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和伪二维电化学模型联合预测SOP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6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655781.7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和伪二维电化学模型联合预测SOP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建立储能电池的功率状态预测数学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等效电路模型和伪二维电化学模型。其次,考虑到电池运行安全约束边界条件直接影响功率预测的准确度,本发明基于P2D电化学模型建立以固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为主的内部微观约束条件;建立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以电压、电流为主的电池运行电信号安全约束条件。最后,将所构建的约束条件与电池功率预测模型相结合,实现储能电池功率的高精度预测。

    一种信息-物理模型联合驱动的电网拓扑结构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1139.X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息‑物理模型联合驱动的电网拓扑结构辨识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采集电网拓扑各节点的进线与出线上的潮流数据,构建电网量测错误数据修正模型,构建电网量测数据流通性检测模型,构建电网量测数据修正模型,来对上述模型检测出的错误数据进行修正,构建电网拓扑结构辨识信息模型,取电网所有支路有功损耗总和、电流误差总和、电压误差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并构建等式约束条件和不等式约束条件对支路关联矩阵进行约束,提出电网拓扑结构功率偏差率物理模型,对多解的电网拓扑中的差异支路进行检测来辨识出正确的拓扑,而不是进行全网潮流计算,进而提高了电网拓扑辨识效率。本发明可提升电网拓扑结构辨识的准确度。

    考虑可再生能源相关性的环境经济分布鲁棒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446304.4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相关性的环境经济分布鲁棒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多个可再生能源电站的R藤copula联合分布函数;对每个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功率进行区间预测,以得到多置信度的功率区间;根据多置信度的功率区间和R藤copula联合分布函数抽取预设数量的可再生能源功率数据以进行聚类,生成多个典型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并将其输入目标调度中心进行环境经济分布鲁棒优化,同时控制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获得火电机组的启停计划和资源分配最优值,基于此制定满足电网功率平衡的调度方案。由此,解决了传统环境经济调度中污染物控制方式粗糙、对可再生能源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的考虑不足等问题。

    双层异介质模块化高性能储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8232.X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异介质模块化高性能储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设备包括:内层高温蓄热介质,用于存储目标体积热量;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用于与内层高温蓄热介质热交换;温度梯度控制夹层,设置在内层、外层蓄热介质之间,用于控制内外两层蓄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的外侧,用于隔绝外部环境温度;至少两个传热设备,用于对内层高温蓄热介质和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进行加热,对目标外部供热管道进行供热,实现目标储热供热需求。由此,解决了现有储热装置以单一物质进行储热,对外层绝热材料的性能要求高,且建造成本高,且不利于直接向低温工况的热负载供热等问题。

    支撑可调节资源调度域聚合评估的数据驱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44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41484.1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可调节资源调度域聚合评估的数据驱动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离线阶段生成目标电网中基本柔性资源参数和聚合商数量,以计算每个聚合可行域和每个基本柔性资源的可行域;利用每个聚合可行域和每个基本柔性资源的可行域训练前馈神经网络,获得可信评估模型;在线阶段动态接入新柔性资源参数,并对新柔性资源进行动态划分,得到其对应的最优聚合域;将新柔性资源参数和最优聚合域输入至前馈神经网络中进行可信评估,得到柔性资源的可信调控域。由此,解决了现有聚合技术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对柔性资源进行动态评估划分后快速计算其可行域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