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6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62233.4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系回放的持续学习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利用当前任务输入的数据对存储在缓冲区中的先前任务样本进行更新后,获取先前任务训练样本;基于先前任务训练样本的数据,进行回放操作、数据增强操作后利用神经网络、经验回放模块、实例协同学习模块和类别协同学习模块进行训练得到第一数据;基于当前任务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增强操作后,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第二数据;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函数,作为持续学习模型。该方案,通过结合神经网络、经验回放模块、实例协同学习模块和类别协同学习模块进行训练,以结合不同实例之间的相关性知识进行保存,避免灾难性遗忘。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6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61872.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方法包括:S1、获取绝缘子数据集,并对绝缘子数据集中的图像背景进行增强,得到增强数据集;S2、构建改进型Faster R‑CNN网络,包括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区域生成网络RPN、感兴趣区域Ro I池化层和分类回归网络;S3、基于增强数据集,训练改进型Faster R‑CNN网络,得到故障诊断模型,故障诊断模型用于基于采集到的待诊断的图像数据,确定绝缘子的缺陷类型。本申请通过舍弃Faster R‑CNN的原始特征提取网络VGG16,利用ResNet50网络和FPN网络结构代替VGG16网络,增加RPN网络中的锚点数量,增加锚点规模,从而优化Faster R‑CNN模型的结构,有助于复杂背景下绝缘子的识别和故障类型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86183.7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市场节点电价变化对应的临界负载水平预测方法,首先根据ACOPF模型,在采样负荷水平上运行得到边际机组和市场出清结果,以及所有约束条件下的拉格朗日乘子;接着,利用多项式曲线拟合系统状态的计算方法,获知与约束相关的拉格朗日乘子对负荷二次变化规律的影响;然后,应用一种基于三点二次外推法的系数计算方法,根据不同负载水平的ACOPF结果,得到系统拉格朗日乘子随负荷变化的规律;最后,求解负荷变化方程,预测节点电价变化对应的临界负载水平。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不仅可以预测临界负载水平,还能够定位与新的绑定约束或新的非绑定约束相关的所有临界负载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3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3729.5
申请日:2023-04-23
Inventor: 陈艳波 , 李嘉祺 , 方哲 , 李春来 , 司杨 , 刘宇翔 , 张宁 , 田昊欣 , 陈晓弢 , 王德帅 , 杜钦涛 , 杨军 , 刘志慧 , 孙雪婷 , 吴适存 , 李晓雪 , 周万鹏
IPC: G06Q10/04 , H02J3/14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6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碳捕集与碳交易的园区低碳经济运行方法。建立激励型负荷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并根据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的总量计算用户补偿收益;建立能量转换设备和能量存储设备的运行模型,列写电、气、热、冷、氢多能流平衡方程;建立考虑能源提取、能源运输、发电运行和废气处理不同阶段和不同能源链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业园区碳足迹核算模型;将低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传统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进行对比,验证在满足低碳经济优化运行目标的前提下系统的低碳性与经济性。本发明使得传统园区、低碳园区总成本降低,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实现了园区低碳减排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674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95197.0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F15/063 , G01F25/10 ,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农业用水计量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机井水泵、水电折算计量仪表、数据远传系统、智能校准系统、水电折算系统、分中心管理系统、中心管理系统、智能电表、水电折算参数输入模块、数据脉冲接口,所述水电折算计量仪表用于控制水泵的电源并计量各水泵的用电量、折算相应的抽水量,所述数据远传系统用于实时传送水量、电量数据至控制中心,所述智能校准系统用来实时测定相应区域的水电折算系数;分中心管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所控制区域各农用井的水量、电量数据。本发明一种智能化的农业用水计量装置,其能够实现较高的计量精度,方便的远传功能,自动化校准方式以及智能化的用水定额管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04384.0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洋流的基桩防冲刷装置,包括低承台的基桩,所述基桩包括承台、桩杆,所述承台顶部高出海床表面呈圆台结构,所述桩杆沿承台中部向上延伸连接流线型防护墩组件;所述流线型防护墩组件包括流线型防护墩、尾翼,所述流线型防护墩套设于桩杆上,所述流线型防护墩后端连接有动杆,所述动杆外部连接有的尾座,多个所述尾翼固设于尾座外壁上。本发明的流线型防护墩套设在发电桩的桩杆上呈椭圆形状设置并通过动杆连接尾翼,流线型防护墩、动杆、尾翼组合成为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结构,可随洋流方向转动调整装置,减少湍流来降低冲刷。
-
公开(公告)号:CN1091462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56489.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凌云鹏 , 孙海新 , 邵华 , 韩璟琳 , 胡诗尧 , 安佳坤 , 张宁 , 唐帅 , 翟广心 , 孙鹏飞 , 赵海波 , 贾杏平 , 刘文霞 , 陈浩文 , 原凯 , 孙充勃 , 李乔乔 , 薛振宇 , 宋毅 , 靳夏宁 , 周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地区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地区特征,采用预先训练好的预测模型来预测地区在预定年份的光伏电源装机容量;根据预定年份的光伏电源装机容量,确定预定年份的光伏电源的等效最大发电功率;至少根据预定年份的光伏电源的等效最大发电功率,计算预定年份的光伏电源的有效出力;基于历史负荷数据,预测预定年份的日间最大负荷和晚间最大负荷;以及根据预定年份的日间最大负荷、晚间最大负荷和光伏电源的有效出力,确定地区在所述预定年份的光伏电源的等效削峰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57688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517668.2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故障定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当暂态过电压冲击变压器绕组时,利用信号采集装置测得绕组末端的电压信号;对该采集获得的电压信号,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得到各个本征模态分量;将该计算得到的各个本征模态分量与绕组正常时对应的各个本征模态分量计算相关系数,将计算得到的各个相关系数作为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故障特征量;将得到的故障特征量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得到故障定位向量,其中,数值接近1的元素代表的位置发生了绕组变形。本发明利用变压器遭受的暂态过电压信号陡峭上升沿中的高频成分,从行波分析的角度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实现了绕组变形位置的指纹式识别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95328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19367.9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146 , E04B1/74 , E04B2/00 , F21S11/00 , F24D2200/14 , F24F7/00 , F24F200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然循环地暖和室内换气的多功能绿色建筑,包括地热循环和热空气循环;所述地热循环包括太阳能板、集热水箱、汽水分离器、补水箱和毛细管网;所述热空气循环包括设置在向阳面的蓄热墙来替代传统墙;所述蓄热墙的外侧安装有玻璃墙,所述玻璃墙与所述蓄热墙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本发明通过地热循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充分利用重力势能和虹吸现象来实现热量的自循环,更为环保;同时辅助设置热空气循环,利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实现室内空气循环,在冬季可以实现热空气进入室内,提高室温,在夏季可以实现通风降温,使人体感觉更为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0359218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556728.8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泥材料测试技术领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泥基材料静力抗压/抗拉弹性模量测试装置。两根位置相对的第一种紧固螺杆和两根位置相对的第二种紧固螺杆组成四边形的上框架,两根位置相对的第一种紧固螺杆和两根位置相对的第三种紧固螺杆组成四边形的下框架;各个紧固螺杆可伸缩调节长度,且在紧固螺杆与被测试试件接触一侧设有条形突起;在竖直方向上,第二种紧固螺杆和第三种紧固螺杆位置相对应,第二种紧固螺杆和L型钢连接,第三种紧固螺杆和位于L型钢水平段下表面下方的千分表探头接触片连接;在L型钢的水平段上设置竖向孔,并在孔内安装千分表。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组装、拆卸方便,可调节性好,精确度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