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及其整体式安装与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3743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1101810.1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及其整体式安装与回收方法,所述的浮筒包括外层浮筒、内层浮筒、外围横撑、内部横撑、导向环板和限位板。本发明的外层浮筒负责提供系泊缆绳张紧力,内层浮筒则提供刚性立管顶张紧力,因此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可以方便地分别提供刚性立管和系泊缆绳所需顶张紧力,在超深水海洋油气工程开发系统中使用这种组合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才能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要求。本发明将刚性立管与外层浮筒的垂向运动以及受力解耦,可以减小刚性立管的受力和运动幅度,有利于改善刚性立管的强度和疲劳性能。当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发生偏移时,各个刚性立管之间不会发生顶张紧力的二次分配,有利于改善刚性立管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一种双向全回转推进器、船舶及浮式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75547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25903.X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为船舶或平台产生水平力或垂向力的推进器类型。通过推进器回转机构和主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船舶或平台能够实现上下、左右、前后、横摇、纵摇及首摇方向的灵活运动。一种双向全回转推进器,包括:推进器吊舱、该推进器吊舱固定于回转机构下方;所述的推进器吊舱内部设有通过万向联轴器分别连接非同轴平行设置的主动力输出轴和推进器输入轴的传动轴;该驱动轴外部具有一带有弯角的轴套,传动轴与推进器输入轴处的万向联轴器设置在所述弯角处,轴套末端固定所述的推进器(即推进器或者螺旋桨的朝向,只由轴套决定。内部传动轴与推进器输入轴由万向联轴器连接,配合轴套的旋转,改变自身的姿态,保证螺旋桨的动力传输)。

    沙漏型海洋工程浮式结构物

    公开(公告)号:CN10308594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210391074.3

    申请日:2012-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漏型海洋工程浮式结构物,具有一个为圆台或棱台的上部结构体和一个为正圆台或正棱台的下部结构体;组合状态下,所述上部结构体面积较小的底面与所述下部结构体面积较小的底面固定连接,形成连接面;所述上部结构体与下部结构体的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上部结构物面积较大的底为浮式结构物的上甲板,下部结构物面积较大的底为浮式结构物处于水下的下底板;所述连接面为浮式结构物的满载水线面。与传统钻采平台相比具有较大的储油空间,与传统储油船式FPSO相比又具有较好的运动性能。所以,本发明提出的海洋工程浮式结构物有利于实现各种海域大规模油气的钻井、开采、储存、生产、加工和外输等多功能一体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组合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及其整体式安装与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3743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101810.1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44 B63B21/50 B63B2021/505 B63B2035/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及其整体式安装与回收方法,所述的浮筒包括外层浮筒、内层浮筒、外围横撑、内部横撑、导向环板和限位板。本发明的外层浮筒负责提供系泊缆绳张紧力,内层浮筒则提供刚性立管顶张紧力,因此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可以方便地分别提供刚性立管和系泊缆绳所需顶张紧力,在超深水海洋油气工程开发系统中使用这种组合式水下生产支撑浮筒才能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要求。本发明将刚性立管与外层浮筒的垂向运动以及受力解耦,可以减小刚性立管的受力和运动幅度,有利于改善刚性立管的强度和疲劳性能。当水下生产支撑浮筒发生偏移时,各个刚性立管之间不会发生顶张紧力的二次分配,有利于改善刚性立管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一种潜没浮筒在超深水中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547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54628.7

    申请日:2013-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没浮筒在超深水中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工作;锚泊系统安装;浮筒的就位与下沉;锚泊系统与浮筒的连接;锚腿长度的调节。本发明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潜没浮筒在超深水中的安装方案,本发明未使用辅助锚链对浮筒运动进行控制,而是使用压载系统控制浮筒的稳定下沉。因而避免了辅助锚链使用造成的成本、工时的增加。本发明通过吊钩与环扣的配合实现了锚泊系统与浮筒的连接,减小了作业难度,且对吊钩与环扣进行操作的水深在浮筒潜没深度附近,相比于在海底进行连接的技术,更易于操作。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水下机器人的作业区域在浮筒潜没深度及其以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水下机器人在海底作业带来的耐压性、安全性问题。

    船体典型焊接结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486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0496.7

    申请日:201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船体典型焊接结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估算方法。根据一定的测量方法确定裂纹表面最大张口位移和相应的模型尺寸,再通过已建立的修正系数表达式和平板构件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估算出板板焊接构件和管节点结构裂纹深度方向应力强度因子值。本发明的提供的计算焊接构件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将弥补无法时时掌握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缺陷,并为应力强度因子值的测量提供新的思路,使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应力强度因子测量方法进一步接近实际工程,为时时掌握含裂纹损伤实际工程结构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状态奠定基础。

    焊接结构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420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12305.0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结构多轴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建立待测定焊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焊接结构处施加多种实验载荷,求解得到焊趾端面沿板厚方向所有节点的结构应力张量[σ];根据节点的结构应力张量[σ]计算节点对应的载荷比例系数R,进而确定应力峰值临界点的位置;使用插值的方法得到所述应力峰值临界点的结构应力张量[σCPSP];根据应力峰值临界点的结构应力张量[σCPSP]计算得出疲劳寿命临界损伤面的最大剪应力和正应力范围,应用联合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MWCM进行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一种潜没浮筒在超深水中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547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4628.7

    申请日:2013-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没浮筒在超深水中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备工作;锚泊系统安装;浮筒的就位与下沉;锚泊系统与浮筒的连接;锚腿长度的调节。本发明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潜没浮筒在超深水中的安装方案,本发明未使用辅助锚链对浮筒运动进行控制,而是使用压载系统控制浮筒的稳定下沉。因而避免了辅助锚链使用造成的成本、工时的增加。本发明通过吊钩与环扣的配合实现了锚泊系统与浮筒的连接,减小了作业难度,且对吊钩与环扣进行操作的水深在浮筒潜没深度附近,相比于在海底进行连接的技术,更易于操作。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水下机器人的作业区域在浮筒潜没深度及其以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水下机器人在海底作业带来的耐压性、安全性问题。

    对接八棱台式浮式生产储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7174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390348.7

    申请日:2012-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接八棱台式浮式生产储油系统,其浮体具有一个为八棱台的上部结构体和一个为正八棱台的下部结构体;组合状态下,所述上部结构体面积较小的底面与所述下部结构体面积较小的底面固定连接,形成连接面;所述上部结构体与下部结构体的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上部结构物面积较大的底为浮式结构物的上甲板,下部结构物面积较大的底为浮式结构物处于水下的下底;所述连接面为浮式结构物的满载水线面。并且在此基础上配有系泊定位、油气生产、储存和外输等功能模块以构成新型浮式生产储油系统。所述浮体具有类似沙漏的外形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浮式生产储油系统在耐波性能、强度疲劳和管线布置等方面的不足,扩展其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