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27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153243.4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金属有机凝胶复合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该传感器是在玻碳电极表面固定AuNPs&g‑C3N4@Zr‑MOG复合纳米材料,在复合纳米材料的表面通过金‑硫键固定经脱嘌呤/嘧啶位点修饰的捕获DNA;捕获DNA的另一端通过酰胺键连接猝灭物Fe‑MIL‑88金属有机框架。本发明通过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了对目标RNA序列的检测,方法简单、检测范围广、灵敏度高、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0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172746.3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OF‑Zn荧光传感器在检测氯霉素中的应用及检测CHL的方法,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Zn的溶液,加入的待测液,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混合溶液进行测试。当CHL的浓度从0M增加到0.01M时,MOF‑Cd的荧光强度单调且急剧下降。这表明MOF‑Zn作为荧光探针可以对CHL高度敏感。当CHL浓度增加到0.071mM时,几乎完全猝灭。基于空白溶液荧光强度的三次重复测量的标准偏差(σ),检测限(3σ/Ksv)计算为2.334ppb。向MOF‑Zn溶液中加入200μL抗生素等物质溶液,再向其中加入40μLCHL,这样使得其存在CHL的情况下同时也存在其他抗生素等物质。加入混合物质(Y+CHL)后所有抗生素等物质的荧光强度都淬灭了,说明探针可以选择性的识别CHL且其他抗生素等物质没有干扰对CHL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0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45592.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r4+诱导的金属有机凝胶荧光开关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DMF和H2O移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充分摇动直至完全混合,DMF:H2O的体积比为7:3;A2:将BTC加入上述反应容器中,将反应容器超声处理20秒,直到系统中的配体BTC完全溶解,然后将ZrCl4加入到混合溶剂中;ZrCl4:BTC的摩尔比为1:4;A3:将反应体系放入超声仪中,80℃超声30分钟,形成白色柱状凝胶。本发明构建的新型荧光开关传感平台,能够通过电荷转移作用选择性地检测ARG以及通过能量共振转移和化学吸附作用快速检测和去除水中的CrO42-。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86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642154.9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水中检测Fe3+和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的MOF‑Cd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配体bbi的制备:取咪唑0.05~0.1moL和氢氧化钠0.05~0.1moL溶于DMSO中于60℃下反应2h后,称取1,4‑二氯丁烷0.025~0.5moL分多次加入上述溶液,持续反应2~3h后,将溶液倒入含有500mL冰水混合的烧杯中,静置一夜,得到大量白色针状产物,抽滤得到白色产物,晾干后备用;取20~40mg bbi,邻苯二乙酸20~40mg,0.0494~0.1g Cd(NO3)2于DMA中,搅拌溶解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在80℃下反应40~48h后,得到无色透明单晶,即为MOF‑Cd探针。可以在水中对分析物进行检测。在不同pH条件下和在其他金属离子和抗生素的干扰下,仍然不影响检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601443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1099676.0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硒化钨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采用油相法制备硒化钨,该材料具有催化苄胺偶联生成亚胺的性质,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采用Schlenk line路线,以油胺、油酸、十八烯、正十二硫醇为溶剂,以一定比率的硒源和钨源为反应物,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制备得到了厚度小于2纳米,羽毛状超薄纳米片,该纳米片具有高效催化苄胺偶联成N‑苄亚甲基苄胺的作用,在环己烷和乙腈溶剂里,苄胺偶联得到N‑苄亚甲基苄胺的产率分别达到95%、96%。该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催化效率高,不使用贵金属,成本低。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无需使用有机模版及表面活性剂,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得的硒化钨物相纯净,比表面积大,重复利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985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82632.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r掺杂In2O3纳米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采用溶剂热法,以氨水、乙醇为溶剂,以一定比率的铟源和镨源制备成Pr掺杂的In2O3纳米粒子,尺寸约为10 nm左右。将其制备成气敏元件后在240℃的最佳温度下,对50 ppm的乙醇响应值能达到约为110,响应时间为16.2 s,恢复时间为10 s。通过对不同有机试剂的性质测试发现对乙醇的响应性最高。说明该纳米材料对乙醇气体响应性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成本低,能耗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10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746932.3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Zr-MOG金属有机凝胶及其合成方法,利用氨基酸类配体与第二配体及锆基金属盐Zr(IV)进行配位,通过水热-溶剂热法,制备具有荧光性质的Zr-MOG。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同的配体合成具有不同颜色的荧光;2.相比较其他文献报道的方法制备更加容易;3.易于合成,成胶容易,且形状规整,形貌新颖。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15678.3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MOF-Zn荧光传感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高纯度bbi=1,4-双(2-甲基咪唑-1-基)丁烷作为主要配体,并使用Zn2+盐作为金属节点来构建新的具有稳定荧光性质的MOF-Zn材料,可用于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检测抗坏血酸。
-
公开(公告)号:CN109133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458661.7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H01G11/24 , H01G1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循环性能球状纳米钼酸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及储能技术领域。采用溶剂热法,以水、乙二醇为溶剂,以一定相同摩尔比的钼源和镍源为反应物,在160℃下,得到了一种片状相叠加而组成的球状纳米材料,其组成薄片的厚度大约为20 nm。同时本发明所制得纳米材料具有极好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在600次循环后比电容达到了初始值的115%。该纳米材料的制备具有成本低、易合成、反应无污染等优点,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14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538551.2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9K1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合成稀土Eu掺杂的CdSe量子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氮气保护下,将硒代硫酸钠溶液加入镉盐溶液、铕盐溶液与修饰剂水溶性L‑半胱氨酸的混合液中,将此溶液转入圆底烧瓶中,油浴反应一段时间即制得稀土Eu掺杂的CdSe量子点。本发明直接采用水相法进行稀土Eu掺杂的CdSe量子点的合成,成本低、合成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绿色环保,易于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