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242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95253.3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化核电厂后备盘功能布置分配方法,包括:基于后备盘的设计需求和设计要求,分析确定后备盘需具备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功能,将后备盘分解为若干功能子组和功能组;基于后备盘的功能分析,进行后备盘功能子组的设计,确定每个功能子组应具备的核心功能参数以及包含的核心设备,并进行功能子组内的设备布置;将功能子组作为基本元素,进行功能组布置设计以及功能组内功能子组的布置设计,并对布置方案进行验证和确认。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运行安全和经济性两大核心设计目标,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化的后备盘布置分配设计方法,提高了核电厂在使用后备盘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1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39312.2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小川 , 尚臣 , 孙涛 , 杨晓燕 , 李映林 , 高超 , 刘勇 , 楚济如 , 刘飞 , 史子玉 , 田苗 , 李平 , 田齐伟 , 唐文偲 , 孙朋朋 , 余德诚 , 张兆霖 , 赵子坤 , 陈兆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事故应对系统投运方式设计方法,包括:(1)结合事故分析及核电厂事故处理总原则,根据系统投运紧迫性及时效性要求,将事故应对系统的投运方式进行分类;(2)结合系统验收准则、系统投运需求,基于系统投运方式的类型,进行系统具体投运方式的设计,包括自动投运相关的逻辑组合以及手动投运对应的工况及投运准则;(3)结合验收准则进行投运方式设计的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系统投运方式或系统设计进行调整。本发明方法通过可靠的信号设计,满足了核电厂事故应对的要求,相关设计方法可推广至类似的事故应对系统的投运(包括启动、停运,下同)方式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582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11406.7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调试试验验收准则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以构成核电厂的系统为单位,在由系统功能分析和配置分解所确定的单个系统的所有调试试验项目的基础上,针对每一项调试试验项目进行安全功能分类和技术要求制定,从而确定最终的调试试验验收准则。本发明能够为每项调试试验设计定性和定量化的验收准则,以便为调试人员分析试验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提供合理的判据,从而有效地验证系统和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性能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873556.4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Inventor: 刘自旺 , 王小信 , 郑仕建 , 刘静 , 王安荣 , 赵青 , 甘瑞霞 , 刘文杰 , 周庄林 , 潘细开 , 刘勇 , 杨宁 , 罗锦艮 , 尚臣 , 莫进艺 , 林文培 , 黄燕壮 , 刘海蛟
IPC: G06Q10/06 , F24F11/30 , F24F11/52 , F24F140/20 , F24F140/50 , F24F14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管冷却性能监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计算盘管的气侧冷负荷Qa;计算盘管的水侧冷负荷Qs;根据盘管的气侧冷负荷以及水侧冷负荷计算盘管的实际平均冷负荷Qt;获取盘管的实际平均冷负荷Qt与设计平均冷负荷RQt的比值即冷负荷比;根据冷负荷比判断盘管的制冷性能状况,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三色呼吸灯颜色闪烁。本发明通过建立一个用于判断盘管的冷却性能的系统通过计算盘管的实际平均冷负荷与设计平均冷负荷的比值,并通过冷负荷比来制定判断标准从而对盘管的冷却性能进行自动判断,能够因为避免人工判断出现的一些误判情况,也能够为工程师减轻一些负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盘管的实用效率以及延长盘管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31086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200170.X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数字化人机接口核电厂的总体运行控制显示的功能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总体运行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设计出总体运行中的主要控制功能模块,并将主要控制功能模块中的主要操作步骤所需的监视和控制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集成,开发出主要控制功能模块的数字化总体运行控制功能显示。本发明便于操纵员在总体运行时获得所操作或监视的设备和参数的状态及上下游情况的全面了解,提高执行效率,减少人因失效,减轻操纵员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11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66016.X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数字化人机接口核电厂事故状态下运行控制的功能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事故运行规程中功能模块的选取原则,以此原则对事故运行规程中的功能进行筛选,获得需要进行模块化设计的功能清单,然后通过对功能模块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筛选,确定综合显示控制功能的信息清单,最后根据布置原则对综合显示控制功能信息清单进行布置。本发明用以设计相关的事故规程综合显示控制功能,为操纵员提供事故处理过程中所需的综合性的监视和控制信息,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从而减少事故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332542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199964.9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数字化人机接口核电厂的总体运行状态显示的功能分析方法。该方法从运行角度出发,分析了机组在各标准运行模式稳态运行状态下,及在相邻模式转换的过程中,执行总体规程所需信息,及信息的布置情况,确立了核电厂总体运行的监视原则,核电厂总体运行显示功能的信息筛选和信息显示原则。本发明充分利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优势,使主控室操纵员能够灵活、快速、全面地获取信息,做出正确判断进行适当操作,进而提升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和电厂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11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366009.X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数字化人机接口核电厂的辅助运行控制显示的功能分析方法。该方法从运行角度出发,分析了在不同情况下操纵员所需了解的机组状态信息及信息的分类和布置方法,从而设计出满足要求的辅助运行控制显示功能。本发明不但能够在机组正常稳态运行期间,为操纵员提供必要的机组整体运行信息和重要参数趋势,还能够在操纵员交接班时按照巡盘操作的需求,让操纵员快速方便地了解并记录整个机组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机组重要运行参数的偏差,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并执行适当操作,最终保证核电厂安全、可靠和经济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3103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451949.3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Y02P90/14 , G05B19/41845 , G05B19/4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数字化人机接口核电厂的通风系统综合显示控制功能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核电厂各通风及其冷冻水供给系统在工艺设计上的关联性,将事故运行规程中通风系统通用性功能的控制和监视信息集中布置并模块化设计,得到通风系统综合显示控制功能,这类综合显示控制功能为操纵员提供通风及其冷冻水供给系统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显示和控制信息,从而提高核电厂事故后处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4089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296617.8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核电厂主控室的数字化报警,提出了报警优化的原则和设计方法(如何在适当情况下抑制报警)。该方法全面考虑工艺系统设计要求、核电厂安全运行需求、仪控系统实现方式等,以达到数字化报警的抑制安全、合理和有效性目标,本发明减轻了操纵员工作负担,减小了发生人因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