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241607A
公开(公告)日:2000-01-19
申请号:CN99117018.0
申请日:1999-08-0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5/00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第一步:把季铵盐、浓盐酸、水混合加热溶解;第二步:层状硅酸盐的改性,把层状硅酸盐、溶解的季铵盐、水混合并加热搅拌反应10~14小时抽滤,并用热水洗涤后风干并真空干燥;第三步:把有机相变材料、NaHCO3、水混合加热,使固相物全溶;第四步:把溶解的有机相变材料、改性层状硅酸盐、水混合,在80~90℃温度下高速搅拌,反应14~18小时抽滤,用热水洗涤至不含季铵盐为止,再真空干燥制得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用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导热系数大、成本低、易成型、抗机械应力好、能实现空气、水等与相变材料间的直接接触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28965.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5/06 , A41D13/005 , A41D31/04 , A41D1/04 , A44C15/00 , C08F289/00 ,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20/06 , C08F28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合盐相变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水合盐相变凝胶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30~97.7%水合盐,1~40%凝胶单体,0~20%导电导热填料,0.1~5%交联剂,0.1~5%引发剂,0~40%高分子材料,0~10%成核剂,0.05~2.5%添加剂和0~40%水。本发明提供的水合盐相变凝胶材料中的凝胶网络上有大量的亲水基团,通过氢键、静电相互作用吸附水合盐,不仅能够防止水合盐的泄漏,还能确保水合盐在凝胶网络中均匀分布,避免相分离的发生,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829129.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块管壳式相变蓄热器和系统。该相变蓄热器包括:蓄热器壳体、换热管、管板、折流挡板和相变材料,蓄热器壳体截面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管,相变材料密封灌装于换热管中,蓄热器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管板分别位于蓄热器壳体内的两侧,换热管两侧分别固定在管板上,折流挡板等距排列于蓄热器壳体内,换热管穿过多个折流挡板。该系统包括管壳式相变蓄热器组、进口流量控制三通阀、旁路管道、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混合流体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多个较小容量模块的管壳式相变蓄热器串并联组合,灵活满足不同热容量需求,系统可根据实际容量需求增减模块,避免因单台设备增大容量而导致的体积庞大和安装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16375.5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0/60 , C08F222/38 , C08F220/54 , C08F220/06 , C08F2/44 , C08K5/098 , C08K3/16 , C08K3/32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响应相变的无机水合盐相变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无机盐、去离子水、水凝胶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保湿剂、溶剂的组合。将无机盐、凝胶单体、交联剂、保湿剂和增稠剂加入到溶剂中,水浴加热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再加入引发剂,快速搅拌倒入模具中,加热反应,脱模后得到相应材料。该材料包含的水合盐具有过冷特性,通过在紫外光/可见光的照射,可发生相变,释放热量,并切换柔刚性、粘弹性、透明度等物理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90902.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低熔点合金氧化掺杂的相变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相变导热薄膜由低熔点合金及原位氧化并内化的金属氧化物组成,所述低熔点合金由铟、铋和锡三种金属所形成的三元合金构成,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铟、氧化铋、氧化锡和氧化亚锡四种。本发明通过搅拌将低熔点合金与空气相界面处原位生成的金属氧化物掺杂到合金内部,利用增强的异质界面间相互作用力改善其成膜性能,并解决了相变导热薄膜相变后的熔融金属泄漏问题,同时具备远高于当前相变热界面材料的热性能,且可回收再利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开发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16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17952.9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复合相变材料及其一步法压制方法,该一步法压制方法为:取Al粉末和Si粉末,添加陶瓷基材料,加入粘合剂,混合均匀,置于压块模具中,使用平板硫化机冷压成块体;将得到的块体放置在马弗炉中烧结,升温程序为:从室温开始升温,升温速度是8‑10℃/min;先上升至640‑660℃,保温2‑2.5h,再上升至740‑760℃,保温1‑1.5h,待烧结结束后,块体在炉内自然冷却至室温并取出,冷却,得到合金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一步法制得合金复合相变材料,制得的相变材料烧结温度略高于Al熔点,相变温度高,相变焓高,在太阳能高温热利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93382.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5/06 , H01M10/613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合盐热化学储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把水合盐与高导热材料、增强材料进行复合,得到具有优异热化学储热性能、良好导热性能与抗压性能的水合盐热化学储能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填充于电池模组,当电池受到电滥用、机械滥用、热滥用发生热失控时,可以缓解电池热失控与遏制电池热失控蔓延。此外,本发明提出了热化学储热原理可用于电池热失控防护中,并构建一种用于描述材料热化学储热过程的简易模型,以便于快速合理地预估电池的温度以及优化模组中复合材料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76748.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水合盐相变凝胶材料及其正向渗透制备方法,包括无水无机盐、水凝胶基材、成核剂、保湿剂的组合。水凝胶基材包括高分子材料、去离子水的组合。所述无机盐与去离子水结合形成无机水合盐。首先制备水凝胶基材,然后采用正向渗透法,将无机盐静置于水凝胶基材表面,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缓慢溶解渗透入水凝胶基材内部。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具有形状稳定性和较高的储热密度。所用水凝胶基材都是无毒无害的材料,且对环境无污染,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且对相变材料的焓值与熔点影响较小,通过包裹无机水合盐,消除了相分离,降低液漏的风险。若不加入成核剂,可制备过冷稳定并通过压力触发结晶的相变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64540.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31/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下自供能的电池相变加热系统,该系统可以使用电池自身的能量进行快速加热,该电池组的框架即为加热元件,具有极其紧凑的结构,主要用于电池的低温热管理领域。该系统包括:电池、固‑固相变材料加热框架、加热电极;在该系统中,固‑固相变材料制成的框架具有电阻,并且在电池的放电电压下可以产生热量,从而加热电池;该框架的电阻正好与电池电压匹配,构成电池自加热系统。本系统结构极其紧凑,固‑固相变材料不仅可以作为电池组的框架,还能作为加热元件进行加热,可以快速加热电池组,对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