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及高温固相烧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9806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18806.8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用正极材料,通式为LiMNO4,其中M是Mg或Ca,N是Ta、Nb或V。其高温固相烧结制备方法,以Li2O、MO和N2O5为原材料,M是Mg或Ca,N是Ta、Nb或V,将纯度为99.99%的Li2O、MO和N2O5按1∶2∶1摩尔比充分混合,然后在球磨机中球磨,粉末的粒径达到1-2微米,在200℃烘干4±2小时,压制成片,放入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制。将炉温由室温升温至1000±50℃,保温8-20h,随炉冷却,将粉末压片取出粉碎至粒径为0.8-1.6微米,研磨均匀,压制成片后第三次放入高温烧结炉中由室温升温至1400±50℃,保温25-36h后随炉冷却,取出粉末压片粉碎至粒径为0.5-1.2微米。

    一种去除水中阿特拉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0000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22395.5

    申请日:2007-05-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阿特拉津的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对含阿特拉津水进行处理,将水体中的阿特拉津降解;即将需处理的水放入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在水面和高压电极之间另有介质,将由高频电源输出的电流通入高压电极,进行介质阻挡放电,对水进行处理;其中放电的电流由高频电源产生,放电电压峰值为8000~12000V,放电电流峰值为20~50mA,产生的电流频率为2.5kHz~30kHz;介质阻挡放电的介质与水面的距离不超过20mm。本发明的介质阻挡放电方法处理阿特拉津(莠去津)废水具有高效、工艺简单、可控制性较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潜流式人工湿地自动增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841647Y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520077087.9

    申请日:2005-11-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潜流式人工湿地自动增氧系统,其特征是自废水输入管至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入水口按照水自然流动的落差,依次设置增氧器水槽I、增氧器和增氧器水槽II,增氧器是在连接于增氧器水槽II和增氧器水槽II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射流器;在潜流式人工湿地中设置增氧管路,增氧管路由至少两层水平管和与各层水平管贯通、且上端伸出湿地地表的竖管组成,竖管顶端呈180度弯,水平管管壁上开有通孔。本系统可大大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中废水的溶解氧含量,提高脱氮效果,无需增加外界动力。

    一种电极式介质阻挡放电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447384U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20045625.4

    申请日:2009-05-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式介质阻挡放电水处理装置,包括普通电极、等离子体电源和高压曝气管式电极,普通电极和高压曝气管式电极分别与等离子体电源相连接;高压曝气管式电极包括高压绝缘柱、高压金属电极、介质玻璃管和曝气管,其中高压绝缘柱将介质玻璃管的顶部密封;曝气管与介质玻璃管的底部密封连接;由玻璃介质内管包裹高压金属电极构成的高压电极位于介质玻璃管内;在介质玻璃管的上部设有空气入口。该装置将高级氧化技术中的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应用于水处理其特点在于提高了臭氧、活性粒子的利用效率,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所含的有机物等污染物同时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且具有实施过程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易维护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