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3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0966510.4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被膜、被膜形成方法和表面被覆材料。虽然氟化镍的耐蚀性优良,但其是电绝缘性的,因此无法适用于需要导电性表面的Ni材料。本公开的被膜含有Ni2O3H作为主成分。含有Ni2O3H作为主成分的被膜具有耐蚀性和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997802.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和电池的制造方法。电池的负极具备: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材层、和包含选自属于元素周期表第9族、第10族和第11族的过渡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的负极集电材,所述负极集电材与所述负极合材层的相对于正极的相反侧相接,在所述负极与分隔体的接触区域中,所述过渡金属元素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5%以下,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所述碳材料具有900m2/g以上的BET比表面积,所述碳材料具有0.5nm以上且5nm以下的用气体吸附法测定的平均细孔径,所述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水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613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483565.6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和电池。一种负极活性物质,是包含铁化合物的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所述铁化合物含有多氧阴离子和铁的盐,其中,所述多氧阴离子具有选自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族、第5族、第6族、第13族和第14族的原子中的至少1种原子的第一原子和氧原子,所述多氧阴离子中所述氧原子的量相对于所述第一原子的量的摩尔比大于1。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75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580033573.7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迅速地将介体再生的氧化还原型燃料电池。本发明是使介体在阴极循环的氧化还原型燃料电池,用于将介体氧化的再生器具备:第一槽,其收容含有介体的液体;第二槽,其收容氧还原反应介质液体;电源;第一电极,其设置在第一槽内,与上述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极,其设置在第二槽内,与上述电源的负极连接;离子交换路径,其连接第一槽与第二槽;和气体供给装置,其向第二槽内供给含有氧的气体,通过使用所述电源进行通电,可在第一槽中将介体氧化,在第二槽中将氧还原。
-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531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80072804.7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127 , B01J19/244 , B01J19/2475 , B01J2219/0892 , C01B3/042 , C01B3/045 , C01B13/0207 , C01B2203/041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光催化剂从液态水或水蒸气生成氢的氢生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氢生成装置,具有:液态水或水蒸气流通、且外周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构成的水流路;氢流通、且形成于水流路的内周侧的氢流路;构成水流路和氢流路之间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且从水流路的液态水或水蒸气分离氢,并向氢流路提供的氢分离膜;以及配置在氢分离膜的水流路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光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09995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0880108096.6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6/006 , H01M8/04186 , H01M8/04197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4228 , H01M8/0432 , H01M8/04753
Abstract: 一种由交叉引起的燃料的消耗量更少且能够经济地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0);主燃料供给系统(12),该主燃料供给系统(12)用于向燃料电池(10)供给作为液体燃料的主燃料;副燃料供给系统(13),该副燃料供给系统(13)用于向燃料电池(10)供给饱和蒸气压力比主燃料低的作为液体燃料的副燃料;ECU(30),该ECU(30)在使燃料电池(10)的动作停止时控制各部分,以将存在于燃料电池(10)内的主燃料置换为副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16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80001728.0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2 , C01B13/0207 , C25B1/003 , Y02E60/364 , Y02E60/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用于有效进行光催化反应的结构的水分解装置、以及该水分解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水分解装置是在不同电极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水分解装置。本发明的水分解装置具有:光分解元件、氢气生成单元以及氧气生成单元,所述光分解元件具有N型水分解电极面和相反侧面的P型水分解电极面;所述氢气生成单元,收容N型水分解电极面,收集在N型水分解电极面产生的氢气;所述氧气生成单元,收容P型水分解电极面,收集在P型水分解电极面产生的氧气,且介由光分解元件与氢气生成单元邻接。在本发明的水分解装置中,光分解元件具有能够在氢气生成单元与氧气生成单元之间流通水的贯通孔,且贯通孔以不使为了分解水而照射的光透过到相反侧的水分解电极面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043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1946.8
申请日:2010-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7 , B01J8/0221 , B01J8/0438 , B01J21/04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46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B01J35/023 , B01J2208/00061 , B01J2208/00274 , B01J2208/025 , C01B2203/06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1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从氨有效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并涉及用于从氨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51)。该装置包含具有氧化氨的氨氧化催化剂(11a,11b)的氨氧化部位(10),和具有分解氨以产生氮气和氢气的氨分解催化剂(21)的氨分解部位(20)。在供料气流方向上氨分解部位位于氨氧化部位的下游。氧化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氧化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氧化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和/或分解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分解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分解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64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80157935.8
申请日:2009-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2 , B01J35/004 , C01B3/025 , C01B3/061 , C01B3/063 , C01B3/501 , C01B3/56 , C01B5/00 , C01B13/0207 , C01B13/0251 , C01B13/0281 , C01B2203/042 , C01B2203/068 , C01B2210/0053 , C01C1/0405 , Y02E60/364 , Y02P20/134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地合成氨的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氨的方法包括:(a)分解水得到含有氢和氧的第1原料气体的水分解工序(101);(b)采用氧分离膜或氢分离膜至少部分地分离和除去在第1原料气体中含有的氧,得到氧浓度比第1原料气体低的第2原料气体的第1氧除去工序(102);(c)使第2原料气体中的氧与氢反应从而以水的形式除去,或者使其吸附于吸附介质而除去,得到氧浓度比第2原料气体低的第3原料气体的第2氧除去工序(103);以及(d)使第3原料气体中的氢与氮反应从而合成氨的氨合成工序(10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