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面料的蚕丝蛋白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904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224540.8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涤纶面料的蚕丝蛋白改性方法,包括:A)将涤纶面料脱浆处理,得到脱浆的面料;B)将脱浆的面料采用氢氧化钠处理,洗涤,得到碱处理后的面料;C)将碱处理后的面料浸渍于交联剂溶液中,与1000~5000Da分子量的丝素蛋白混合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方法将脱浆处理的面料采用氢氧化钠处理,上述碱处理的设置使得涤纶纤维分子链上释放出反应位点;同时,本发明采用限定的1000~5000Da分子量的丝素蛋白改性碱处理后的面料,利用共价结合的原理使得上述特定小分子量的丝素蛋白牢固的引入涤纶面料的纤维表面,提高涤纶面料的凉爽性、柔软性、抗静电性,同时力学性能好、丝蛋白稳定性好。

    一种人造血管的构建方法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2739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705159.8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血管的构建方法,具体为在涤纶编织物管的内外均匀涂覆一种引入两种功能多肽的再生丝素蛋白。这两种多肽,一种是链侧基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主要是酸性氨基酸、分子呈负电性的多肽,另一种是含有8个RGD的、促进细胞粘附的多肽。这两种多肽来自于生物体表达,序列是来自于天然蛋白质的类似物,无毒无刺激性,分子量单一,能与丝素蛋白共价结合涂覆于涤纶管,持续稳定地赋予人造血管亲水性能和负电性,促内皮化,降低对细胞的伤害,阻止蛋白沉积和血细胞聚集而造成血栓堵塞。本发明构建的人造血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类似于天然血管的负电性膜层和促进内皮细胞粘附生长的微环境,这样有利于保护血液细胞和防止血栓形成。

    一种抗凝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30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08825.9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凝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丝素蛋白溶液、聚乙二醇二胺与交联剂混合,反应后,得到聚乙二醇二胺阳离子化的丝素蛋白材料;S2)将所述聚乙二醇阳离子化的丝素蛋白材料用水浸泡,得到浸泡后的阳离子化丝素蛋白材料;S3)将所述浸泡后的阳离子化丝素蛋白材料浸渍于水蛭素溶液中,得到抗凝血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保护了与凝血酶结合区域的官能团不因被反应而影响与凝血酶结合的结构域、又能使水蛭素以较强结合力的离子键结合于聚乙二醇双胺阳离子化的丝素蛋白上,达到稳定发挥抗凝的作用,从而使得到的抗凝血材料具有显著抑制凝血酶活性的功能。

    一种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945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52789.7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阳离子化丝素蛋白由水溶性2-亚氨基硫杂环戊烷盐酸盐介导鱼精蛋白硫酸盐偶联经硫代琥珀酰亚氨基-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酯活化的丝素蛋白反应得到,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可控的表面电荷密度、有效压缩并保护DNA的能力、较高的转染效率、独特的细胞靶向及细胞核定位功能。本发明提供的阳离子化丝素蛋白可通过静电作用与基因物质形成阳离子化丝素/基因复合物,是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及细胞核定位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新型阳离子化丝素基因传递载体。

    用于组织修复的丝素蛋白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43113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49479.4

    申请日:2010-08-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组织修复的丝素蛋白管状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家蚕熟丝线编织成的管状织物装在模具上;向家蚕丝素蛋白溶液中加入亲水性胶黏剂,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装有管状织物的模具浸泡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冷冻处理后取出模具,得到用于组织修复的丝素蛋白管状支架。所述管状织物在所述丝素蛋白管状支架中起支撑层的作用,能够提高丝素蛋白管状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而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所述丝素蛋白管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丝素蛋白管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丝素蛋白管状支架的抗拉强度≥600kPa,扯断伸长率≥20%。

    野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及其浓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5546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10189778.6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蚕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及其浓缩方法,将除杂脱胶后的柞蚕、天蚕、蓖麻蚕、柳蚕等野蚕丝素纤维浸渍于含中性盐和醇类物质的溶解液中,超声波处理5~120分钟,再于30-98℃溶解,得到丝素溶解液。将丝素溶解液透析除盐,得到野蚕丝素水溶液,再用高吸水物质经半透膜脱水浓缩得到分子量15~250kDa、浓度6~35%的高浓度野蚕丝素溶液。由于使用中性盐,避免了酸或碱对丝素蛋白的大幅度水解,因此,获得的野蚕丝素蛋白分子量较大,可用于制取野蚕丝素蛋白凝胶、粉末、薄膜、多孔海绵、再生纤维等,为生物医用、药品、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提供新材料。

    一种碳酸钙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478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202594.6

    申请日:2010-06-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丝素纳米球作为模板制备碳酸钙微球的方法:配制质量浓度为0.1~20%的丝素蛋白水溶液,于10~90℃下密封培育0.5~48小时;然后在电场强度1.0×102~1.0×105V/m条件下,丝素蛋白自组装形成直径在10~2000纳米的纳米凝胶颗粒;将所述纳米凝胶颗粒于-80~0℃温度下冷冻干燥,获得直径在10~2000纳米之间的固体丝素蛋白纳米球,以纳米凝胶颗粒或固体丝素蛋白纳米球为模板,在模板表面形成碳酸钙壳层,制备得到碳酸钙微球。整个制备过程常温、常压,不需要添加任何有毒的化学试剂。碳酸钙微球的尺寸可控,完全能够满足在化妆品、油墨、涂料、载药材料等多个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天然有色桑蚕丝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5684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410065256.7

    申请日:2004-11-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有色桑蚕丝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桑蚕(家蚕)天然有色茧的缫丝工艺。它采用将一种桑蚕天然有色蚕茧和白色蚕茧、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桑蚕天然有色蚕茧按一定比例配茧后,再进行缫丝加工的方法,生产由浅入深不同颜色、色彩均匀性和质感不同的桑蚕丝,以满足织物所需的颜色和风格。该方法使用普通的缫丝设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极易推广,为天然彩色桑蚕茧的利用、提供绿色丝绸产品开辟了新的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