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741058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241377.6

    申请日:2017-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4 F24F13/14 F24F2001/0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前部导风板、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驱动器和电控装置。机壳包括面框和面板,面板可移动地设于面框以打开或是遮挡前部出风口,面框设有前部出风口和两个侧部出风口。前部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前部出风口处,前部导风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在无风感模式时,前部导风板转动至遮挡前部出风口的无风感位置,面板移动至设定位置时触发前部导风板转动至无风感位置。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均设在面框内。驱动器与前部导风板相连以驱动前部导风板转动。电控装置设在面框内且分别与室内风机和驱动器相连。由此,可以实现均匀送风,且可以较智能、方便地实现无风感模式。

    一种空调
    52.
    发明公开
    一种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32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21844.7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第一冷媒检测区域,机壳外设有第二冷媒检测区域,第一冷媒检测区域与第二冷媒检测区域连通;室内换热器,设于机壳内,且室内换热器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位于第一冷媒检测区域;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分别与室内换热器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且远离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均设有配管接头;配管接头穿设于机壳,设置成与位于机壳外的内外机连接管相连,配管接头与内外机连接管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二冷媒检测区域;冷媒检测感应器,第一冷媒检测区域和/或第二冷媒检测区域设有冷媒检测感应器。本方案可以及时检测到冷媒泄露,从而降低因冷媒泄露导致的易燃易爆风险。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068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1711240099.2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中间风道和侧部风道,机壳的前侧前出风口,机壳的左右侧壁分别设有侧部通风口;前导风板,前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前出风口处;室内换热器;主室内风机和两个侧部风机,两个侧部风机的转向可变,在侧部通风口为侧部进风口时从侧部风道流入的气流在邻近所述前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中间风道内的气流发生碰撞。根据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前出风口和左右侧部出风口,可以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朝室内空间的多个方向进行吹风,可以提升其制冷和制热效率。通过设置两个侧部风机的转向可变,可以实现较好的无风感效果,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741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1711238233.5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两个切换门板、前部导风板、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机壳包括面框和面板,面板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设在面框上,面框内设有主空气流道和两个侧部空气流道,面框的前部设有与主空气流道连通的前部出风口,面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侧部空气流道连通的侧部出风口,面板可以上移以使前部出风口外露。每个切换门板可活动地设在面框内以导通或者截止主空气流道的空气流向相应的侧部空气流道。前部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前部出风口处,前部导风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也设在面框内。由此,可以实现三面出风及均匀送风的效果,提高体感舒适度。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公开(公告)号:CN108006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0097917.6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壳体组件包括:面框和端盖,面框的顶部形成有进风口,面框的底部形成有主出风口,端盖为两个且分别设在面框的左端和右端,至少一个端盖邻近主出风口的部分形成有辅助出风口,端盖与面框之间限定出连通辅助出风口的辅助出风通道,形成有辅助出风口的端盖与面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且密封结构邻近辅助出风口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通过设置的密封结构将端盖与面框之间未设置辅助风出口的区域与设置了辅助出风口的区域相隔开,空调器制冷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冷风朝向未设置辅助风出口的区域流动,从而可以防止凝露的产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空调器的导风板、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10598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098151.3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导风板、壳体组件及空调器,其中,导风板上具有多个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其的通孔,导风板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界线,当导风板关闭空调器的出风口时,在导风板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位于分界线上方的通孔的中心线向上倾斜延伸,位于分界线下方的通孔的中心线向下倾斜延伸。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导风板,用户在开启无风感模式时,气流在导风板的通孔的导向作用下,一部分气流朝向水平向上的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气流朝向水平向下的方向流动,避免大量气流直吹用户,从而增加用户无风感体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空调器的导风板、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105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98151.3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导风板、壳体组件及空调器,其中,导风板上具有多个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其的通孔,导风板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界线,当导风板关闭空调器的出风口时,在导风板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位于分界线上方的通孔的中心线向上倾斜延伸,位于分界线下方的通孔的中心线向下倾斜延伸。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导风板,用户在开启无风感模式时,气流在导风板的通孔的导向作用下,一部分气流朝向水平向上的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气流朝向水平向下的方向流动,避免大量气流直吹用户,从而增加用户无风感体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公开(公告)号:CN1080068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097917.6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壳体组件包括:面框和端盖,面框的顶部形成有进风口,面框的底部形成有主出风口,端盖为两个且分别设在面框的左端和右端,至少一个端盖邻近主出风口的部分形成有辅助出风口,端盖与面框之间限定出连通辅助出风口的辅助出风通道,形成有辅助出风口的端盖与面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且密封结构邻近辅助出风口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通过设置的密封结构将端盖与面框之间未设置辅助风出口的区域与设置了辅助出风口的区域相隔开,空调器制冷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冷风朝向未设置辅助风出口的区域流动,从而可以防止凝露的产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06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37701.7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前部导风板、室内换热器、主风机和两个侧部风机。机壳包括面框和面板,面板可移动地设在面框上,面框内设有主空气流道和两个侧部空气流道,面框的前部设有与主空气流道连通的前部出风口,面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相应的侧部空气流道连通的侧部通风孔,面板上移以使前部出风口外露。前部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前部出风口处,前部导风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室内换热器设在面框内,主风机设在主空气流道内,两个侧部风机分别设在两个侧部空气流道内,每个侧部风机的转向可可变。由此,可以实现均匀送风,且可以根据需求将侧部通风孔构造成出风口或是进风口。

    一种空调器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836982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212419.9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组件和风机组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风道组件包括形成出风通道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二风道设置于容纳腔内,风机组件设置于出风通道内,与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中,第一风道靠近出风口设置,第一风道与壳体和/或第二风道可拆卸地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