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74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725061.7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中敏感标志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审核视频,通过机器预识别系统对所述待审核视频进行敏感标志识别,输出所述待审核视频含有敏感标志的得分;判断所述得分是有大于或等于预定输出阈值,如果判断为是,则将所述待审核视频发送到人工审核窗口以进行人工确认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视频审核工作的审核效率,从而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8588.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烟台中科网络技术研究所
IPC: G06F40/30 , G06F40/194 , G06F40/16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F18/22 , G06F18/23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本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生成式大模型的文本同源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面向生成式大模型的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将文本数据转化为高维语义嵌入向量,引入混合距离度量进行相似度分析;S2:采用基于密度峰值的动态聚类算法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生成初步的同源文本簇,引入多重迭代映射与动态梯度扰动机制进一步分析,得到优化的同源文本簇;S3:将优化的同源文本簇进行多模态融合,利用图结构对融合后的多模态同源文本簇进行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到文本的同源性分析与来源追踪结果,本方法能够有效应对生成式大模型生成文本数据语义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了文本表示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9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30029.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1/34 , G06N3/0475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N5/022 , G06N5/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提示学习的大模型测评数据生成方法及系统,属于机器学习模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从提示模板集合中获取初始提示模板;对初始提示模板进行变异操作;接收输入;将变异后的提示模板和接收的输入相结合组成若干完整提示,将这些完整提示输入到生成模型中得到测评数据;评估测评数据的生成质量,将能生成高质量测评数据的提示模板放入提示模板集合中,供下一次测评数据生成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测评数据生成质量高、测评数据生成成本低、测评数据生成速度快、测评场景丰富、测评数据生成容易实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00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43447.2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变体词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待识别文本进行分词,得到至少一个文本分词;对各文本分词进行文本图像生成,得到各文本分词对应的分词图像;基于各文本分词的编码特征,以及对应分词图像的编码特征,得到各文本分词的变体词识别结果。本发明结合各文本分词的编码特征以及对应分词图像的编码特征,可以融合文本语义与视觉细节信息,将文本模态的文本分词和图像模态的分词图像对齐到同一语义空间,更全面地理解和识别变体词,有效提升了变体词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46799.0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图像处理和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其中,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多个目标视角下目标场景的图像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残缺点云,所述目标视角的数量小于视角总数;对所述残缺点云进行点云补全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完整稀疏点云;对所述完整稀疏点云进行点云稠密化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场景对应的完整稠密点云;根据所述完整稠密点云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得到所述目标场景中的运动目标。本发明可以提高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0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801788.0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N1/44 , H04N19/60 , H04L9/40 , G06T9/00 , G06F21/60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自编码网络的数据安全加密方法和装置,涉及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数据安全加密时面对包含大量图片的海量数据存储资源开销大、数据传输不安全、数据传输效率低的缺陷,其方法为采用文本加密模块对文本类型数据作加密处理,构建图片自编码网络模型,采用图片压缩模块对待加密的原始图片类型数据作预压缩处理;采用图片加密模块对图片压缩编码作加密处理,采用解密模块对需要应用于下游任务的文本密文数据或图片密文数据进行解密,采用图片重建模块对解密后的图片压缩编码进行重建复原,译码器将码字通过重建处理后得到重建图片类型数据。本发明主要用于海量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591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41226.0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件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量APK源码特征提取及相似分析方法,首先输入两个APK文件,通过源码解析反编译方法提取到APK包的AndroidManifest文件、本地化语言配置文件,提取到SMALI或JAVA源代码;再通过包名索引、启动类索引、固定目录识别方式,识别APK核心源码目录、第三方包目录、系统资源目录,并生成源码树;再对核心源码目录中的文件进行分析,计算文件HASH,提取源码文件中字符串类声明特征表示作为加权特征;计算拟进行分析的两棵源码树结构的相似度情况,根据源码目录的类型对进行不同程度的相似度加权。本发明降低分析资源投入和时间消耗,提升源码相似分析的准确度,能够实现在大规模APK数据分析场景的高性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96299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22480.1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W4/12 , H04W4/08 , H04L51/063 , H04L51/214 , H04L51/52 , H04L51/5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信息传播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在第一时刻目标信息对应的各个类型的用户的数量;其中,各个类型的用户对目标信息的信任程度和/或传播方式不同;根据第一时刻目标信息对应的各个类型的用户的数量和信息传播模型,确定目标信息的传播预测结果;目标信息的传播预测结果中包括在第二时刻目标信息对应的各个类型的用户的数量;信息传播模型用于对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各个类型用户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目标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类型用户数量变化情况的准确预测,提升了信息传播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8586.6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8/22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社交网络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同空间用户特征传递的多网络身份对齐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数据;身份学习模块:用于通过搭建网络拓扑结构与采集的用户数据相结合进行用户的多社交网络身份学习;身份传递模块:用于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将用户数据进行多社交网络传递;向量生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络拓扑结构和用户数据获取多社交网络用户在同一个空间上的用户向量;身份对齐模块:用于通过相似度算法实现对未标注的潜在锚链路进行用户身份对齐。本发明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用户的不同属性特征进行学习、融合,进行锚链路对齐判别,对用户的不同属性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与协调,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身份的对齐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0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78299.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信息溯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从多个平台中获取同一类目标主题信息,并对所述目标主题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文本;创建所述目标文本的目标图谱;对所述目标图谱进行实体链接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文本的发布者集合,所述发布者集合携带有所述目标文本的传播路径信息;对所述发布者集合进行溯源分析,确定所述目标主题信息的目标发布者。通过对多个平台上的主题信息进行跨平台、跨时空的追踪和分析,确定主题信息的起源、演变和传播路径,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由此,可以实现多平台的信息溯源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