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6765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321126.X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G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高倍率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电极材料通过石墨烯氧化物的含氧基团与碳水化合物的含氧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而得到的,在微观上石墨烯包裹在活性炭颗粒表面,整体上呈海绵状多孔结构;本发明材料经过高温活化制得,所以其结构稳定;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表现出比传统活性炭更加优异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44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90553.0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石墨烯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活性石墨烯电极材料制备方法的特征为:在保护性气氛中将与活化剂混合的氧化石墨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还原与活化,然后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活性石墨烯。本发明所涉及制备活性石墨烯的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适合于活性石墨烯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采用本发明所涉及方法制备的活性石墨烯在0.05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193F/g,在2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到150F/g,是一种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5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487819.6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作为锂源、钛源的化合物和氧化石墨烯通过液相法复合后,在混有还原气体的惰性气体中将复合物中的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从而得到石墨烯/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原位复合实现石墨烯在钛酸锂中的均匀分布。在相同条件下,以这种石墨烯/钛酸锂复合材料和活性炭分别做负极和正极的混合电容器的放电时间也明显大于以活性炭做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以及以钛酸锂和活性炭分别做负极和正极的混合电容器。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中的钛酸锂物相纯度高。此外,本制备方法还具有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5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87819.6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作为锂源、钛源的化合物和氧化石墨烯通过液相法复合后,在混有还原气体的惰性气体中将复合物中的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从而得到石墨烯/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原位复合实现石墨烯在钛酸锂中的均匀分布。在相同条件下,以这种石墨烯/钛酸锂复合材料和活性炭分别做负极和正极的混合电容器的放电时间也明显大于以活性炭做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以及以钛酸锂和活性炭分别做负极和正极的混合电容器。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中的钛酸锂物相纯度高。此外,本制备方法还具有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96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2896.4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9J127/18 , C09J101/26 , H01G1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制备高面密度及高电导率电极的复合粘结剂体系,该复合粘结剂体系由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和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配制而成;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聚四氟乙烯乳液的质量比在0.5-1.5之间。本发明能够制备高面密度以及电导率的超级电容器电极,适用于混合电容器活性炭电极的制备,且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0497593.6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胶体电解液及其应用。所述胶体电解液包括二氧化硅、硫酸、碱性有机增稠剂;所述碱性有机增稠剂含有羟基基团和钠离子,且所述碱性有机增稠剂的单体分子链中碳原子数为2~10个。本申请通过碱性有机增稠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胶体电解液的触变性能,由于其富含的羟基基团可与二氧化硅形成有效的交联网络,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硅的用量,进一步增加液体酸的添加量,从而进一步降低电解液的内阻,提升电解液的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21907.6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极性铅碳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正极板单元、负极板单元、以及位于正极板单元和负极板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双极板单元;所述正极板单元、负极板单元、双极板单元与所述电池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双极板单元、正极板单元、负极板单元均包括极板和用于固定安装极板的外框组件;所述外框包括蓄液槽;所述电池壳体的顶面设有注液孔和与注液孔连通的内部流道,所述内部流道与所述蓄液槽连通形成电解液流道。本申请有效解决有螺栓结构的液流型双极性铅碳电池注酸过程中电解液分布不均问题,流道电解液渗漏导致螺栓或注酸管路金属部件的腐蚀问题,有效降低了电池内阻,降低了相同容量电池的总质量,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21900.4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铅钠蓄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与所述电解液的质量比为500~0.1:100~0.01:1000~0.1。本申请所述的铅钠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更高,循环寿命得以提升。负极活性物质经过前处理,使氮原子与可嵌入脱出钠离子基底材料(即负极活性物质)牢固结合,利用氮原子与钠离子较高的结合强度提升钠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钠离子的稳定性,避免枝晶问题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21908.0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包括硫酸盐和/或钛酸盐,其中,所述硫酸盐的空间群为pbnm(62),所述钛酸盐的空间群为pbnm(62)、P‑1(2)或P‑1(2)*,所述硫酸盐含有金属元素Zr、Sr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钛酸盐含有金属元素Ca、Sr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制备得到与硫酸铅具有相同或相近空间群结构的电池添加剂,可以为硫酸铅的结晶提供大量活性位点,防止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硫酸铅颗粒的聚集和长大,降低硫酸盐化带来的危害,延长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542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23351.4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碳材料包括活性碳和过渡金属元素量子点;所述过渡金属元素量子点通过高分子聚合物与所述活性碳连接。采用该复合碳材料作为添加剂的铅碳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抑制析氢和硫酸盐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