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2277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50413.3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6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构成双悬臂状的矛杆、将其弯曲空间抑制在最小限而实现壳体的薄型化。在空腔(22)的前端设置在前方挡住端子配件(10)的前阻挡壁(25),并隔开间隔设置承接端子配件的左右侧边缘部的一对端子承接部(27)。在空腔的底面以沿着端子配件的插入方向延伸且能够以基端侧(31A)为支点进行弹性弯曲的方式设置矛杆(30),矛杆在前端部(31B)具有与端子配件卡定的卡定突部(35)。矛杆的前端部的宽度形成为比两端子承接部的间隔大,矛杆的前端面(31C)中的与端子承接部在宽度方向交叠的左右两端部和各端子承接部通过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挠性片(40)连接。在矛杆的前端面设置与解除夹具(J)卡合的解除部(45)。
-
公开(公告)号:CN10265152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040753.6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 H01R13/4223 , H01R13/5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目的是为了可靠地实现防止端子接头的错误插入的功能。在具有如下构造的连接器中,在端子容纳孔(51)的限制表面(64)上设置有姿势转变部(65),该姿势转变部(65)用于转变所述稳定器(30)的延伸姿势,以便通过与以反向姿势插入的阴性端子(20)的稳定器(30)接合来增加与限制表面(64)的接合余量,上述连接器被构造成:当阴性端子(20)以与正确姿势上下颠倒的姿势插入时,所述稳定器(30)在与设置有插入通道(6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接触端子容纳孔(51)的孔边缘的限制表面(64),由此防止阴性端子(20)的任何进一步插入。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92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757125.7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不强制地组装杆的杆式连接器。杆式连接器(1)具备壳体(10)和能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利用操作部(42)连结有一对臂板(41)的杆(40),通过使杆(40)转动而能与对方连接器嵌合,在壳体(10)的外侧面(12)突出地设置有一对支承轴(21),一对臂板(41)具有一对轴孔(43),一边爬上一对支承轴(21)一边开始打开变形,通过当越过一对支承轴(21)时一对支承轴(21)嵌入到一对轴孔(43)而复原,臂板(41)具有朝向操作部(42)倾斜的倾斜接纳面(45),在支承轴(21)的突出端设置有在一对臂板(41)的爬上初始位置与倾斜接纳面(45)面接触的倾斜面(21A)。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757125.7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不强制地组装杆的杆式连接器。杆式连接器(1)具备壳体(10)和能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利用操作部(42)连结有一对臂板(41)的杆(40),通过使杆(40)转动而能与对方连接器嵌合,在壳体(10)的外侧面(12)突出地设置有一对支承轴(21),一对臂板(41)具有一对轴孔(43),一边爬上一对支承轴(21)一边开始打开变形,通过当越过一对支承轴(21)时一对支承轴(21)嵌入到一对轴孔(43)而复原,臂板(41)具有朝向操作部(42)倾斜的倾斜接纳面(45),在支承轴(21)的突出端设置有在一对臂板(41)的爬上初始位置与倾斜接纳面(45)面接触的倾斜面(21A)。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7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262702.8
申请日:2012-07-2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配件,在主体部中的连接部存在间隙时,也可防止箱体成型工序中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母端子配件(10),具有通过将金属板材弯曲加工成角筒状而形成的主体部(20),其特征在于,主体部(20)具有:底壁(21);从底壁(21)的两侧边缘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22L、22R);从右侧壁(22R)的上边缘向左侧壁(22L)延伸的中间壁(23);与该中间壁(23)隔开间隙(S1)配置在该中间壁上方的顶壁(24),在顶壁(24)上设有推压部(28),该推压部配置于间隙(S1),从上方与中间壁(23)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74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249540.4
申请日:2012-07-18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公端子配件,确保插片部和对方母端子配件的接触压力,加强插片部的基端侧。插片部(20)形成为扁平的角筒形。插片部(20)的基端侧(20A)形成如下剖面形状:相对板(24A)的自由侧的侧边缘止于基板(22)中另一方的侧边缘的面前侧,立起形成于基板(22)的另一方的侧边缘的另一方的侧板(21A)的立起端到达相对板(24A)的自由侧的侧边缘的前方。插片部(20)的前端侧(20B)形成如下剖面形状:相对板(24B)的自由侧的侧边缘突出到另一方的侧边缘的位置,立起形成于该基板(22)的另一方的侧边缘的另一方的侧板(21B)的立起端为了承受相对板(24B)的自由侧的侧边缘而与该自由侧的侧边缘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79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400283.4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 , H01R4/185 , H01R13/4223 , H01R13/4362 , H01R13/4365 , H01R13/5202 , H01R13/521 , H01R13/5219 , H01R13/62933 , H01R13/62938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防止对密封性的损害。肋部(305、306)突出地形成在第二外壳(300)的盖部(301)的内表面。第一外壳(10)具有能够嵌合在盖部(301)内的外壳主体(11),实现第一、第二外壳(300)间的密封的密封环(50)从外部与外壳主体(11)嵌合,进而防脱部件安装于外壳主体(11)。防脱部件包括限制密封环(50)脱出的按压面(67、90)和在嵌合时供肋部(305、306)进入的槽(68、86)。在防脱部件中的与按压面(67、90)相对的相反侧的槽(68、86)的内表面形成以向着外壳主体11侧靠近按压面(67、90)的方式倾斜的倒圆锥状的倒圆锥面(74、91)。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03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28518.9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 H01R4/185 , H01R13/4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其目的是防止矩形管部的不当变形。所述端子接头(T)包括:锁定板部分(19),其从横向侧板部分(17)延伸;稳定件(22),其从横向侧板部分(18)凸出;切口(35),其形成在锁定板部分的延伸端边缘,并且构造为通过与稳定件接合而限制锁定板部分和横向侧板部分的相对移位;第一联接部分(27),其将所述基板部分(16)和第一板状接触片(23)联接;第二联接部分(28),其将横向侧板部分(18)和第二板状接触片(24)联接;以及限制部分(36),其形成在锁定板部分上,并且构造为限制第二板状接触片在远离第一板状接触片的方向上的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645545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165083.9
申请日:2009-07-3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 H01R4/26 , H01R11/11 , H01R43/0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进与电线的导电稳定性的终端接头。终端接头(1,110,111,210)设有:电线线桶部分(4,131,231),所述电线线桶部分(4,131,231)要被卷曲成与芯线(7,142,242)连接,所述芯线(7,142,242)由多个金属线股制成并且在电线(W,140,240)的前端部处暴露;和内部导电部分(9至12,134,135,235),所述内部导电部分(9至12,134,135,235)与终端接头(1,110,111,210)的壁表面连接,并且将通过在被卷曲成与芯线(7,142,242)连接的电线线桶部分(4,131,231)的内侧处延伸到芯线(7,142,242)的内部而被保持成与金属线股电接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