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826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00144.1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7/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CCP管道预应力钢丝断丝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磁场激发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设置于待检测PCCP管道附近地表上;控制装置控制直流电源向磁场激发装置持续供电,以在待检测PCCP管道的周围形成稳定磁场;控制装置控制直流电源停止供电,产生瞬变磁场以在管道的预应力钢丝中产生感应电流和/或感应电动势;在间隔预设时间后,控制装置控制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值;控制装置根据变化值,判断待检测PCCP管道中预应力钢丝的断丝情况,并基于计算的预应力钢丝中的阻抗值,确定待检测PCCP管道中预应力钢丝的断丝数量。本发明能够对PCCP管道的预应力铜丝断丝情况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且检测效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0254.7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参数测量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混凝土应变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供全级配混凝土无应力应变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全级配混凝土无应力应变测量方法包括在混凝土坝施工仓面中预留底面直径为D,深度为L的圆柱形坑;待周边混凝土终凝之后,向坑中置入一无应力桶,向无应力桶的内腔中布设应变计;向无应力桶的内腔中浇筑全级配混凝土,浇筑高度h1小于无应力桶的内腔的深度L1;无应力桶内的混凝土初凝后,取应变计初值;浇筑下一仓混凝土,覆盖无应力桶;持续监测应变计数值,分析计算全级配混凝土的无应力应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确保有效避免或尽可能减小外界应力的影响,使得应变计的测得值足够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77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73926.6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9/04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仿真实验机与微震相结合监测混凝土全过程开裂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一底座,该底座上设置有一用于隔绝外界环境的环境箱,该环境箱内设有混凝土试件容置装置;该混凝土试件容置装置包括固定夹头、活动夹头、两个侧模板,拼合构成一个上端敞口或者上下端均敞口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设有若干微震传感器;该微震传感器连接至微震信号接收器,该微震信号接收器连接至裂纹捕捉与时空分机,该裂纹捕捉与时空分机连接至裂纹可视化显示器。本发明能够捕捉混凝土微裂纹发展过程,掌握混凝土强度等参数的发展规律,对实际工程中判断混凝土均匀、离散型性等材料性能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1041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72638.5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5/02 , E02D2250/00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温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水温调节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出水数据,所述目标出水数据包括目标水温及目标出水流量;获取每个所述供水机组的供水数据,所述供水数据包括该供水机组的供水水温;根据所述目标出水数据及每个所述供水机组的供水数据计算得到每个供水机组的供水流量;控制每个所述供水机组按照对应的供水流量进行供水。
-
公开(公告)号:CN105302205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780497.8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仓面小气候控制系统,包括喷雾机构、数据采集子系统、仓面气候控制子系统,喷雾机构包括用于向混凝土仓面喷雾的喷雾头,支撑喷雾头的支撑架,高压输水管道通过一雾化机与喷雾头连通,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第一主控芯片,用于采集混凝土仓面气候数据的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仓面气候控制子系统包括第二主控芯片,设置于高压输水管道上的水路开关阀门、调压阀门,仓面气候控制子系统根据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混凝土仓面的气候数据及预设的气候阈值或气候阈值范围控制喷雾架的喷雾方式、喷雾范围及喷雾水压。本发明能够于夏季或高温季节混凝土仓面施工期,有效防止气温倒灌。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19532.7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N3/02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17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5 , G01N2203/0222 , G01N2203/0236 , G01N2203/0252 , G01N2203/0268 , G01N2203/0676 , G01N2203/0682
Abstract: 一种水工混凝土早龄期徐变试验方法,它利用一个试验装置,在试验装置的容置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并形成试件,该试件整体呈哑铃状,两端分别被试验装置的固定夹头和活动夹头夹紧;在混凝土早龄期通过测量控制系统控制试验装置的加载系统,对该活动夹头进行拉伸或者推压;并保持应力传感器传来的力度数值不变;根据施工地气温、湿度的实际变化情况,通过测量控制系统调节环境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该环境条件下试件的温度;通过位移传感器不断测量约束轴的位移,进而得到活动夹头的位移,最终得到试件在不同时间的变形量;并根据这些变形量得到该试件的变形曲线,计算得到试件的徐变。本发明能对环境变化的混凝土进行徐变试验,更加接近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735733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32893.5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混凝土浇筑领域。一种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混凝土的第一最高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一最高温度值为混凝土浇筑时,当月的混凝土第一最高温度;确定所述混凝土的第二最高温度值,其中,所述第二最高温度值为混凝土浇筑时,当月的混凝土的第二最高温度;依据所述第一最高温度值及所述第二最高温度值确定所述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值。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混凝土的工作环境,工作月份,确定当月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值,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442520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769683.1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和大坝施工期、初次蓄水期全过程变形稳定监测系统,包括:布设于边坡上用于感测边坡岩体的微破裂信号的若干微震传感器,布设于边坡上用于感测边坡不同深度变形的分布式MEMS变形观测仪,布设于大坝上用于感测坝体施工期、初次蓄水期全过程变形的分布式MEMS变形观测仪,MEMS变形观测仪由无线传输模块及若干MEMS加速度传感器串联而成;数据采集及处理子系统,用于采集微震传感器感测的边坡岩体的微破裂信号,及MEMS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边坡、坝体的变形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监测边坡与坝体的变形稳定情况。本发明能够连续监测整个施工过程以及初次蓄水全过程中,高混凝土坝近坝区的整体变形稳定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29111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71268.4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温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首先,响应用户的操作设置第一期间内通过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温,同时响应用户的操作设置第二期间内通过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目的水温,控制部分所述水管流出第一预定流量的第一预设温度的水流,同时,控制另一部分所述水管流出第二预定流量的第二预设温度的水流,使得第一预定流量的第一预设温度的水流和第二预定流量的第二预设温度的水流混合后的温度为冷却水温或目的水温,以分别实现对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水温的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39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548624.0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随机传递函数法的泄洪诱发场地振动预测方法,包括:对每个单一振源的实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组成多振源激励源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对输出测点的实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作为输出响应信号,基于该输入信号与输出响应信号,建立传递函数,基于传递函数的无偏估计法,计算预测结果信号,在预测结果信号的基础上叠加噪声序列,作为最终的预测结果。本发明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多激励源水流脉动荷载联合激励输入系统的场地振动预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能够为泄洪诱发场地振动的预判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