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7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720952.6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α‑蒎烯与纳米SiO2的组合物在促进三七生长、诱导抗性、防治三七病害和/或提高三七皂苷含量中的应用,还提供了一种促进三七生长、诱导抗性、防治三七病害和/或提高三七皂苷含量的方法。经研究发现,在所述组合物中,将特定用量比例的α‑蒎烯与纳米SiO2联用,能够显著促进三七生长、诱导抗性、防治三七病害和/或提高三七皂苷含量,效果显著优于α‑蒎烯和纳米SiO2单独使用,这表明将α‑蒎烯与纳米SiO2联用后,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具有低毒、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为三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联用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744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37586.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2‑氨基辛酸或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任一种或几种的应用:1)在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2)在制备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制剂中的应用;3)在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中的应用;4)在制备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制剂中的应用;5)在提高植物根部和/或叶部的干重或鲜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将2‑氨基辛酸通过对植物进行根部灌施,可以抑制茄腐镰刀菌的生长,减缓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同时,本发明进一步发现,2‑氨基辛酸还能够促进如青霉属、被孢霉属和木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进而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61131.0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担子酵母(Saitozymapodzolica)菌株及其制剂在三七生物防治、促进三七生长和/或提高抗逆性中的应用,所述菌株对三七根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有效预防三七腐皮镰刀菌、黄瓜萎蔫病菌和锈腐病菌病害的发生,并且对三七还具有可提高耐热性以及促进益生菌生长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81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4750.6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磺酸在促进三七生长、抑菌、诱导三七产生抗性和/或缓解三七连作障碍中的应用,还提供了一种促进三七生长、抑菌、诱导三七产生抗性和/或缓解三七连作障碍的方法,以及一种生物农药、三七诱抗剂、三七生长调节剂、三七连作障碍缓解剂。经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牛磺酸既能够显著促进三七的生长,抑制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生长、降低根腐病的发生,也能够显著缓解三七的连作障碍以及增强三七对黑斑病的抗性,显著降低黑斑病的发病面积。并且具有低毒、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三七绿色生态防控的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98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325832.5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绿木霉T21‑2菌株,所述菌株对三七锈腐病原菌Ilyonectria destructans和黑斑病源菌Alternaria panax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有效预防三七根腐病和黑斑病病害的发生,并且对三七还具有促进三七出苗以及提高单株鲜重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18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17933.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在三七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三七根腐病防治、三七黑斑病防治、诱导三七产生或增强病害抗性、提高三七产量或质量中的应用。本发明为三七的种植培育提供了新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1852.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药共养模式轮作林菜有机山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林药收获后,在已有林地上移栽种植山葵。本技术发明基于“物种互作”和“生境耦合”原理,构建了一种“林药‑林菜”轮作种植新模式,即利用林药共养模式下已有的林地资源和林下建设投入,继续栽培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山葵。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林下山葵种植过程中严格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了有机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81958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912845.6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豆疫霉菌的产孢培养方法。本发明在菌丝生长完成后加入液体培养基寡营养摇培步骤,使菌饼在10%液体V8培养基中培养,菌丝生长在寡营养状态会受到抑制,进而刺激生殖生长有利于游动孢子囊的产生。进一步通过寡营养阶段摇培结合灭菌水冲洗和土壤浸提液诱导,实现了V8培养基上大豆疫霉菌的大量产孢,孢子量达到2×105个/mL,产孢效果和稳定性都远高于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566777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986319.5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联创利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拟康氏木霉T5‑1菌株及其在促进三七生长和根腐病防控中的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2779。拟康氏木霉T5‑1菌株菌丝发达,气生菌丝蓬松茂密,无色素产生。拟康氏木霉T5‑1菌株能够促进三七生长,同时,菌株可抑制根腐病菌生长、重寄生于根腐病菌、菌株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密闭条件下抑制根腐病菌的产孢,为生物菌肥的开发及其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4502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25227.X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三七种植的林下环境的评价方法,属于作物栽培领域。森林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分泌物、挥发物及林下形成的特殊土壤微生物对外来的其它植物产生相生或相克的作用,影响其它植物种群在林下的生长。本发明利用这一特性,提供一种快速评价不同树种释放的化感物质及形成的特殊土壤是否适宜三七生长的方法,通过快速分析不同森林树种挥发物、淋溶物、林下形成的特殊土壤微生物及非生物因素对三七生长的影响,来判定该森林植被是否适宜三七种植,并提供了对三七生长影响的判断方法。完成整个过程的评价仅需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快速选择适宜三七种植的森林植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