级衡量指标以及页岩气井产量回归预测模型的标签;S3:建立页岩气井产量等级评价及预测模型,对页岩气井产量等级进行评价及预测;S4: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建立页岩气井产量回归预测模型,对页岩气井产量进行回归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的对页岩气新井和老井进行产量预测,为页岩气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矿场注烃气驱混相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9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04471.8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中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场注烃气驱混相判别方法,包括获取所研究油藏高压物性实验、注气膨胀实验和细管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数据;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后导入细管模型得到气液饱和度场图,然后和气油比‑无因次距离曲线确定混相带气油比范围;基于矿场产出流体压力‑温度相图与细管数值模拟确定的混相带压力‑温度相图对混相情况进行初步筛选混相井;基于CH4摩尔含量在初步筛选的混相井中确定混相井。从而可以方便地对矿场注气过程中是否达到混相进行判断,可以更好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一种多层位不同倾角储气库多周期注采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569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7148.5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位不同倾角储气库多周期注采模拟方法,属于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步骤S1、制备储气库储层模型:通过钻井获取储气库不同层位的岩样并粉碎为岩屑,按照实际储气库的储层分布特征,采用对应层位的岩屑作为原料,通过由下至上逐层堆叠的方式制备各岩层,形成多层结构的储层模型;S2、以耐高温的硅胶包覆储层模型表面以保证流体在模型内流动;将包裹后的模型装入金属容器中形成储层模拟单元;然后安装连接整套实验装置;S3、采用实验装置进行储气库多轮次注采模拟实验。本发明方法可以模拟多层位、不同孔渗、裂隙储气库地层状态,模拟储气库在不同阶段的注采情况,通过类比现场注采方式得到室内实验的精确模拟。

    一种测量储气库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结盐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3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86710.2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储气库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结盐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气藏储层的地层水、天然气以及多块岩心样品,并测量各样品的基础物性;S2:获得束缚水饱和度状态下的岩心样品;S3:测量步骤S2岩心样品的渗透率,然后将其烘干测量烘干后岩心样品的干重和渗透率;S4:计算岩心样品的结盐量和渗透率变化率;S5:重复步骤S2‑S4,获得多块岩心样品的结盐量和渗透率变化率;S6:绘制相关曲线,获得斜率;S7:建立模型计算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结盐伤害率,从而获得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地层进行结盐影响程度研究及结盐伤害预测,为储气库气井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气顶储气库协同开发研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71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15829.8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采油采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顶储气库协同开发研究装置及方法;研究装置包括长岩心夹持模块、流体注入模块和采出控制模块;长岩心夹持模块,用于装载全直径长岩心,并提供压力、温度及流体流动通道;流体注入模块,用于注入流体,流体包括储气库运行前的水驱油、气驱液及储气库运行阶段的天然气;采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流体的产出,并限制长岩心夹持模块的压力;气顶储气库协同开发研究方法为:分别进行转样、气顶及底水构建、采油、储气库建设模拟、储气库运行模拟,实现气藏储层状态赋存状态复原;通过上述方式,实现还原不同油气藏地下赋存状态,为气顶储气库协同开发研究奠定基础。

    页岩气井压窜风险评价及预测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674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484502.X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压窜风险评价及预测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压窜前评价指标和压窜后评价指标,建立数据集一和数据集二;S2:进行预处理,获得数据集三和数据集四;S3:进行聚类处理,获得聚类个数,所述聚类个数即为页岩气井压窜风险分级个数;S4:对聚类后得到的分类进行排序,获得页岩气井压窜风险分级,完成页岩气井压窜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获得压窜前风险评价模型和压窜后风险评价模型;S5:以所述页岩气井压窜风险分级作为标签,以各指标作为特征,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S6:使用分类方法建立模型,获得压窜前风险预测模型和压窜后风险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在压窜发生前和发生后进行风险评价及预测。

    一种考虑油藏CO2气驱渗流时变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3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24171.5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油藏CO2气驱渗流时变的数值模拟方法,属于油藏注气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粘度与残余液相饱和度的函数关系一以及粘度与残余气相相对渗透率的函数关系二;S2:建立油藏CO2气驱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油藏进行网格化以及赋予各个网格单元初始地层油粘度;S3: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下一个时间步各网格单元的原油粘度;S4:确定所述下一个时间步各网格单元的残余液相饱和度和残余气相相对渗透率;S5:更新同时间步网格单元的残余液相饱和度和残余气相相对渗透率;S6:重复步骤S3‑S5,直至数值模拟时间结束,输出累计产油量。本发明能够考虑油藏CO2气驱渗流时变,使得数值模拟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工况。

    一种计算储层干化前后CO2埋存量变化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4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87663.1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储层干化前后CO2埋存量变化的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层位岩心,并准备地层水样品和CO2气体样品;S2:测量目标地层条件下CO2气体样品的饱和凝析水含量;S3:对目标层位岩心饱和地层水;S4:进行驱替实验,直至所述目标层位岩心的含水饱和度达到实际地层束缚水饱和度,记录此时的岩心孔隙度#imgabs0#;S5:继续进行驱替实验,直至所述目标层位岩心内的地层水全部蒸发,记录此时的岩心孔隙度#imgabs1#;S6:计算储层的干化半径以及储层干化后CO2埋存量变化。本发明能够确定储层的干化半径及储层干化后CO2埋存量变化,为CO2的地质封存提供更准确的埋存量参数,更加高效的进行CO2的利用。

    一种计算CO2-地层岩石导热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8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96570.0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CO2‑地层岩石导热系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驱替实验装置、地层岩心以及混合气体,并测得所述地层岩心和所述混合气体的基础参数;所述混合气体包括CO2、甲烷以及水蒸气;S2:将所述地层岩心装入所述驱替实验装置的岩心夹持器中,并对所述驱替实验装置进行抽真空;S3:在目标压力条件下向所述岩心夹持器中注入所述混合气体,直至达到时间阈值时停止,记录注入过程中的实验参数;S4:建立CO2‑地层岩石导热系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CO2‑地层岩石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结合步骤S1和步骤S3获得的数据,计算CO2‑地层岩石导热系数。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岩石导热系数,为利用二氧化碳开采地热能提供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