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97000.4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优化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无功电压控制方法。本发明将光伏、风机和负荷中的有载调压分接头、电容器组和储能均定义为智能体,把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应用于无功优化问题中,允许控制器通过与类似系统的仿真模型交互来学习控制策略。将无功调节设备的动作变量与配电网环境进行交互,智能体最终能够实现对于外部环境的最优响应,从而获得最大的回报值。本发明用神经网络方法来分析和拟合智能体的战略函数和动作价值函数,训练过程不依赖于预测数据结果和精确的潮流建模;使用两个时间尺度的无功优化方法,可以使得网损更小、电压平抑效果更佳,对提升配网安全可靠性有更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29647.1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9/455 , G06N3/04 , G06N3/08 , G06N20/00 , H02J3/00 , H04L67/10 , H04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云边协同多居民区负荷预测方法。本发明采用云边协同技术,通过同态加密技术实现云端服务器与分布于各居民区的计算客户端之间的负荷预测模型参数传输,达到降低通信成本与保护居民数据隐私的目的;通过采用统一的全局模型而非各异的局部模型对居民区进行负荷预测,避免了居民区由于数据数量少或计算能力不够导致的负荷预测结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使用与负荷相关性高的气象数据作为模型特征参与模型训练,合理运用不同计算客户端之间的数据量差异,提升了训练精度和效率。将居民区的用户数据留在本地,只传输模型参数,显著降低了通信耗时与通信所需带宽,提高模型效率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532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54722.0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五防联闭锁测控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分别采集多个电气装置和电网线路的运行数值信息和运行状态信息,所述电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网线路。选取基本逻辑元件,将所述基本逻辑元件进行连线,以编辑逻辑关系。根据所述运行数值信息、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和所述逻辑关系,进行逻辑判断产生判断结果,并实时显示所述逻辑关系的运行状态。将所述判断结果与预期结果比较,若所述判断结果与所述预期结果一致,则输出所述判断结果。通过连线的方式对基本逻辑进行组合,形成了更复杂的所述逻辑关系。所述逻辑关系的表现更加直观、清晰。所述逻辑关系的运行状态可以实时显示。对于逻辑异常的节点,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26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465606.2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值接地算法的配电网故障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中压配电线路每条馈线的各监测点安装边缘计算装置,任取一座配电房作为中心监测点,安装中心边缘计算装置;采集线路上的三相暂态电流信号,对信号进行处理,采用自适应差值接地算法判断是否发生接地故障,并将结果上传至中心边缘计算装置;进行接地故障区段定位;对发生接地故障馈线的相关断路器下发跳闸指令,完成故障线路隔离,对联络开关发出合闸指令,实现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存在的实施困难、安装成本高,现场实施不灵活以及受环境影响误差较大,准确度难于保证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721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3998.2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串补线路纵联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串补线路包括串补装置,串补装置连接于串补线路的两端之间,该方法包括:获取串补线路的电路数据和传输线参数,以及串补装置的串补参数、串补电流以及位置数据;根据电路数据、传输线参数以及位置数据计算第一识别串补阻抗和第二识别串补阻抗;根据串补参数以及串补电流,计算实际串补阻抗;根据第一识别串补阻抗、第二识别串补阻抗以及实际串补阻抗,确定综合附加阻抗;根据实际串补阻抗确定阻抗阈值,若综合附加阻抗超过阻抗阈值,则启动串补线路保护动作。本申请能够应对各类故障,受电流反向影响小,能适应各种系统运行方式,保护灵敏度高,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7416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66558.3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压基准电路,包括纳安级偏置电路、基准产生电路和启动电路。所述纳安级偏置电路由多个场效应管组成,用于提供纳安级偏置电流。所述基准产生电路与所述纳安级偏置电路连接,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压和正温度系数电压。所述负温度系数电压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电压之和为基准电压。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纳安级偏置电路连接,用于使所述纳安级偏置电路达到目标工作电流。所述纳安级偏置电路中未使用电阻和运算放大器,利用所述场效应管来产生所述偏置电流。因此,所述电压基准电路具有超低功耗、面积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8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53885.7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芯片化继电保护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上集成了至少一个控制单元和至少两个逻辑算法电路;控制单元,用于接收逻辑算法映射配置指令,根据逻辑算法映射配置指令搭建目标组合电路;目标组合电路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算法电路;控制单元,用于将被保护电气设备的采集信号传输至目标组合电路,使得目标组合电路根据采集信号,得到被保护电气设备的故障特征参量并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被保护电气设备的故障特征参量确定电气设备故障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通过软件硬件协同机制,对多通道输入的多元电气化参量同步处理,提高了故障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54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47236.1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芯片级软硬件协同继电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上集成了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以及多个逻辑电路;逻辑电路,对被保护电气设备的电气信号进行微秒级快速运算处理,得到被保护电气设备的故障特征参量并传输至第一控制单元,然后根据被保护电气设备的故障特征参量进行毫秒级实时保护逻辑判断,得到被保护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结果,并根据继电保护结果控制外接继电器对被保护电气设备进行保护;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一控制单元对被保护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时,将第一控制单元和逻辑电路产生的运行数据进行秒级准实时管理通信功能处理。采用本装置能够基于单一芯片实现保护功能,提高装置集成度、可靠性和数据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7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1685.2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8/65 , G06F8/71 , G06F8/61 , G06F16/95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于远端部署的边缘设备功能在线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云端物联网平台发送的功能变更信息;其中,所述功能变更信息为所述云端物联网平台基于用户发送的功能变更请求生成的;所述功能变更请求用于对边缘设备的目标功能进行变更;按照所述功能变更信息对所述边缘设备进行应用配置变更,以使所述边缘设备安装有目标功能应用;所述目标功能应用用于使所述边缘设备具备所述目标功能。采用本方法能够对边缘设备的功能应用灵活配置,通过接收云端物联网平台发送的功能变更信息,根据该功能变更信息对边缘设备进行应用配置变更,能够灵活重定义和修改边缘设备的功能应用,使得边缘设备可满足灵活多变的业务变更、新增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95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45583.3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终端设备的接入认证,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终端云边端协同安全接入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电力终端接入时的一次性认证和电力终端接入后的持续性认证两个部分内容;其中,一次性认证由电力终端、边缘设备和云平台三者共同参与,持续认证只由电力终端和边缘设备参与。本发明引入持续性认证环节增强安全性,以密码非密码手段实现轻量级身份认证机制。本发明利用白名单、数字签名与挑战应答进行机制设计,故在可行性方面具有保障;在安全性上则考虑接入时一次性复杂认证充分确保接入安全,接入后持续性简单认证则是作为补充提高安全性;在简洁性上充分发挥边缘计算的优势,选取简便的认证机制减少计算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