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21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07892.4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适用于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状态信息;根据初始状态信息,预测未来状态信息;识别未来状态信息的不确定性;根据初始状态信息和未来状态信息,建立计算模型;识别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未来状态信息以及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获得分析参数的统计分布类型和概率分布函数;利用蒙特卡洛的随机抽样方法处理统计分布类型和概率分布函数,获得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量化的结果。利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量化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为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帮助。

    一种磷铝硅酸盐无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091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95589.5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磷铝硅酸盐无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磷铝硅酸盐无机聚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前驱体原料50~67份,激发剂33~50份,水;所述前驱体原料包括偏高岭土和活性氧化钙;所述活性氧化钙占所述前驱体原料重量的3~15%;所述激发剂包含磷酸溶液。本发明所述配方得到的磷铝硅酸盐无机聚合物产品,既可以满足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密封材料pH值小于11的要求,又能够对裂隙和碎岩进行有效支护,满足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密封、加固材料的使用要求。本发明前驱体原料中添加活性氧化钙,可以显著改善传统酸激发偏高岭土基无机聚合物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

    一种岩土介质开挖损伤判定多维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324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0922724.4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马洪素 满轲 陈亮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的开挖质量与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土介质开挖损伤判定多维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多维测试装置、数据采集器、保护挡板、若干左侧雷达发收器、右侧雷达发收器、上侧雷达发收器、下侧雷达发收器、底部雷达发收器和测距组件;本发明能判定岩土介质在开挖扰动作用下的不同尺度、全方位损伤情况;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岩土介质的受载特性,能使岩土介质的损伤核定更加符合实际开挖工况。

    一种核素在裂隙介质中衰变迁移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2260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377887.0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素在裂隙介质中衰变迁移的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结合万年时间尺度上安全评价的需要,对核素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概化;在概化后核素迁移过程基础上,建立核素在裂隙通道中衰变迁移的控制方程;建立控制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在不同的模拟时段内,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求解控制方程,得到核素通过裂隙通道后的质量通量;根据不同的模拟时段内核素通过裂隙通道后的质量通量,对核素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万年尺度上实现对核素在裂隙介质中衰变迁移过程的可靠模拟,适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安全评价,也可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

    一种岩石试样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169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04401.2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材料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石试样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密封组件、加压组件和抽气组件,密封组件与岩石试样接合,用于岩石试样的密封;加压组件与密封组件接合,用于为岩石试样施加压力;抽气组件与密封组件连接,用于为岩石试样提供负压环境。该测试方法包括:钻取岩石试样的测量孔;组装岩石试样的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建立岩石试样的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的负压环境;记录岩石试样的测量孔内气体压力恢复过程;计算岩石试样的气体渗透率。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气体渗透率室内试验效率低及操作繁琐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三轴试验机渗流各向异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946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626494.X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三轴试验机渗流各向异性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岩石力学渗流试验领域,用以在三轴试验机上进行岩石渗流各向异性渗流试验。本发明通过在中部含水平贯通裂隙的岩石试样内部加工透水孔,利用过水通道及控制阀门改变裂隙面流体渗流方向,从而获得裂隙面在不同方向上的流量;此外,本发明所能密封的水压较高,将三轴室内的围压升高至水压的两倍以上,即可进行高水压条件下的渗流试验。本发明简单可靠,成本较低,可通过对含有渗流功能的三轴试验机的上进水压头进行改造,即可进行渗流各向异性渗流试验,实用性强。

    高温高湿条件下缓冲材料导热系数测定装置、方法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024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90203.5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高湿条件下缓冲材料导热系数测定装置、方法及模具,该装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一侧上的若干根螺杆,若干根螺杆中央设有两个试样环,试样环之间设有探头,螺杆上部设有上压板,探头、垫片固定在探头固定架上;该方法包括:制备缓冲材料样品的原料,制备缓冲材料样品,将试样环以及缓冲材料样品安装在缓冲材料导热系数测定装置上;将上安装有试样环和缓冲材料样品的缓冲材料导热系数测定装置放置在烘箱,测定出缓冲材料样品的导热系数。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解决缓冲材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无法准确测定导热系数的问题,突破制约缓冲材料热学性质研究及概念设计的瓶颈问题。

    一种岩体结构面空间位置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28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14690.2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体结构面空间位置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三脚架、精密水平仪、精密指南针、圆盘、精密测距仪。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选取合适的测站,然后组装圆盘测量平台,将圆盘调节水平,将圆盘上的固定点指向磁北方向,测量圆心和圆盘上两个成90°圆心角的点至结构面上6个不共线出露点的距离,然后计算结构面上不共线点的空间直角坐标,最后拟合结构面的平面方程。本发明装置简便、操作简单高效、便于现场测量,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意义。

    一种用于缓冲材料多场耦合实验台架中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233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511024657.2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冲材料多场耦合实验台架中传感器的安装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传感器的形心位置,完成传感器的孔洞开挖;步骤2、位移传感器底座固定于实验腔体底部钢板上,压实膨润土块体依次穿入位移传感器的探杆中;步骤3、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压实膨润土块体内;步骤4、温湿度传感器贯入压实膨润土块体中;步骤5、径向压力传感器感应面朝向形心;环向压力传感器位于两块压实膨润土块体之间;垂向压力传感器水平放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散土颗粒中;步骤6、传感器安装完成后,用膨润土粉末填充传感器与孔洞的间隙。本发明能够获得可靠性较高的实验特征参数。

    一种快速初步识别岩石裂隙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0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958467.6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裂隙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初步识别岩石裂隙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裂隙空间分布的各种参数信息,得到测区裂隙参数数据;步骤二、根据裂隙产状将裂隙分为若干特征组;步骤三、针对分组裂隙进行地质统计学特征分析;步骤四、观察整体裂隙面密度值半变异函数曲线图与各分组裂隙面密度值半变异函数曲线图之间的趋势变化关系,判别哪一分组裂隙是控制本区域裂隙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分组裂隙。本发明快速初步地判别不同分组裂隙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后续快速准确地开展相关区域的地质调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参考,也能为下一步三维裂隙网络建模等研究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输入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