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026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8045.2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绿碳化硅碟片的金刚石球头砂轮精密在位修整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涉及金刚石球头砂轮的在位精密修整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金刚石球头砂轮磨削加工后工件的加工精度低、成本高、不易于实现、通用性弱的问题。基于绿碳化硅碟片的金刚石球头砂轮精密在位修整装置由绿碳化硅碟片、修整主轴和磨削主轴组成;所述绿碳化硅碟片安装在修整主轴上,绿碳化硅碟片和修整主轴同轴心设置,修整主轴的轴线与磨削主轴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本发明用于精密机械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1756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00339.9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1/04
Abstract: 超硬材料微结构表面的超声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使用方法,它涉及超声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机械抛光方法的效率低、加工表面质量不均匀及微结构尖锐处易破坏的问题。本发明装置由精密磨床工作台、测力仪、超声振动工作台、超硬材料仿形加工工具、光学显微镜和精密磨床主轴构成。使用方法:一、磨削;二、抛光;三、依次加工所有的微槽即完成。本发明确保了磨削后的微结构形状精度及微结构表面尖锐部分不被破坏,有效的提高了超硬材料的抛光效率,并且可以高效的得到高质量的微结构表面。本发明用于超硬微结构表面精密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07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80620.5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采用旋转绿碳化硅磨棒修整树脂基圆弧形金刚石砂轮的方法,属于树脂基圆弧形砂轮的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磨削加工时砂轮垂直方向的安装位置偏差影响加工后工件的形状精度,加工精度低的问题。它首先将绿碳化硅磨棒安装在三直线轴联动机床的工件主轴的真空吸盘上,将砂轮安装在三直线轴联动机床的磨削主轴的下端部;然后规划出对砂轮的修整路径,开始砂轮修整;每相邻下一个插补周期T开始时,采集当前绿碳化硅磨棒的半径R,修正所述修整路径,再采用修正后的修整路径对砂轮继续进行修整;直至结束。本发明用于树脂基圆弧形金刚石砂轮的修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93242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29975.3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401 , G01N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1 , G01N29/04 , G05B2219/37 , G05B2219/45
Abstract: 声发射飞刀切削微结构对刀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具体涉及的是金刚石飞刀切削进行亚微米级精度对刀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金刚石尖刀飞刀切削高精度微米级线性三维微结构对刀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声发射飞刀切削微结构对刀装置及方法。它包括声发射传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采集处理器、计算机、自主编写的实时信号监测程序、专用工件装卡平台、金刚石飞刀、飞刀盘。本发明通过声发射检测切削信号,可以达到亚微米的对刀精度,保证了金刚石尖刀飞切几何尺寸为10μm以下高精度线性三维微结构的可行性。适用于飞刀切削高精度微米级线性三维微结构表面对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72990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004642.5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一种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表面粗糙度预测方法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从已加工表面的检测结果提取加工过程中刀具和工件间相对振动的幅值信息,建立主轴转速和材料特性与相对振动和膨胀效应的对应关系,计算发生膨胀效应后加工表面的轮廓曲线,由特定加工材料和主轴转速找到对应的等效振幅,从而得到刀具、工件间的等效相对振动,将等效相对振动与发生膨胀效应后加工表面的轮廓曲线进行叠加可得到新的表面轮廓曲线,并对新曲线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表面粗糙度。本发明用于预测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13899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459923.X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13/01
Abstract: 微圆弧槽阵列光学元件的单方向斜轴仿形精密磨削方法,它涉及一种微圆弧槽阵列光学元件的精密磨削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微圆弧槽阵列光学元件磨削方法不同进给方向磨削的微圆弧槽表面粗糙度相差较大以及加工中砂轮易磨损、磨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步骤一、使仿形砂轮旋转轴线与待磨削工件上表面成45度夹角,使仿形砂轮的第一最低点成为磨削中心点;步骤二、使待磨削工件随精密磨床工作台沿X轴反方向进给单方向加工所有阵列的微圆弧槽;步骤三、使砂轮旋转轴线与工件表面所在平面成135度夹角,使砂轮的第二最低点成为磨削中心点,然后按照步骤二所述加工圆弧槽。本发明的精密磨削方法用于加工微圆弧槽阵列光学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97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175231.2
申请日:2011-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3/08
Abstract: 批量制备具有连续浮雕结构的二元光学元件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批量制备二元光学元件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光学加工技术在连续浮雕结构的二元光学元件的批量制备中存在高成本、低精度、低效率的问题。本发明采用金刚石刀具对非铁基材料的工件表面进行车削预加工处理;将经过车削预处理的非铁基材料的工件进行金刚石超精密车削加工,完成二元光学元件压模的制备;将压模采用微热压印成型技术压印到聚合物上;采用刻蚀技术或者剥离技术将聚合物上的连续浮雕结构转移至石英材料上,最终获得材料为石英的光学元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对具有连续浮雕结构的二元光学元件的批量制备。本发明适用于二元光学元件的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52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073334.0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31/052 , H01L31/0232 , G02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基于非成像光学的光伏聚光器,它涉及一种光伏聚光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聚光倍数较低聚光器的存在的成本高、聚光倍数低的问题,聚光倍数较高的聚光器集光角窄、高宽比太大的问题,光伏聚光器由聚光器和太阳能电池组成,所述聚光器由主透镜和二次透镜组成,主透镜的上表面为平面,主透镜的下表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TIR区菲涅尔齿,另一部分为RR区,TIR区菲涅尔齿的一侧为折射面,另一侧为全内反射面,折射面与z轴夹角为,主透镜和二次透镜的材料折射率都为n,本发明获得的聚光器,可以达到1000倍左右聚光倍数,小于0.5的高宽比,大于1°的集光角,大于80%光学效率。本发明适用于应用聚光倍数较高光伏聚光器的场合和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5217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20419.X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1/04
Abstract: 用于微结构表面精密加工的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装置,它涉及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装置不能调整振动方向,导致加工超硬材料微结构表面时振动轨迹会与表面结构发生干涉,从而破坏了微结构表面的面型精度的问题。旋转台的下端面固装在倾斜台的上端面上,支撑底板固装在旋转台的上端面上,振动工作台通过四个支撑件固装在支撑底板的上方,变幅杆的一端面积小,另一端面积大,变幅杆的小面积端与振动工作台的侧壁固接,变幅杆的大面积端与换能器固接,换能器通过导线与超声发生器连接。本发明通过调整旋转台和倾斜台使得超声振动的方向可随意调节,提高了法向磨削刚度;本发明用于陶瓷类超硬微结构表面精密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15192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50113.9
申请日:2011-03-02
Abstract: 超硬微小半球偶件的电火花加工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硬微小半球偶件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目前超硬微小半球偶件采用磨削方法进行粗加工,对机床要求高、砂轮磨损严重,加工时间长问题。设计凹、凸球面电极各一个;第一导电铜棒与凸球面半球工件固接,凹球面电极用两个第一V形块装夹固定后浸没在工作液中,将凸球面半球工件接电源的正极,将凹球面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凸球面半球工件开始运动,与凹球面电极接触开始放电加工,直至将该凸球面半球工件加工到目标加工尺寸;凹球面半球工件的加工方法与上述凸球面半球工件的相同,只是将凹球面半球件用两个第二V形块装夹固定。本发明用于高精度动压气浮轴承上的超硬微小半球偶件的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