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36248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80033891.X
申请日:2005-11-0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nventor: 萩原秀树 , 小林路仁 , 今野义弘 , 新谷胜一 , 宫岛洋一 , 鲛岛次男 , 津村智弘 , 北川和广 , 宫森洁 , 竹下俊夫 , 高桥淳 , 细矢直人 , 槌田善久 , 天辰诚也 , 高桥畅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借助于该电池及电子设备,可以以一种简单的构型来区分电池是否为薄型的。所述电池被构造成使得用于区分电池特性的壁部分设置成在电池外壳的宽度方向上相当靠近端部的一个端面位置,所述壁部分在长度方向上膨胀并连接到连接器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305143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10004097.4
申请日:2005-01-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61 , H01M2/0242 , H01M2/24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55
Abstract: 提供一种易于组装且可靠性高的电池组。在电池组(1)由上壳体(3)和下壳体(4)构成的情况中,容纳有多个盒形电池(5)和一分隔件(2)。该分隔件(2)支承呈堆叠方式的电池以使该电池相互间隔开,且其具有用于使并联电连接的电池(5b)与电池(5c)之间绝缘的绝缘件。该分隔件还设有电池(5)、正电极(6)、负电极(7)、中间接头片(8)和用于对准上壳体(3)和下壳体的引导件。
-
公开(公告)号:CN1921178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610109811.0
申请日:2006-08-1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二次电池,其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从而可以向电子设备供应电力。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单元,其中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质容纳在封装件中,而来自正电极和负电极的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从封装件的相同侧面分别引出;金属电池外壳,其中形成有插入电池单元并将电池单元容纳在其中的一个开口,从而引出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的侧面朝向开口侧;以及盖,由合成树脂制成,其中,一旦正电极端子部和负电极端子部连接至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且朝向外侧,就将待连接至电子设备电极上的正电极端子部和负电极端子部设置好,并用盖塞住电池外壳的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291517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10034399.1
申请日:1999-04-06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105 , H02J7/0045
Abstract: 具有可选择数量的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组件,一种充电器和能够使用蓄电池组件的电子设备。在该蓄电池组件中,在与一个单元或组件中的连接端位置相同的位置装设连接端。充电器和电子设备具有一能够安装并联的至少两个单元的组件安装板,以及包含嵌接装置,用于将至少一个单元的组件与该蓄电池组件安装板相嵌接;以及连接装置,连接到该一个单元组件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连接端且配置在可以进行充电和放电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765023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480008137.6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5 , H01M2/02 , H01M2/0202 , H01M2/0237 , H01M2/1066 , H01M2/30 , H01M10/42 , H01M10/46 , H01M2220/30
Abstract: 一种电池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具有与电子设备对应特征的电池装置能够适当地安装在该设备中,且有利于缩减尺寸和改进可操作性。电池装置(100)的标识区(18),是用于标识电池装置(100)特征的区,并设在端面(1022)上,该端面在电池一方的接头(14)沿宽度方向(W)两侧的部分上。标识区包括端面(1022)中以敞开方式形成的标识的凹槽(1802、1804)。端面(1022)中标识凹槽(1802、1804)的位置、截面形状和长度中至少一种,是按照电池装置(100)的特征形成的。在一个例子中,标识区(18)的标识凹槽(1802)截面形状和长度,是按照电池装置(100)的特征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6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0910252640.0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5 , H01M2/30 , H01M6/42 , H01M10/42 , H01M2220/30
Abstract: 一种电池装置和电子设备,有利于电池装置可靠地安装到电池安装部上,并有利于提高操作性能。电池装置(100)的壳体(10)在厚度方向(W)上的一个表面形成平坦的底面(1008)。在底面(1008)的沿着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部分上,在长度方向(L)隔开一定的间隔、以向宽度方向(W)突出的方式形成接合部(1012)。所述接合部(1012)这样形成,使得在将底面(1008)与电子设备的电池安装部的安装面配合的情况下,在长度方向(L)上滑动壳体(10)时,接合部(1012)与电池安装部的接合爪接合,设定壳体(10)在电池安装部上沿着厚度方向(H)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0910252639.8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5 , H01M2/30 , H01M6/42 , H01M10/42 , H01M2220/30
Abstract: 一种电池装置和电子设备,有利于电池装置可靠地安装到电池安装部上,并有利于提高操作性能。电池装置(100)的壳体(10)在厚度方向(W)上的一个表面形成平坦的底面(1008)。在底面(1008)的沿着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部分上,在长度方向(L)隔开一定的间隔、以向宽度方向(W)突出的方式形成接合部(1012)。所述接合部(1012)这样形成,使得在将底面(1008)与电子设备的电池安装部的安装面配合的情况下,在长度方向(L)上滑动壳体(10)时,接合部(1012)与电池安装部的接合爪接合,设定壳体(10)在电池安装部上沿着厚度方向(H)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030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810002108.9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5 , H01M2/30 , H01M6/42 , H01M10/42 , H01M2220/30
Abstract: 一种电池装置和电子设备,有利于电池装置可靠地安装到电池安装部上,并有利于提高操作性能。电池装置(100)的壳体(10)在厚度方向(W)上的一个表面形成平坦的底面(1008)。在底面(1008)的沿着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部分上,在长度方向(L)隔开一定的间隔、以向宽度方向(W)突出的方式形成接合部(1012)。所述接合部(1012)这样形成,使得在将底面(1008)与电子设备的电池安装部的安装面配合的情况下,在长度方向(L)上滑动壳体(10)时,接合部(1012)与电池安装部的接合爪接合,设定壳体(10)在电池安装部上沿着厚度方向(H)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136463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710148112.1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66 , H01M2/0202 , H01M2/0217 , H01M2/1022 , H01M2/30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内置电池的电池外壳的电池设备。此电池设备还包括用于输出电池的电力的输出端子。电池外壳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一梯级面、第二梯级面、第一啮合部、第二啮合部、第一槽和形成在该第二梯级面和第二啮合部内的第二槽,且凹部设在该第一梯级面和第二梯级面中的至少一个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029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10305945.4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允许电容不同的多种类型电池装置的使用,并且在提高使用便利性方面具有优势。其包括具有宽度、厚度和长度的壳体;容纳在壳体内部的蓄电池单位;设置在壳体表面处并且与蓄电池单位电连接的电池侧端子;在底表面处形成多个沿宽度方向向外突出的凸起片;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布置导槽;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和底部部分,电池装置的底表面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宽度;平面整个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接近平行于底表面,在所述平面上主体部分面对底部部分主体部分在一个平面上面对底部部分,所述平面整个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接近平行于底表面;导槽由凸起片、所述平面和底部部分的侧表面形成,侧表面位于在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每一侧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