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401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080028691.6

    申请日:2010-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 H01R9/03 H01R13/207 H01R13/512 H01R13/6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使得能够通过有限的附装空间将连接器附接至连接器接收部。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端子和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具有外壳和端子部分的连接器接收部、以及紧固构件。所述端子具有带有孔的电接触部分。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柱状部分,所述柱状部分用于通过沿所述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对准的孔来接收所述电接触部分。所述端子部分具有与所述电接触部分待叠置的连接部分并且具有与所述孔待连通的第二孔。所述外壳具有用于支承所述连接部分的壳体部分,使得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孔与所述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对准。所述电接触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利用穿过连通的所述孔和所述第二孔的紧固构件紧固到一起。

    母端子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50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44413.9

    申请日:2012-09-26

    Inventor: 加藤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31/00 H01R4/184 H01R13/113

    Abstract: 母端子(1)包括供公端子插入的端子连接部(100)和与电连接至公端子的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200)。端子连接部(100)包括供公端子插入的公端子入口(115)和供穿过公端子入口(115)的公端子的顶端插入的公端子出口(116)。至少公端子入口(115)或公端子出口(116)的其中之一包括支撑部(117),其构造成与公端子接触从而支撑公端子。

    连接器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31019.1

    申请日:2012-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47 H01R13/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从而防止第一互锁连接器与螺栓、端子配件等进行接触,并且能够定位用于覆盖螺栓室的盖。一种端子容纳部(17),设置有:螺栓室(11a、11b),端子配件(12a-12f)和电极(44a-44f)在该螺栓室(11a、11b)中螺纹连接;插入孔(16),第一互锁连接器(28)经过该插入孔(16)插入;和分隔壁(15),该分隔壁(15)用于使螺栓室(11a、11b)与插入孔(16)分离;以及第二互锁连接器(39),该第二互锁连接器(39)设置在插入孔(16)中。

    连接器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03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20866.8

    申请日:2012-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5 H01R4/34 H01R11/12 H01R13/52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具有端子插入孔;端子,其插入到所述端子插入孔中;O形环,其被装接成围绕所述端子的周边并且阻塞所述端子插入孔与所述端子之间的间隙;紧固件,其用于将配对端子紧固并固定至所述端子;以及O形环保持器,其通过所述紧固件而被朝向所述O形环推压,并将所述O形环朝向所述端子插入孔与所述端子之间的间隙推动。

    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9035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79403.7

    申请日:2011-12-2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构件的数目的用于线束的屏蔽结构。在该屏蔽结构中,电线(1)将在受到屏蔽的同时被引入到屏蔽壁(50)中,该屏蔽结构包括:密封部件(5),该密封部件由导电橡胶制成,具有容许电线(1)穿过同时密封该电线的电线通孔(5a),并且该密封部件以紧密接触状态装接到屏蔽壁(50)。电线(1)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导体(2)的外周上形成绝缘树脂层(3),并且由树脂镀层涂覆屏蔽层(4),从而包围绝缘树脂层(3)的外周面。电线(1)的末端部穿过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以被引入到屏蔽壁(50)中直至屏蔽层(4)的位置处,密封部件(5)的电线通孔(5a)的内周与屏蔽层(4)紧密接触,屏蔽层(4)与由导电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5)相互电导通。

    连接器
    5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4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0980129380.6

    申请日:2009-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7 H01R13/426 H01R13/5205 H01R13/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配合器,该端子配合器包括电线连接部和与该电线连接部同轴地设置的电接触部;用于装配到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装配在连接器外壳的端部处的后保持器;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的端子容纳室。该端子容纳室包括用于容纳电线连接部的第一容纳部,与该第一容纳部接续以容纳电接触部的第二容纳部,以及形成在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之间的阶状表面。该连接器还包括凸缘部,该凸缘部从电线连接部的外周表面突出,以便接触阶状表面;以及设置在凸缘部与后保持器之间的套筒件。

    连接器组件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401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8691.6

    申请日:2010-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 H01R9/03 H01R13/207 H01R13/512 H01R13/6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使得能够通过有限的附装空间将连接器附接至连接器接收部。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端子和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具有外壳和端子部分的连接器接收部、以及紧固构件。所述端子具有带有孔的电接触部分。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柱状部分,所述柱状部分用于通过沿所述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对准的孔来接收所述电接触部分。所述端子部分具有与所述电接触部分待叠置的连接部分并且具有与所述孔待连通的第二孔。所述外壳具有用于支承所述连接部分的壳体部分,使得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二孔与所述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对准。所述电接触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利用穿过连通的所述孔和所述第二孔的紧固构件紧固到一起。

    阴端子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492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80018314.4

    申请日:2010-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87 H01R13/113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以良好地维持接触弹簧片相对于阳端子的电气接触性,此外,使构造小型化,进而使接触弹簧片无错位地固定在端子主体上为目的,本发明中,以具备将阳端子(2)插入的导电性的矩形筒状的端子主体(3)、被配设在端子主体内,并从端子主体的一方的壁部(5)侧向另一方的壁部(6)在阳端子插入方向倾斜地突出的导电性的多个一方的接触弹簧片(18)、从另一方的壁部侧向一方的壁部在阳端子插入方向倾斜地突出的导电性的多个另一方的接触弹簧片(19)的阴端子(1)为基本。将一方的接触弹簧片(78)和另一方的接触弹簧片(79)在阳端子插入方向交错地配置。将具备设置了各接触弹簧片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的基板部(15、16)、将各基板部连结了的连结板部(17)以及被设置在连结板部上,并与端子主体(3)的卡定部(11)卡合的卡合部(20)的弹簧部件(4)组装在端子主体内。

    连接器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44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9380.6

    申请日:2009-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7 H01R13/426 H01R13/5205 H01R13/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配合器,该端子配合器包括电线连接部和与该电线连接部同轴地设置的电接触部;用于装配到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装配在连接器外壳的端部处的后保持器;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的端子容纳室。该端子容纳室包括用于容纳电线连接部的第一容纳部,与该第一容纳部接续以容纳电接触部的第二容纳部,以及形成在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之间的阶状表面。该连接器还包括凸缘部,该凸缘部从电线连接部的外周表面突出,以便接触阶状表面;以及设置在凸缘部与后保持器之间的套筒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