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1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1029.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饮用水源水中腐殖酸和富里酸的方法及生产系统,属于饮用水源水中天然有机质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磁性树脂对所述饮用水源水进行吸附处理;S2.通过再生剂对磁性树脂进行洗脱,并得到树脂脱附液;S3.对所述树脂脱附液进行电渗析,并得到第二级淡化液;S4.所述第二级淡化液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分离、酸化后,得到腐殖酸和富里酸;其中,步骤S1中,所述磁性树脂为NDMP‑3树脂,步骤S3中,所述第二级淡化液的含盐量为0.49~0.8%。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从饮用水源中提取出纯度高的低分子量的腐殖酸和富里酸。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4320.8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掺杂SrTiO3/TiO2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金属掺杂SrTiO3/TiO2光催化材料是一种金属掺杂的SrTiO3/TiO2S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具体为金属掺杂入SrTiO3晶格内并与锐钛矿型TiO2形成的耦合异质结构,金属元素,包括Fe元素、Cu元素、Ce元素、Ag元素或Pd元素。将其应用于光催化还原硝酸盐工艺,可以减少甲酸及光催化材料的使用量,提高光催化还原硝酸盐的转化率及N2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57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322291.5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VOCs浓度负荷缓冲调节装置,包括在VOCs净化处理设备前设置缓冲调节装置,该缓冲调节装置为固定床单向式、固定床双向式、旋转床式,缓冲调节装置中填装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在常温常压下对VOCs浓度负荷进行“削峰平谷”的缓冲调节。本发明的VOCs浓度负荷缓冲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后续运行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了VOCs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08895.8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过程中副产腐殖酸资源化再利用的工艺,该工艺流程为:待净化水通过泵输送入树脂吸附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充分反应,水体中的腐殖酸被树脂吸附,吸附饱和的树脂进入再生反应器实现树脂的脱附再生,在这过程中,吸附在树脂上的腐殖酸被再生剂(主要为无机盐)脱附并成为脱附液,实现腐殖酸的富集;脱附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和腐殖酸,经过电驱动膜实现再生剂与腐殖酸的分离,分离后的含腐殖酸废水进入超滤膜,可实现腐殖酸的进一步浓缩,该浓缩液中腐殖酸可满足液体肥料的浓度要求,从而实现水体中腐殖酸的资源化利用;同时,电驱动膜分离得到的无机盐可直接作为再生剂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1277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636553.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3/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铁矿/硫磺生物滤池及利用其同步去除水中硝氮和磷的方法,属于污水深度处理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1)生物滤池填料制备和构建;(2)生物滤池的启动;(3)生物滤池的运行。在该方法中硫自养反硝化细菌以硫磺为电子供体,将水中的硝酸根还原为氮气,去除水中的硝氮;菱铁矿提供无机碳源支持自养反硝化反应进行,并同时释放出铁离子化学除磷,从而实现滤池的同步脱氮除磷。本发明的生物滤池构造简单,启动方便,运行稳定,脱氮除磷效率高,适用于对污水的深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0570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0910673.X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8/24 , B01J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2/00 , B01J41/14 , C08F8/24 , C08F212/08 , C08F21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高吸附性除硝态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离子交换树脂领域。该树脂由树脂骨架及包裹于其中的复合无机物颗粒构成。将苯乙烯类单体与交联剂、引发剂、致孔剂混合成油相,并与预处理好后的复合无机物颗粒均匀混合后,与混有分散剂的水相悬浮聚合得到聚合物颗粒,通过氯甲基化、胺化步骤得到最终成品树脂。制成的树脂磨后圆球率为70~98%,湿真密度为1.2~1.4g/mL,添加相当于反应物质量的5~20%的包裹改性剂的复合无机颗粒,可以使树脂密度提高20%~40%,从而提高树脂的沉降性能和抗污染性能。该树脂对硝酸盐的吸附能力强和对硝酸盐选择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82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6656.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2/08 , C08F2/18 , C08F21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均匀的大粒径聚苯乙烯颗粒绿色合成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在搅拌的条件下,苯乙烯预先在70‑75℃预聚合1‑6h,再向苯乙烯中加入溶解有引发剂的二乙烯苯,再搅拌10~30min,得到油相;再将乳酸或乳酸水溶液加热至70~80℃,油相通过恒压装置加入分散相中,并且在76±5℃下保温2h,然后继续升温至80±5℃保温1h,再升温至85±5℃保温3h,即可得粒径在0.7~2.0mm范围内的均一粒径的聚苯乙烯颗粒。本方法大大提高颗粒粒径的一致度,比传统的聚合方法产率更高,并且使用乳酸替代传统以明胶、聚乙烯醇和无机盐组成的分散相,不仅可以重复使用,而且在环境中可以完全降解,是一种绿色的聚苯乙烯颗粒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20181.5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1/46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还原氧化反应器及利用其预处理氯苯废水的方法。将氯苯废水通入电催化还原氧化反应器的阴极室,充满整个反应器,开始电化学处理,废水在阴极室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室处理后的废水经由还原出水收集系统进入阳极室,废水在阳极室中发生氧化反应;阳极板和阴极板的电流密度为5-25 mA/cm2,废水在阴极室和阳极室的停留时间为2-5 h;阴极室与阳极室的极间距为1 mm。本发明用电催化还原代替金属还原,避免了金属易钝化、传质效率低的问题;用电催化氧化代替Fenton氧化等其它高级氧化技术,避免了处理效率低,药剂投加量大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反应器和方法,可以高效地降低氯苯废水浓度,削减废水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22291.5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07 , B01D53/44 , B01D53/74 , B01D2259/40005 , B01D2259/40086
Abstract: 一种VOCs浓度负荷缓冲调节装置,包括在VOCs净化处理设备前设置缓冲调节装置,该缓冲调节装置为固定床单向式、固定床双向式、旋转床式,缓冲调节装置中填装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在常温常压下对VOCs浓度负荷进行“削峰平谷”的缓冲调节。本发明的VOCs浓度负荷缓冲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后续运行设备的稳定运行,提高了VOCs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1955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149812.7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1/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笼掺杂的二元碳材料复合电极、制备及其在电吸附脱盐上的应用。以碳纳米笼作为导电添加剂,利用粘结剂将碳材料与碳纳米笼均匀共混构建二元复合碳材料,经过压膜成型,将该二元复合碳材料固定在电极片上,真空烘干后即得所述的复合电极。用此复合电极作为吸附装置的正负极,可用于对二级生化出水脱盐等领域,其脱盐效率显著优于单纯碳电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