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48681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09807.2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167/06 , C09D5/34
Abstract: 纤维原子灰,它涉及一种聚合腻子。本发明针对现有聚合腻子存在易龟裂、对较大孔洞需要补焊钢板后才能刮涂、修补的缺点,提供一种纤维原子灰,它由主体灰、固化剂两种组分组成,主体灰和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2,其中主体灰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促进剂:2~4、苯乙烯:3~5、纤维:0.3~0.5、填料:100~120、颜料:3~5;固化剂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引发剂:100、颜料:3~5、填料:1~3。本发明具有强度高、与金属附着力好、使用方便、一次可填补10mm以上的孔洞或裂纹、收缩率小、干燥速度快、气干性好、与油漆的配套性好、腻子膜细腻、光滑、平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664024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09810.4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5/34
Abstract: 幼滑原子灰,它涉及一种聚合腻子。针对现有聚合腻子存在涂层打磨后的光滑、细腻的程度不够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度细腻、光滑的幼滑原子灰,它由主体灰、固化剂两种组分组成,主体灰和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2,其中主体灰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促进剂:3~5、苯乙烯:3~5、颜料:4~6、超细滑石粉:70~90;固化剂由下述成分按照重量比组成:引发剂:100、颜料:2~4、填料:4~6。本发明与现有聚合腻子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金属的附着力好、腻子表面细腻光滑、一次可填补5mm以上的孔洞或裂纹、收缩率小、干燥速度快、耐热温度≮120℃、具有一定的防锈作用、气干性好、打磨方便、可与各种油漆的配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46788.3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刚‑柔结合的纳米粒子的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CF/PEEK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CF/PEEK界面和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柔性ANF和刚性纳米TiO2侨联的混杂纳米粒子以及PEI过渡层构成的上浆剂。经其改性后的CF/PEEK复合材料的活性官能团含量、表面粗糙度和润湿性均获得显著提高。同时,界面处“刚‑柔”结构的协同作用,最终改善了外部应力传递,抑制了裂纹扩展,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和整体力学性能,以满足汽车,舰船及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77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77893.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增韧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改性聚醚醚酮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聚醚醚酮树脂改性填料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无机纳米填料易团聚,以及增韧同时会导致材料自身强度和耐热性的下降,使复合材料无法兼顾强韧性和耐高温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增韧填料由氧化石墨烯和甲壳素酯化而成。本发明以氧化石墨烯接枝甲壳素形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作为增韧填料,将其用于增韧聚醚醚酮,在聚醚醚酮和氧化石墨烯之间构建有机大分子链作为力的传递界面,一方面在不降低聚醚醚酮原本强度和耐热性的同时提高了韧性,另一方面氧化石墨烯表面甲壳素的接枝提高了GO的晶面间距,既提高了材料韧性,又有效避免了氧化石墨烯的团聚。
-
公开(公告)号:CN1172995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32738.9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5D7/14 , B32B15/08 , B32B27/28 , B32B27/06 , B32B33/00 , B05D7/24 , B05D3/00 , B05D3/10 , B05D5/00
Abstract: 一种通过物理‑化学协同改性纤维金属层合板界面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纤维金属层合板界面改性方法对于界面结合强度的提升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先对金属表面进行喷砂,然后浸入稀土金属盐的乙醇溶液中超声浸泡,随后加入树脂和碳纳米管继续超声浸泡;接着取出,对处理得到的金属进行烘干,然后用乙醇冲洗,再烘干,完成改性。本发明通过化学结合的方式在金属表面引入与基体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树脂过渡层并接枝碳纳米管,协同优化金属与树脂之间的界面,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和整体力学性能,以满足海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62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143137.1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8/00 , B32B38/16 , B32B38/08 , B32B15/08 , B32B27/28 , B32B27/12 , B32B5/12
Abstract: 一种纤维金属层合板界面改性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纤维金属层合板层间结合强度低以及现有提高界面强度的方法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先对金属表面进行喷砂,然后用稀土金属盐的乙醇溶液对其进行浸泡,烘干后于金属和预浸料之间设置一层树脂膜,再进行热压成型,对界面进行改性,同时通过层合板结构设计和工艺调控,制得一种兼具高界面强度和力学性能的纤维金属层合板,综合性能优异,满足高速飞行器表皮选材需求,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6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468720.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16 , C04B35/50 , C04B35/622 , C04B3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小晶粒尺寸的抗CMAS腐蚀的高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热/环境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制备方法为固相反应:由纳米SiO2、纳米Yb2O3、纳米Lu2O3以及纳米Y2O3、纳米Tm2O3、纳米Sc2O3、纳米Er2O3和纳米Ho2O3中的任意三种为原料粉经过固相反应生(Yb0.2Tm0.2Lu0.2Sc0.2Er0.2)2Si2O7等稀土双硅酸盐或(Yb0.2Tm0.2Lu0.2Sc0.2Er0.2)2SiO5等稀土单硅酸盐或两者的混合物。本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高熵稀土硅酸盐的抗CMAS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硅酸镱材料的抗CMAS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1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468720.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16 , C04B35/50 , C04B35/622 , C04B3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小晶粒尺寸的抗CMAS腐蚀的高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热/环境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制备方法为固相反应:由纳米SiO2、纳米Yb2O3、纳米Lu2O3以及纳米Y2O3、纳米Tm2O3、纳米Sc2O3、纳米Er2O3和纳米Ho2O3中的任意三种为原料粉经过固相反应生(Yb0.2Tm0.2Lu0.2Sc0.2Er0.2)2Si2O7等稀土双硅酸盐或(Yb0.2Tm0.2Lu0.2Sc0.2Er0.2)2SiO5等稀土单硅酸盐或两者的混合物。本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高熵稀土硅酸盐的抗CMAS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的硅酸镱材料的抗CMAS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3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99478.0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聚醚醚酮的水溶液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碳纤维布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改性聚醚醚酮热稳定性较差以及无法制备长期稳定的水溶液上浆剂的问题。所述上浆剂是将聚醚醚酮进行羟基化处理;然后与浓磷酸进行酯化处理;再加入二氯甲烷或氯仿中后超声分散,然后与乳浊剂的水溶液混合,再超声分散,然后磁力搅拌直至二氯甲烷或氯仿完全挥发后得到的。本发明上浆剂可以长达30天处于乳浊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96429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711375552.0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D125/14 , C09D7/61 , C09D7/65 , C09D7/63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甲醛的硅藻涂料,属于家装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硅藻涂料存在硅藻土含量少,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吸附分解甲醛技术问题。硅藻涂料由独立包装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以重量份计:A组分:水、羟乙基纤维素、乙二醇、ND-1096润湿剂、RT8040分散剂、消泡剂,LXE杀菌剂、钛白粉、轻钙、重钙、滑石粉、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托玛琳粉、长白硅藻土、高岭土、5‑20份黄黏土;B组分:25K2羟乙基纤维素、RF‑86多功能助剂、NXZ消泡剂、钒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触媒、纳米氧化锌、托玛琳粉、1SF‑18苯丙乳液、RT‑1035增稠剂、长白硅藻土、水。本发明产品用于墙面装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