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金属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8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718071.X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球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工序长、焊缝易开裂的技术问题。薄壁金属球为沿薄壁金属球的中轴线,在其球壁上设有且仅设有一对正对设置的安装通孔或安装凸部。薄壁金属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薄壁金属圆管放置在成形装置的上模和下模之间;沿薄壁金属圆管的轴向方向,上模和下模合模,将薄壁金属圆管的两端开口同时缩口挤压成形,最终在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球形腔内形成薄壁金属球;成形装置设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开设第一半球形腔,下模开设第二半球形腔,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正对间隔设置;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形成封闭的球形腔。可广泛应用于薄壁金属球制造技术领域。

    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及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4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346726.7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及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其解决了现有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的应变分布测量方法无法满足试样在透明度较低的介质环境下进行弯曲力学测量,所做标记明显影响试样的力学性能的技术问题,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由宽部夹持部和狭长测试部组成,且宽部夹持部连接设置在狭长测试部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狭长测试部的上下表面分别磁控溅射金属镀膜,金属镀膜为多个介观尺寸的微小圆形,呈阵列式分布,且金属镀膜的厚度不超过2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弯曲试样的制备方法及力学测量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应变测量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的压头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91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576409.9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的压头加载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压头不能进行微调,致使模具加工和安装误差导致压头表面与试样表面无法保证平行的技术问题,压头加载装置从左到右设有压头安装座、压头微调装置、压头支撑旋转装置、压头装置;压头装置设有压头容置座、压头,压头安装在压头容置座的右侧;压头装置分别通过压头微调装置、压头支撑旋转装置与压头安装座的压头容置座相连接,可广泛应用于薄板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的压头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91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6409.9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的压头加载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压头不能进行微调,致使模具加工和安装误差导致压头表面与试样表面无法保证平行的技术问题,压头加载装置从左到右设有压头安装座、压头微调装置、压头支撑旋转装置、压头装置;压头装置设有压头容置座、压头,压头安装在压头容置座的右侧;压头装置分别通过压头微调装置、压头支撑旋转装置与压头安装座的压头容置座相连接,可广泛应用于薄板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一种薄壁金属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87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18071.X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球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工序长、焊缝易开裂的技术问题。薄壁金属球为沿薄壁金属球的中轴线,在其球壁上设有且仅设有一对正对设置的安装通孔或安装凸部。薄壁金属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薄壁金属圆管放置在成形装置的上模和下模之间;沿薄壁金属圆管的轴向方向,上模和下模合模,将薄壁金属圆管的两端开口同时缩口挤压成形,最终在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形成的球形腔内形成薄壁金属球;成形装置设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开设第一半球形腔,下模开设第二半球形腔,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正对间隔设置;当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第一半球形腔与第二半球形腔形成封闭的球形腔。可广泛应用于薄壁金属球制造技术领域。

    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9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674524.5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试验装置与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法向加载薄板微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空白的技术问题,其框体内设第一压头,第一压头与第一压头固定块连接,第一压头固定块与氮气弹簧连接,导向柱与第一压头固定块滑动连接;第二压头与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头固定块连接;第一压头、第二压头正对,二者端面边缘设圆角;框体设螺纹通孔,螺纹通孔适配螺杆,螺杆一端穿过螺纹通孔与氮气弹簧连接;螺杆和螺纹通孔配合,使螺杆回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螺杆对氮气弹簧施压,氮气弹簧对第一压头固定块和第一压头施压,对待测试样施加法向应力;通过旋进或旋出螺杆,实现对待测试样法向应力大小的调节,可广泛应用于薄板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224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158584.1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表面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金属双极板成形困难,且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包括:(1)将金属板进行表面电镀处理,获得表面形成钛或钛合金电镀层的金属板;(2)将步骤(1)进行碱热处理,在钛或钛合金表面接枝羟基;进行表面氨基化处理,使钛或钛合金表面带有氨基;(3)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使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层;(4)将金属板放到3D打印平台,进行3D打印;(5)进行水热处理,接枝到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并聚合成膜;(6)将浸入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干燥后获得燃料电池双极板。本申请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