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9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0799.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8/22 , B01J19/00 , C07D317/38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通道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热集成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单元、热集成单元和催化剂分离单元。为实现反应热集成利用,所述反应单元包括鼓泡床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和热集成系统,原料CO2和环氧烷烃在所述鼓泡床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反应热通过所述微通道反应器与热集成单元的撤热介质吸收,经增温增压后为所述催化剂分离单元的蒸发器供热,从而在确保反应效率的同时实现环状碳酸酯的反应热集成利用,大幅降低了环状碳酸酯的制备能耗,提升了反应热集成利用效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低碳制备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42253.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19/00 , C07D317/36 ,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微通道梯级转化制备碳酸酯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原料CO2和环氧化物,由一段鼓泡塔反应器底部进料在离子液体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出料经过分离,未反应完全的含反应物环氧化物与CO2的液相进入二段深化微通道反应器内进一步发生反应,从而实现环状碳酸酯的梯级转化以及高效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连续生产环状碳酸酯工艺流程合理,大幅度缩小了反应器体积,缩短了反应停留时间,实现了过程强化,简化了工艺过程,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环状碳酸酯连续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47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06944.3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硫化聚丙烯腈(SPAN)的水溶性粘结剂及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粘结剂是由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线性离子传导聚合物、二价/三价金属盐混合制备得到的,其中线性聚合物穿过环糊精内腔可引导Li+形成定向传输,加快Li+在厚电极中的输运速率;金属M离子与SPAN在电极干燥过程中可原位形成M‑S键,提高正极电子电导率,加快电极反应动力学;同时该粘结剂可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互穿网络,具有一定自修复能力,因而可以缓冲SPAN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避免电极结构破坏。采用该粘结剂可以制备得到具有较高负载的SPAN正极,解决了现有技术SPAN正极导电性差、活性颗粒易脱落的问题,提升了高载量SPAN正极极片倍率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17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206593.0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26/02 , C08F212/36 , C08F222/10 , C08F212/08 , B01J31/06 , C07C45/75 , C07C4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离子液体非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1)由烯丙基仲胺类物质与有机酸通过酸碱作用合成离子液体单体;(2)离子液体单体与交联剂在引发剂作用下合成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改聚合离子液体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甲醛与丙醛羟醛缩合制备甲基丙烯醛。与传统均相催化剂相比,该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对设备腐蚀性小,设备损耗低,易于从反应物中分离回收,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9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474131.5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强化赖氨酸脱羧酶合成1,5‑戊二胺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领域。所述的离子液体强化赖氨酸脱羧酶合成1,5‑戊二胺的方法中,将离子液体、底物赖氨酸、辅酶磷酸吡哆醛、纯化的赖氨酸脱羧酶或者含有赖氨酸脱羧酶的基因工程菌细胞悬液和缓冲液进行混合,通过一步催化反应即可得到目标产物1,5‑戊二胺,所述离子液体包括胆碱类离子液体与咪唑类离子液体,能够显著提高赖氨酸脱羧酶的活性,提升赖氨酸脱羧酶的催化效率。所述方法的工艺步骤十分简单,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高收率的1,5‑戊二胺,有利于戊二胺合成的工程化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303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8504.3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尿素和甘油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应用,所述催化剂为在离子液体中按照不同配比制备的不同金属掺杂的氧化镧催化剂。以摩尔比为(0.1~3):1的尿素和甘油为原料,催化剂用量为甘油质量的(1%~10%),控制反应温度为(100~180)℃,压力为(5~50)kPa,时间为(1~10)h,获得的碳酸甘油酯的收率大于90%,选择性最高可达99.99%。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催化效率高,性能稳定且易于与反应体系分离,在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77828.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尼龙512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戊二胺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戊二胺乙醇溶液;将十二烷二酸和戊二胺乙醇溶液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待纯化尼龙盐溶液;将待纯化尼龙盐溶液顺次进行加热挥发、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即得尼龙512盐。本发明采用了降温结晶的工艺,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高温高压,从而减少了能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惰性气体保护,也无需控制反应过程的pH值,使整个成盐过程更加简便易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4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1959.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易回收、低用量离子液体催化剂在温和制备甲基丙烯醛中的应用。反应在间歇釜中进行,在20~40℃条件下,以甲醛和丙醛为原料,仲胺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经羟醛缩合反应直接合成甲基丙烯醛。通过优化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丙醛的转化率接近100%,甲基丙烯醛的收率在98%以上。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和催化剂用量低且易回收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85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753201.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02 , B01J23/10 , C07D317/38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离子液体改性二氧化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溶剂热和水热的方法制得,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种类、溶剂组成、铈盐种类及水加入形式调控获得不同性质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压力为0.25‑5MPa,反应时间为15‑180min的条件下催化二元醇和CO2合成环状碳酸酯。改性后的催化剂在压力为0.5MPa、反应温度100℃的温和条件下,反应1h,碳酸乙烯酯的收率为79.58%;在3MPa条件下,碳酸乙烯酯收率>99%。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催化CO2和二醇制备碳酸酯的性能高,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1472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626954.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单元、吸收分离单元和精制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多段式反应器;所述多段式反应器内设有至少三段催化剂床层,相邻两段催化剂床层之间设有物理隔板,所述物理隔板与上、下催化剂床层之间均留有空间,上方空间形成隔液腔,所述隔液腔中设有级间冷却器,下方空间形成进液腔。本发明所述装置将反应器设计为多段式结构,并在各反应段之间设置冷却器,即通过多段级间换热的方式,实现反应温度的稳定控制以及环氧烷烃的逐级转化利用,有效解决环氧烷烃单级转化放热量大,反应器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所述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全高效,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