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0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438401.4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其中,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碳包覆外层、硅基内核和介于硅基内核和碳包覆外层之间的碳填充体。硅基内核包括由内至外的硅内核、第一碳层、碳支撑体和第二碳层。硅内核包括纳米硅和包覆纳米硅的SiOx层,其中0<x≤2。碳支撑体与第一碳层和第二碳层之间存在空间。本发明的硅碳复合材料能有效的缓解硅在脱嵌锂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体积效应,同时可保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及提升材料的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90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92492.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二次电池。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硅碳内核和包覆硅碳内核的碳包覆层。硅碳内核包括硅碳基体和纳米硅。硅碳基体包括晶体硅和碳材料复合而成的硅碳骨架及穿设硅碳骨架内部的多个孔,多个孔中容置纳米硅。所制得的硅碳复合材料具有一种新颖的硅碳基体,能够避免高温气相硅沉积和高温碳包覆时碳化硅的生成和硅晶粒的长大,同时此硅碳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较佳的循环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38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1806.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4 , H01M4/62 , H01M50/491 , H01M50/44 , H01M50/437 , G01N1/28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普鲁士蓝类钠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评估用电池的制作方法。此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将待评估的普鲁士蓝类钠电极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以质量比60~80:10~20:10~20混合并采用溶剂制成浆料,再依次经涂覆、干燥、辊压、冲压并真空干燥得极片;于手套箱内辊压钠块并冲出钠片;将孔径为0.5μm至2.0μm的玻璃纤维滤纸作为隔离膜,将极片、玻璃纤维滤纸和钠片依次叠制并注入钠离子电解液,且封装于扣式电池壳体中制得扣式电池。此制作方法制作的扣式电池能解决锂离子电极材料测试、评估方法无法测试钠离子电极材料(尤其是普鲁士蓝类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比容量的局限问题,其能更好的检测普鲁士蓝类钠电极材料的比容量等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56177.3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硅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硅碳颗粒包括硅基内核和包覆硅基内核的碳包覆层,硅基内核和碳包覆层之间设间隙层。碳包覆层通过光敏树脂经光固化后再碳化而成,间隙层通过未固化的光敏树脂去除而成。T2=T1‑Dp*ln(E0/Ec),E0=W*h,T1为光敏树脂于光固化前的厚度,T2为间隙层的厚度,Dp为光敏树脂的透射深度、Ec为光敏树脂的临界曝光量,E0为光固化的入射光曝光量,W为光固化的光强度,h为光固化的时间。硅碳颗粒中具有可为硅的膨胀提供缓冲空间的间隙层,可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23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316163.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硅基负极材料包括硅基内核和包覆层。硅基内核包括纳米硅和硅氧锂化合物,包覆层至少包括具有‑Si‑O‑Si‑键的聚合物层。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I)制备硅基内核和步骤(II)聚合物层包覆。本发明的硅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嵌锂容量。包覆层中包括具有‑Si‑O‑Si‑键的聚合物层,其不溶于水,可避免浆料沉降、涂布性能不佳等问题,故使得硅基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15172.1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33 , C01B32/342 , C01B32/348 ,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基多孔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煤原料进行磨粉,得到煤粉;(2)将煤粉进行预碳化处理,得到碳化后的煤粉;(3)将碳化后的煤粉与腐殖酸混合,然后加入氯化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4)将混合物料加热活化,得到活化后的煤粉;(5)将活化后的煤粉进行酸洗处理,然后水洗、干燥;(6)将步骤(5)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热处理,得到硬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硬碳负极材料孔隙均匀、煤层间距增加,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电池具有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4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14481.4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4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双包覆钠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钠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置于反应釜,加入溶液A和金属盐溶液B,加热搅拌,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第一包覆层正极材料;将咪唑、咪唑衍生物或有机酸溶于溶剂得到溶液A,将金属盐溶于溶剂形成金属盐溶液B;(2)将第一包覆层正极材料、硅烷偶联剂、溶剂混合,加热搅拌,然后进行固液分离,烘干,得到半成品;(3)将半成品放入气氛回转炉中,在空气气氛下,烧结,得到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正极材料为双层包覆,内层为MOF材料,同时配合具有弹性的硅烷偶联剂做外层包覆,有效提升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保持率,使其展现出具有高倍率性、高循环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88800.1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包括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内核和包覆层;内核材料为Nax1NixFeyMnzR1‑x‑y‑zO2,包覆层中材料为聚电解质层和羟基磷灰石层。本发明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层状结构正极材料表面修饰了羟基磷灰石/聚电解质的界面层,使不同界面层之间、界面层与内核正极材料之间连接紧密,同时控制组装次数调控包覆层厚度,再通过煅烧获得表面均匀包覆的层状结构正极材料,以抵抗内部压力来减少内部裂纹的产生,有效提高了界面稳定性,降低了比表面积和界面阻抗,提高钠离子的快速迁移,得到循环寿命长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21861.1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包括内核、第二包覆层及介于内核和第二包覆层之间的第一包覆层,内核的化学式为NaxNiyMnzM1‑y‑zO2;M为掺杂元素,0.5<x≤1,0<y≤0.5,0<z≤0.5;第一包覆层的材料包括多巴胺、单宁酸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包覆层的材料包括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制得的是低残碱、高离子扩散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倍率、长循环性能及储存稳定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55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466096.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硬碳负极材料的连续式加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表面清洁;步骤三,烘干除水;步骤四,原料粉碎;步骤五,初步煅烧;步骤六,酸洗处理;步骤七,烘干过筛;步骤八,混合煅烧;步骤九,混合搅拌;步骤十,产品后处理;步骤十一,产品改性;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工艺标准,有利于连续式的加工生产,并且生物质原料来制成硬碳负极材料,实现了废物利用,通过在产品中加入了磷元素,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可逆容量,同时加入了硼元素,增加了双层电容和碳结构的有序化,有利于增加锂的固相扩散系数,通过氩气和甲苯混合气体的改性,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可逆循环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