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装置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2762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510089580.7

    申请日:2002-03-21

    Abstract: 一种M型天线装置被构成为具备有分别具有相互不同的第1和第2谐振频率的M型天线单元(1、2)、接地导体和馈电部。M型天线单元(1)被构成为具备有传输导体(6)、被连接在传输导体(6)的一端和接地导体(11)之间的辐射导体(3)、被连接在传输导体(6)的中部和馈电部(12)之间的辐射导体(4)、被连接在传输导体(6)的另一端和接地导体(11)之间的辐射导体(5),M型天线单元(2)被构成为和M型天线单元(1)一样具备有传输导体(6a)、辐射导体(3a、4a、5a),这里,辐射导体(4a)通过辐射导体(4)被连接到馈电部(12)上。

    能够进行自适应阻抗匹配的移动无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57538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80000259.X

    申请日:2006-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无论在什么状态都能够通过即时地和自适应地匹配天线与发送/接收电路之间的阻抗来抑制失配损耗、并提高发送/接收灵敏度的诸如移动电话等移动无线装置。在移动无线装置(1)中,当启动匹配电路(102)的控制时,控制部分(105)评价存储在存储部分(106)中的初始染色体,并且如果有提供阻抗匹配的初始染色体,则控制匹配电路(102)以具有与此初始染色体对应的负载值。如果没有提供阻抗匹配的初始染色体,则控制部分(105)用基因算法进化初始染色体,导出提供阻抗匹配的染色体,并控制匹配电路(102)以具有与导出的染色体对应的负载值。

    一种天线装置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25557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89580.7

    申请日:2002-03-21

    Abstract: 一种M型天线装置被构成为具备有分别具有相互不同的第1和第2谐振频率的M型天线单元(1、2)、接地导体和馈电部。M型天线单元(1)被构成为具备有传输导体(6)、被连接在传输导体(6)的一端和接地导体(11)之间的辐射导体(3)、被连接在传输导体(6)的中部和馈电部(12)之间的辐射导体(4)、被连接在传输导体(6)的另一端和接地导体(11)之间的辐射导体(5),M型天线单元(2)被构成为和M型天线单元(1)一样具备有传输导体(6a)、辐射导体(3a、4a、5a),这里,辐射导体(4a)通过辐射导体(4)被连接到馈电部(12)上。

    电磁辐射分布测量装置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66108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3815709.8

    申请日:2003-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高速和高精度地测量从诸如蜂窝电话的小型无线通信装置辐射的近电磁场的分布。该电磁辐射分布测量装置包括:以预定间距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上的多个U形环形器件(1a至1n)、在其下表面具有电磁波吸收器片(6)的支持衬底(5)以及环形器件(1a至1n)要经由固定到支持衬底(5)的同轴电缆(4a至4n)连接到其上的电平检测器(7a至7n)。由环形器件(1a至1n)检测到的近电磁场信号在电平检测器(7a至7n)中转换为DC电压信号(11a至11n)并输出。所述信号由AD转换器(15)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且将通过检测磁场分量而获得的在近电磁场强度的测量数据存储在处理部分(16)中。

    单极天线
    6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C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99109245.7

    申请日:1999-0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9/36 H01Q5/321

    Abstract: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进行多种频率工作的小型单极天线。圆盘导体(22)、轮状导体(24)及轮状导体(26)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同时按照从内侧并始的顺序呈同心圆状配置。直线导体(21)的端部垂直于地连接在圆盘导体(22)的中心,将圆盘导体(22)的外缘部分通过反共振电路(23)连接在轮状导体(24)的内缘部分上。另外,将轮状导体(24)的外缘部分通过反共振电路(25),连接在轮状导体(26)的内缘部分上。用反共振电路(23、25)阻断电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