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制水装置及空调系统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28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04640.9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制水装置及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空调系统无法根据沙漠地区的特点制水,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该冷凝制水装置包括冷凝组件和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用于形成流经冷凝组件的空气气流;冷凝组件连接于空调系统中,用于使由空调系统内分流的冷媒与空气气流换热以使空气在其表面凝结为水滴以供收集;该冷凝制水装置通过与空调系统连接获得流通于其内的冷媒,送风装置形成的空气气流能够增加经过冷凝组件的空气流量,便于增加可收集的水量;利用流通的冷媒与空气气流换热,能够使得空气在冷凝组件的表面凝结为水滴并收集,利用沙漠地区的空气制取水,缓解沙漠地区缺少的问题,且制作方便、可供用户使用。

    压缩机减振结构、离心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201295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24729.6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结构、离心压缩机。其中的压缩机减振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振动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压缩机本体的第一振动并获取第一实时振动信号并发送至控制部件;控制部件,用于接收第一实时振动信号,基于第一实时振动信号产生相应的振动控制信号,并将振动控制信号发送至振动产生部件;振动产生部件,处于压缩机本体的支脚下方,用于接收振动控制信号并产生第二振动,以抵消压缩机本体的第一振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减振结构、离心压缩机,通过振动检测部件实时检测压缩机的振动,通过振动产生部件主动振动进行抵消,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减少压缩机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温差发电装置、电控箱、空调及散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52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24369.5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温差发电装置、电控箱、空调及散热控制方法,温差发电装置包括:用于流通冷媒的内导热绝缘管、间隔套在内导热绝缘管上的外导热绝缘管、排布在内导热绝缘管和外导热绝缘管之间的至少一个温差发电模块,温差发电模块的一端与内导热绝缘管接触、另一端与外导热绝缘管接触。温差发电装置安装在电控箱内,内导热绝缘管的两端均设有伸出电控箱的管路,温差发电装置给位于电控箱外部的用电装置供电。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电控箱,内导热绝缘管通过管路连接到空调中以参与其冷媒循环。本发明具备满足散热需要、提高电气安全及热量回收利用等优点。

    风扇控制方法及风扇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059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82354.2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及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头、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风扇所在空间内是否有人以及得到所述风扇所在空间的温度场分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风扇所在空间无人时,根据所述风扇所在空间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对所述风扇头进行控制。本申请中的风扇控制方法及风扇,能够自动检测其所在空间中是否有人以及空间中的温度场分布,当空间中有人时风扇自动以人为中心调节其送风范围,当空间中没有人时,风扇根据温度场分布进行送风,送风形式更加多样,送风过程更加智能。

    接触器
    56.
    发明公开
    接触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64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58079.1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接触器包括电磁组件、动触点组件、静触点组件和第一弹性件,动触点组件包括动衔铁、导电梁和动触点,动衔铁连接于导电梁背离定衔铁的一侧,动触点连接于导电梁朝向定衔铁的一侧;静触点组件包括设置于动触点组件与定衔铁之间且与动触点正对设置的静触点;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动触点组件与固定部之间;励磁线圈通电后,定衔铁吸引动衔铁运动并带动动触点运动至与静触点接触的第一位置,励磁线圈断电后,第一弹性件带动动触点运动至脱离静触点的第二位置。当接触器为三相交流接触器时,改进后的结构可有效避免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同步性偏差,避免因部分触点接触不良而导致的缺相现象。

    防雨雪装置、模块机、防雨雪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988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9811.X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雨雪装置、模块机、防雨雪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防雨雪装置相对风机组件设置;所述防雨雪装置包括天气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挡雨雪盖以及姿态调节模块;所述天气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姿态调节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挡雨雪盖设置于所述姿态调节模块上。通过设置天气检测模块来确定雨雪的下落情况,并基于雨雪的下落情况来对挡雨雪盖的姿态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挡雨雪盖能够对即将落入到风机组件的雨雪进行遮挡,从而避免风机组件中的风叶结冰或积雪;同时,这种方式不会完全密封住风机组件的出风口,因此,同样能够在风机组件运行时使用。

    一种压缩机的启动方法,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89592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36454.9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启动方法,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通过引入两阶段电压控制和实时绝缘电阻检测,实现了压缩机的安全启动和可靠运行。当电机绝缘电阻值低于安全阈值时,首先以较低的第一电压运行压缩机,通过逐步提升冷媒温度使其气化,进而提高电机的绝缘电阻,确保在不损坏电机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系统的绝缘性能。随后,在确认电机绝缘电阻值达到安全阈值后,切换至第二电压,确保压缩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高效运行。通过阶段性的电压控制和连续的绝缘电阻监测,不仅有效避免了电机因绝缘电阻过低而导致的电气故障,还提高了压缩机的整体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

    散热装置及制冷设备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65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09874.8

    申请日:2024-06-03

    Inventor: 廖辉 樊钊 刘振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散热装置及制冷设备,包括用于为发热件降温,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位于发热件上方的用于向所述发热件喷淋冷却液的喷头、位于发热件下方的用于收集冷却液的集液槽及用于在所述集液槽及所述喷头间实现冷却液循环的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对所述冷却液降温的冷却装置。本发明利用喷淋方式为压缩机散热,在保证高效散热的情况下还可以防止粉尘与压缩机的接触。

    一种底盘除冰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7968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96587.7

    申请日:2023-12-25

    Inventor: 吴阳坤 刘振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底盘除冰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其中,该空调机组底盘除冰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方安装有可倾斜角度的托盘,所述托盘背面设置有管道流腔;所述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引出化冰支管,与所述管道流腔连接,所述化冰支管上设置有水流开关;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通过本发明,在底盘除冰时摒弃使用专门的电加热带,改为在底盘的背面设置管道流腔,在底盘结冰导致重量达到预警值时,引用机组自身制热的热水用于底盘除冰。本发明利用机组自身制热水作为化冰热源,不额外消耗电能来达到底盘除冰的效果,从而降低底盘除冰成本,更加智能节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