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制造装置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4748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36991.0

    申请日:2015-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21F9/04 D21F11/00 D21H3/00 D21B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制造装置,能够将纤维和对多条所述纤维进行粘结的添加物在大气中混合而形成均匀性良好的薄片。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具备:将包含纤维的被解纤物解纤的解纤部;通过旋转而使在所述解纤部中被实施了解纤处理并经由导入口被导入的解纤物从圆筒面上的多个孔通过的圆筒部;供给部,其具备区别于所述导入口的供给口,所述供给口向所述圆筒部内供给对多条所述纤维进行粘结的添加物;将所述纤维和所述添加物粘结而形成薄片的粘结部。

    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9579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49202.1

    申请日:2010-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85 G03G2215/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得到良好的转印效率的同时抑制转印图像的偏移、且能够抑制转印带的弯曲的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转印装置具有:具有弹性层且担载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8);具有弹性层(12b)且由与转印带抵接而形成的转印捏夹部(11c)将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件(15)上的转印辊(12);隔着转印带与转印辊压接的带驱动辊(9),转印捏夹部包括:由转印辊与带驱动辊的压接而形成的压接捏夹部(11a);由不与带驱动辊接触的区域的转印带与转印辊的接触而形成的接触捏夹部(11b),转印辊旋转方向上的接触捏夹部在转印辊周面上的距离小于转印辊旋转方向上的压接捏夹部在转印辊周面上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50943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26588.1

    申请日:2009-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75 G03G15/162 G03G15/1685 G03G22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获取良好转印效率的转印装置及利用该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具有:体积电阻率为109~1012Ω·cm、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用第一面担持含有载体液和调色剂粒子的导电率为1pS/cm以上100pS/cm以下的液体显影剂的转印带(40),接地的同时与转印带的第二面接触的驱动辊(第一辊)(41),与转印带(40)的第二面接触的第二辊(42),配置在与驱动辊(第一辊)(41)和第二辊(42)双方相切的平面P上同时抵接于第一面并介由转印带(40)按压驱动辊(第一辊)(41)的二次转印辊(第三辊)(61),对二次转印辊(第三辊)(61)施加电压的第一电压源(101)。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5229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310103352.1

    申请日:2003-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0 G03G15/5041 G03G2215/00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CPU(113)通过实施存储在存储器(116)内的控制程序,在感光体单元(10)的感光体上形成补丁图像,向该补丁图像照射来自发光部分(171)的光,通过光检测部分(172)检测来自补丁图像的光,判断来自光检测部分(172)的光检测信号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在允许范围内则控制图像形成条件,并存储到存储器(116)内。然后,当通过主控制部分(100)从外部装置输入打印指令信号时,按照存储器(116)内存储的图像形成条件进行打印动作,从而可以稳定地形成质量良好的调色剂像。

    液体显影装置
    5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80246C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03160095.6

    申请日:2003-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使得装置结构小型化、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本发明的液体显影装置包括:显影液承载体,将上述显影液承载在其表面上并向显影位置传输;和浓度调整部件,具有至少1个剥取部件,该剥取部件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从开始承载显影液的承载开始位置到上述显影位置的区域对置配置,与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承载着的显影液接触并剥取该显影液的一部分,该浓度调整部件通过控制由上述剥取部件剥取的一部分显影液中包含的调色剂量来调整上述显影液承载体上的上述显影液的调色剂浓度。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4052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157581.1

    申请日:2003-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35 G03G15/169 G03G2215/1695

    Abstract: 本发明以低成本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可以在不对图像载体产生热影响的情况下,将中间转印介质上的一次调色剂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起二次转印部件作用的外侧辊(48)和内侧辊(45),不仅向记录介质(4)转印定影一次转印调色剂图像,而且还冷却中间转印带(41),同时抑制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这样,通过在二次转印位置(49)上冷却中间转印带(41),不必设置特别的冷却装置,也可以防止对感光体(11)的热影响。此外,通过辊(48、45)吸收来自中间转印带(41)的热量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进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水分过度变化。由此,防止了在记录介质(4)上产生褶皱或卷曲等。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3074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200310113213.7

    申请日:2003-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64 G03G2215/0658 G03G2215/16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使得能够以优良的定影性将使用液体显影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液体显影剂是在液体载体中分散调色剂而形成的。压印部分(69)入口侧的压印力比压印部分(69)出口侧的压印力高。这样通过在压印部分(69)入口侧对记录介质(4)施加比较高的压印力来从调色剂T之间、以及记录介质(4)—调色剂T之间挤出液体载体L,从而使它们之间的液体载体L的余量大大减少。然后,记录介质(4)在这种低余量的状态下向压印部分(69)的出口侧移动,使调色剂T与记录介质(4)的一面S1相互加压接触来将调色剂T定影在记录介质(4)上。

    图像形成装置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71905Y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320102452.8

    申请日:2003-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使用调色剂浓度大约为5~40重量百分比的显影液来显影潜像承载体上的潜像,从而形成调色剂像,之后,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其特征是,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光传感器,与所述显影潜像承载体相对配置,包括发光部分和光检测部分,其中,所述发光部分向在所述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作为补丁图像的调色剂像照射光,所述光检测部分检测来自所述补丁图像的光;以及控制部件,与所述光传感器电耦合,基于来自所述光检测部分的光检测信号,对影响调色剂像浓度的图像形成条件进行控制。

    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736811Y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282571.4

    申请日:2003-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能够进行装置结构小型、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橡皮辊(51、52、53)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被配置在接触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接近位置上。在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52、53)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包括正偏压电源部(61)、负偏压电源部(62)及短路线部(63)、以及根据来自CPU(113)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各部(61~63)的连接的开关(6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