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2483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956119.0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式激励器:第一矩形波导(1‑2)的一端连接输入端口(1‑1),一端连接第一一阶匹配阶梯波导(1‑3);第二矩形波导(1‑4)的一端连接第一一阶匹配阶梯波导(1‑3),一端连接第二一阶匹配阶梯波导(1‑5),第二一阶匹配阶梯波导(1‑5)的另一端为短路面(1‑6);第三矩形波导(1‑8)的一端通过耦合孔(1‑7)与第二矩形波导(1‑4)的侧壁连接,一端连接第三一阶匹配阶梯波导(2‑2);第一圆形波导(2‑5)的一端连接第三一阶匹配阶梯波导(2‑2),一端连接渐变圆形波导(2‑6);第二圆形波导(2‑7)的一端连接渐变圆形波导(2‑6),一端连接输出端口(2‑1);第一圆形波导(2‑5)的内壁设置不同尺寸的对称脊。本发明反射小,模式纯度高,工作带宽较宽。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5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195024.6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J2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回旋行波管的横向输出装置,属于大功率毫米波技术中的毫米波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直接输出高斯波束的回旋行波管横向输出装置。针对目前回旋行波管应用需要外接波导模式变换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回旋行波管的输出装置。该输出装置包括过渡波导段、90度波导转弯段和圆波导辐射器。可以在宽频带范围内横向直接输出高纯度的高斯波束,不需要外接模式变换器和弯头等功能器件,大大降低了大功率毫米波应用系统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43284.0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摆线过渡结构的宽带径向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属于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领域。该结构包括标准矩形波导、矩形波导‑同轴波导过渡结构、同轴波导、类摆线过渡结构、设置有多级阶梯阻抗匹配结构的径向波导与N路标准输出矩形波导。具有功率容量大、频带宽、结构紧凑、插入损耗和反射损耗低、各输出端口幅度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好、易于加工和装配等优点。
-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7166.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3H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带有未知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和观测噪声协方差矩阵的递推估计卡尔曼滤波方法,属于自适应滤波领域。在过程噪声和观测协方差完全未知时,通过对信号样本临近观测点的计算得出一组噪声协方差矩阵,利用基于大数定理构建序列的协方差矩阵估计序列,求解含有噪声估计的矩阵组解耦过程噪声和观测噪声,引入遗忘因子实现可变噪声协方差矩阵的跟踪,通过衰减噪声协方差矩阵的权重系数平衡可变噪声的跟踪能力和所求噪声的鲁棒性,最后将过程噪声和观测噪声的协方差矩阵代入标准卡尔曼滤波方法的递推计算系统中实现系统状态的实时估计的计算,实现过程噪声和观测噪声都未知情况下卡尔曼滤波器状态估计。本发明适用于标准卡尔曼滤波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256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382593.9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多模宽带微波旋转关节,属于微波毫米波技术领域。该旋转关节包括转子圆波导、定子圆波导、以及使两者实现相对旋转的轴承结构;转子圆波导和定子圆波导为口径相同、中轴线重合的过模圆波导,相邻端面存在一定间距,且设置有间隙波导扼流结构与扼流圈;间隙波导扼流结构包括环形凹槽、以及金属圆柱组成的同心环阵列。本发明通过间隙波导结构与扼流圈的组合,能够有效降低旋转关节接缝处的场强,能够在相对带宽超过80%的范围内实现微波的高效率传输,具有高功率容量和低传播损耗的优势;同时,本发明结构紧凑,属于非接触式旋转接头,支持多种圆波导模式在旋转关节内传输,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755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633312.1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J23/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宽带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应用于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回旋行波管高频系统设计。本发明宽带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采用非线性渐变的“喇叭”口径波导结构,并设计得到非线性渐变的“喇叭”口径波导沿传播方向的轮廓分布;采用本发明高频结构突破了传统结构的相对带宽7%的限制,可满足不同带宽需求的自由设计,带内各频点均可高效率互作用换能;同时本发明中非线性渐变的“喇叭”口径波导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突破了基于经验模型不断“试错”和优化迭代的“黑箱”设计方法,可通过给定宽带因子自动生成,大大缩减设计时间与计算成本。
-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58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1030507.3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空电子、大功率毫米波源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瓦形波导的多注回旋行波管。本发明的结构是在现有磁控注入电子枪的基础上,采用瓦形波导作为高频结构,并基于该高频结构对电子枪做了相适应改进,使其适应高频结构。与现有的回旋行波管相比,本发明结构更简单、易制作。在同频段,由于瓦形波导的尺寸更大,具有更大的电子注功率容量,因而能够实现更大功率的微波输出。在更高的频段,圆波导和螺旋波纹波导尺寸过小难以加工,瓦形波导还有加工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51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634632.6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P5/107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涉及微波/毫米波无源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脊间隙波导在与MMIC电路进行集成时面临的带宽受限、损耗过大、装配容差性能低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探针电流耦合的脊间隙波导到微带线宽带过渡结构,其具有超宽带、低损耗、容差性能强、结构紧凑、易于加工与装配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