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浓差极化原理浓缩糖溶液的膜过滤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14121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277391.2

    申请日:2012-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膜技术高效浓缩糖溶液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使用纳滤膜或者反渗透膜浓缩糖溶液的过程中,利用糖溶液会在膜表面形成高浓度浓差极化层的原理,借助重力作用或结合膜面浓缩液低流速冲刷的方法,将膜表面形成的浓差极化层中的高浓度糖液单独取出或者与浓缩液混合取出,得到高浓度的糖溶液。本发明所得到的糖溶液浓度高于常规纳滤或者反渗透膜浓缩过程得到的糖溶液浓度,所得高浓度的糖溶液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显著降低后续蒸发浓缩工艺处理量,从而减少糖浓缩工艺过程所需的能耗。

    一种疏水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4259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28392.7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一种疏水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疏水性单体与常规高分子制膜材料A共溶于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对此均相溶液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引发接枝反应获得疏水性接枝聚合物B,将该疏水性接枝聚合物B溶解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制膜液,将上述制膜液喷涂或涂覆于多孔基膜表面形成疏水性分离膜;所述疏水性分离膜可应用于膜蒸馏、膜吸收、膜萃取、蒸汽渗透、渗透汽化或油水分离等过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制备疏水性分离膜方法中膜制备工艺复杂、材料选择范围窄、疏水稳定性差、孔结构不易调控等缺陷。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分离膜具有孔径可控、疏水性强和疏水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及使用该菌同步糖化共发酵木质纤维素生产乳酸的集成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66711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02936.X

    申请日:2013-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5

    Abstract: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及其使用该菌同步糖化共发酵木质纤维素生产乳酸的集成方法,属于生物化工领域。本发明使用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CGMCC No.7635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生产乳酸。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此菌株具备高温发酵特性,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发酵抑制物耐受能力强,并且能高效利用己糖、戊糖和纤维二糖生产乳酸。该发明工艺,以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CGMCC No.7635为菌种,可以将原料预处理、木质纤维素酸解液发酵和纤维素糖化发酵工艺集成,省去了固液分离、料液脱毒步骤。该方法能简化操作工艺、节省设备投资、提高发酵效率,实现木质纤维素高值化应用,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膜法洗涤聚合物乳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77110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10565548.2

    申请日:2010-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法洗涤聚合物乳胶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利用微滤或超滤技术对乳液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得到的聚合物乳液或悬浮液进行回收和洗涤的方法。首先将反应完成后的聚合物乳液或悬浮液用微滤膜或超滤膜进行浓缩,浓缩到一定程度后向料液中加入超纯水进行洗涤,聚合物颗粒被膜截留,洗涤液不断透过微滤膜或超滤膜,直至洗出的洗涤液的电导率低于规定值,最后将聚合物浓缩至设定值,洗涤去除小分子杂质的聚合物直接进入后续干燥工艺。本发明大大减少了聚合物料液洗涤过程中的用水量,且料液洗涤充分,减少了由于小分子杂质残留而导致的残次品的产生,工艺操作简单、易于连续生产。

    制备孔径均一不对称分离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250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3510.2

    申请日:201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分离膜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和浸没沉淀相转化法相结合制备孔径均一不对称分离膜的方法。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将嵌段共聚物按一定的质量百分浓度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将完全溶解的嵌段共聚物溶液均匀地涂在基底上,控制溶剂的挥发时间,再将上述基底放入沉淀浴中,形成不对称膜。最后采用化学方法将形成分散相的链段刻蚀成孔,从而形成具有孔径均一的不对称分离膜。通过采用该方法,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分离层和支撑层的一体化,从而提高膜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而且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化学组成、化学结构还可以精确控制分离膜的孔径和性能,从而赋予分离膜特殊的功能和性能。

    一种生物质发酵-渗透汽化膜耦合生产丙酮丁醇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8714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65526.3

    申请日:2012-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Y02E5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发酵-渗透汽化膜耦合生产丙酮丁醇的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将渗透汽化膜耦合ABE发酵过程,在线原位分离ABE,并利用萃取塔获得无水溶剂的生产工艺。将发酵罐中发酵液抽出,通过优先透醇膜得到浓缩液,浓缩液送入萃取塔,在萃取塔中分为有机相和水相,水相泵入水相贮罐后,有机相不经过醪塔,直接进入一丁塔及后续精馏塔组,获得无水丁醇、丙酮和乙醇,水相贮罐中水相经过渗透汽化优先透醇膜组件,渗透液泵入萃取塔,如此循环。本发明将发酵过程与渗透汽化技术耦合,在渗透汽化组件后增加萃取塔,不仅降低发酵过程中丁醇的抑制作用,而且节省了分离过程中的能耗,提高生物质发酵法生产丁醇的竞争力。

    全膜法处理含低浓度全氟辛酸铵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807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910086715.2

    申请日:2009-06-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利用超微滤和纳滤技术相结合的全膜法处理含低浓度全氟辛酸铵废水的方法。首先将低浓度全氟辛酸铵废水通过微滤或超滤去除溶液中的不溶颗粒物质,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澄清废水用纳滤系统浓缩废水中的全氟辛酸铵,纳滤系统分为三级,每级都采用浓水内循环方式,逐级将废水中的全氟辛酸铵浓缩至较高的浓度,每一级纳滤的透过液均可直接排放或者用于其它工艺用水,实现了生产废水的零排放。本发明通过全膜法处理低浓度全氟辛酸铵生产废水的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既回收了具有高附加值的全氟辛酸,又使生产废水达到了直接排放或回用的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