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6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50490.5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廊坊绿色工业技术服务中心
IPC: B01J31/22 , C07H19/207 , C07H1/00 , C12P7/04 , C12P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2生物活化供氢体NADH循环再生的Ce/TCPP共掺杂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共掺杂型光催化剂的光酶耦合活化CO2为甲酸/甲醇体系的构建。首先将氯化锆(ZrCl4),2‑氨基对苯二甲酸(NH2‑BDC),苯甲酸(BA),中‑四‑4羧基苯基卟吩(TCPP),氯化铈(CeCl3·7H2O)溶解于DMF中,溶剂热反应24h后,将其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制得基于UIO‑66‑NH2的Ce/TCPP共掺杂型光催化剂;将Ce/TCPP‑UiO‑66‑NH2光催化剂应用于CO2生物活化为甲酸体系,NADH再生效率最高达到95%。本发明提供的Ce/TCPP共掺杂型光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且具有光吸收范围广、能带间隙小、光生载流子传递速率快、NADH再生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44378.1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广东中科亚湾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秸秆预处理离子液体及方法、再生秸秆及其制备与酶解液,所述离子液体包括[EMIM][OAc]、[BMIM][OAc]和[Cho][OAc]。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秸秆预处理的离子液体中包括[EMIM][OAc]、[BMIM][OAc]和[Cho][OAc],所述离子液体的制备成本较低,而且以这三种的组合得到的离子液体在进行秸秆预处理时,所需的预处理温度较低,预处理所需的时间较短,还能够抑制纤维素的降解,从而降低了秸秆预处理的成本,提高了秸秆预处理的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还原糖和葡萄糖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79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5577.6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63 , B01J37/08 , C07C209/68 , C07C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碳负载钌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戊二胺的应用,多相化学催化赖氨酸脱羧制戊二胺备受关注,已报道的分子筛限域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戊二胺选择性,但催化剂活性较差无法工业化使用;碳基钌催化剂结构较为稳定,但其活性仍然较低。本发明通过稀土金属及高温焙烧的方式对碳基钌催化剂进行改性,制备出优良性能碳基钌催化剂。在赖氨酸脱羧制戊二胺反应中,与不改性碳基钌催化剂相比,改性碳基钌催化剂戊二胺的选择性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为化学法赖氨酸脱羧产戊二胺提供了新的工业化机会,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39620.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09/74 , C07C209/84 , C07C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5‑戊二胺的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包括:(1)含1,5‑戊二胺盐酸盐的发酵液经除菌、脱盐后,得到游离的1,5‑戊二胺水溶液;(2)步骤(1)所得游离的1,5‑戊二胺水溶液经萃取、静置、脱重和精馏后,得到所述1,5‑戊二胺;步骤(2)所述萃取所用萃取剂包括碳原子数的长链脂肪醇;所述长链脂肪醇的碳原子数≥8。本发明在萃取过程中选用碳原子数≥8的长链脂肪醇作为萃取剂,有较高的沸点,使1,5‑戊二胺在精馏过程中从塔顶分离,萃取剂从塔底回收,提高所得1,5‑戊二胺的纯度和收率,减少杂质含量,且避免了萃取剂从塔顶分离造成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926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46118.4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合成1,5‑戊二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底物赖氨酸、磷酸吡哆醛、表面活性剂、无机盐、赖氨酸脱羧酶和缓冲液混合,混合液在通气量为0‑1vvm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合成1,5‑戊二胺。该合成方法是适用于1,5‑戊二胺工程化放大生产的方法,该合成方法工艺步骤十分简单,原料成本低,且赖氨酸脱羧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即催化体系基本不会受到pH值变化的影响,催化反应全程在不调节pH的条件下,依然能够持续高效地合成1,5‑戊二胺,因此无需通过加酸步骤维持催化体系的pH相对恒定,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后处理过程、也避免了酸液对设备仪器的腐蚀,这大大促进了其工业化应用,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30526.6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H1/00 , C07H19/207 , B01J31/22 , B01J27/24 , B01J31/16 , B01J35/00 , C07C29/153 , C07C31/04 , C07C51/00 , C07C53/02 , C12P7/04 , C12P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化学再生辅酶NADH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g‑C3N4/UiO‑66复合光敏剂与电子介体置于磷酸缓冲液中超声混合,所得混合液与电子供体以及NAD+均匀混合,得到光催化反应原液;(2)步骤(1)所得光催化反应原液进行光照处理,得到所述辅酶NADH。本发明采用复合光敏剂g‑C3N4/UiO‑66光催化再生辅酶NADH,搭配合理的光催化反应条件,显著提高了辅酶NADH再生效率,合成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在生物转化二氧化碳为高值化合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75156.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生物基戊二胺合成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添加无机盐,改变反应微环境,提高了赖氨酸脱羧酶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使得赖氨酸脱羧酶在偏碱性条件下保持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相应的热稳定性;同时这种方法,显著提高了利用赖氨酸脱羧酶高浓度合成生物基戊二胺的催化效率,具有极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25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20357.8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戊二胺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由SEQ ID NO.1所示序列突变而来,在如下的一组或多组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形成二硫键:91位/445位、128位/163位、233位/628位、250位/395位。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基因和蛋白序列、构建的表达载体和基因工程菌株并在生物基戊二胺合成中的应用。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和基因工程菌,诱导表达赖氨酸脱羧酶,并合成生物基戊二胺。本发明开发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在pH 8条件下中拥有最高催化活性,且在pH 8缓冲液中放置312h剩余活性仍大于50%,半衰期长达330h,具有优良的耐碱性,有利于高效合成高浓度戊二胺,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5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10881.2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检测脂肪族二元胺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检测方法是对脂肪族二元胺标准品或者实验样品通过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衍生后脂肪族二元胺的含量。所述的衍生剂为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DEEMM),该衍生剂通过缩合反应衍生脂肪族二元胺,主要包括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及其他含有铵根离子的二元胺、一元胺和氨基酸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脂肪族二元胺的含量,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副产物较少,衍生化产物检测灵敏度高且稳定,能同时分析脂肪族二元胺和氨基酸,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检测限达100nM。
-
公开(公告)号:CN217077615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1427399.3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借鉴自然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再生辅酶NADH/NADPH的膜固定化仿生光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新型膜固定化仿生光反应器包括反应池、压盖、压紧螺母、石英玻璃片、热偶套管、焊接地盘、焊接地盘堵口、磁子、磁子托玻璃片、固定杆和支持架;反应池外壳壁上分别开有反应液出入口、气体出入口、循环水出入口以及压力表,不仅比传统反应池更能适合气液固三相反应,还能强化光反应效果;反应器还配有对内部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传感器。该装置具有设计结构合理、制备过程简单、能量转化效率高、不锈钢材质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为光反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装备制造提供借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