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032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510005538.2

    申请日:2005-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91 G02B6/0021 G02F1/133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以光源与导光构件之间的最小化的空气间隙,将光源相对于用于背光的导光构件放置,来有效地利用来自该光源的光线。该导光构件设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该光源向该导光构件的侧表面发射光线。该光源排成行并固定在一块电路板上,而该电路板固定在导光构件上。

    照明装置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01487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810002028.3

    申请日:2003-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和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抑制显示亮度降低,并且减少动态图像显示的动作模糊和拖尾,可抑制耗电,使装置小型化、轻量化,而且可延长其寿命。控制电路(16)的光源控制部(22)与从栅驱动器控制部(18)向栅驱动器(12)输出的锁存脉冲信号(LP)同步地向各光源电源电路(35~38)输出发光控制信号。各光源电源电路(35~38)根据输入的发光控制信号将冷阴极管(30~33)的发光状态切换为第一到第三发光状态(S1~S3)之一,从显示区域里面对LCD面板(2)照明。第一级发光状态是熄灭状态(S1),第二级发光状态是得到最大点亮亮度的最大点亮状态(S2),第三发光状态是得到第二级发光状态的大致一半的亮度的中间点亮状态(S3)。

    背光结构
    5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83824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780049961.X

    申请日:2007-08-21

    Inventor: 滨田哲也

    Abstract: 具备:配置在上下边缘部的光源模块1、1;配置在该光源模块1、1之间的导光板2;配置在光源模块1和导光板2的背面侧的背面板3;配置在该背面板3的背面侧的风扇安装板4;以及安装在该风扇安装板4上的冷却风扇5。在背面板3中,在光源模块1、1的背面侧的部分形成突出部3a,在上下的突出部3a之间的部分形成平坦面3b。在风扇安装板的前侧面4a与背面板的平坦面3b之间形成冷却风路11。使光源模块的LED芯片1a的热集中到背面板的突出部3a,将该热通过从冷却风扇5导入冷却风路11的风排出到外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