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GIS地形渲染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35023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210501062.1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GIS地形渲染方法,包括:载入三维GIS的地形数据,对所述地形数据进行四叉树分割,生成所述地形数据的矩形网格;将所述矩形网格进行视锥体裁切,得到需显示的矩形网格;计算每个所述需显示的矩形网格的渲染精度,判断每个所述矩形网格的渲染精度是否达到预设标准;对未达到所述预设标准的每个所述矩形网格,则再次进行四叉树分割;对达到所述预设标准的每个所述矩形网格,则根据每个所述矩形网格对应的地形数据,生成地形图元并渲染。对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三维GIS地形渲染系统。本发明能有效提升三维GIS地形场景渲染的速度,数据处理过程更简单快速。

    一种管理系统用户行为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866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29998.7

    申请日:2014-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用户行为分析方法,以及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本发明从数据获取、解析、存储和分析的角度出发,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管理系统用户行为的分析。本发明先从接收系统实时推送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对在线系统进行监控获取系统异常数据,从用户行为数据中解析得到用户、行为和结果数据出发,建立用户、行为和结果三者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用户、行为和结果三者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和分析,得到用户行为数据树;遍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树,根据分析需求查询并定位预分析数据,系统地了解了操作人员的使用情况、操作习惯和系统负载分布情况,从而获得全面的系统运行信息。

    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023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84892.X

    申请日:201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通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内端主机建立与内网终端的内网连接;外端主机根据从内端主机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与外网终端建立外网连接;所述内端主机通过所述内网连接接收内网终端发送的内网数据包并将所述内网数据包封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至外端主机;所述外端主机对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内网载荷数据进行封装和地址转换依次生成第一内网网络数据包、第二内网网络数据包和链路数据包;之后外端主机通过所述外网连接将所述内网链路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外网终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外端主机无需配置网络地址的情况下,内网终端和外网终端可以正常通信。

    基于非网络方式的数据隔离装置及其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6825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042475.7

    申请日:2014-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网络方式的数据隔离装置及其隔离方法与系统,包括内网主机、外网主机和隔离通信模块,内外网主机均网络协议栈,并分别维护TCP代理客户端模块和TCP代理服务端模块。TCP代理服务端模块与业务数据包客户端建TCP连接socket1及数据转发,TCP代理客户端模块负责与业务数据包服务端建立TCP连接socket2及数据转发,隔离通信模块使用私有协议,剥除了业务数据包TCP头及以下的报文头,仅进行纯业务数据载荷转发。整体上实现内、外端主机之间的四层隔离子系统通信,有效阻止除“基于私有协议内部的攻击”之外的所有网络攻击,确保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绝的前提下,网络数据交互的高效率。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5060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74175.1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使不同命名和标识的电力设备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辨识,实现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参数信息的融合与共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