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545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64114.3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K11/044 , F16K27/08 , F16K31/06 , F16K3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先导式电磁阀。外置先导式电磁阀包括阀体、阀盖、电磁头、阀杆组件和动铁芯组件;阀杆组件位于阀体的第一活动腔内,动铁芯组件位于电磁头的第二活动腔内;阀盖连接阀体和电磁头,且阀杆组件与阀盖之间形成与第二活动腔相连通的第三活动腔;阀盖上形成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连通第二活动腔和外界或气源,用于释放或补充第二活动腔内的介质压力,直至第二活动腔内和第三活动腔内的介质压力与第一活动腔的介质压力产生压力差,以使阀杆组件在第一活动腔内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阀杆组件能够交替控制多个流道口之间交替通断。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91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148459.5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K31/06
Abstract: 核电站汽动辅助给水泵用核安全3级电磁驱动器,包括阀杆、静铁芯组、非磁管、复位弹簧、外壳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接线组件、上盖、导磁板组。所述的线圈组件装在外壳组件内,线圈组件内装静铁芯组和动铁芯组,静铁芯组和动铁芯组穿装在阀杆上,静铁芯组通过锁紧螺母紧固在外壳组件的一端,动铁芯组通过螺母固定在阀杆上,动铁芯组与线圈组件之间设置有非磁管,动铁芯组可在非磁管中上下运动。线圈组件的一端设有导磁板组,另一端设有胶垫绝缘。复位弹簧套装在阀杆上。接线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组件上。本发明可满足快速、可靠开关要求,满足高湿、高热、高辐射、工作振动等环境条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灵活、动作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16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33193.8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自动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SGTR事故工况下的辅助给水管线自动隔离的方法。该方法在每条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管道上增设辅助给水隔离阀,辅助给水隔离阀由控制系统控制;在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时,根据蒸汽发生器高高液位设定值,利用相应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发生器液位高高”和“稳压器水位低低”信号的共同作用触发此蒸汽发生器相应管线的辅助给水隔离阀关闭,隔离破裂蒸汽发生器对应管线的辅助给水,确保破裂的蒸汽发生器不发生满溢;同时闭锁其他蒸汽发生器的隔离信号,使其他蒸汽发生器的辅助给水不受影响,以保证足够的冷却水量带走堆芯余热。本发明可以提高辅助给水系统的有效性和电站运行的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20932251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509069.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压变送器液体加注装置,包括用于与储液容器连通的注液管,还包括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口用于密封扣罩在储液容器的设有分隔膜片的侧壁上,所述密封槽的槽底覆盖有变形膜片,以使所述密封槽内形成密封腔,所述变形膜片外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变形膜片向外扩张或向内收缩,以使所述分隔膜片同步发生位移,从而使被加注液体通过所述注液管流入或流出所述储液容器。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机构带动变形膜片扩张或收缩,使得分隔膜片两侧产生压强差,注液管内的加注液体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或流出储液容器,精细控制液体加注量和分隔膜片形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216749639U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20499253.8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阀门的快速接头限位开关,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内的塑料支板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上盖;其特征包括叠加安装在塑料支板上的微动开关;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便于电缆连接的快速接头以及控制微动开关通和断的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支板上叠加安装微动开关的设置,利用叠加安装微动开关,形成双刀双掷开关实现两路开关反馈信号,从而提高阀门工作的复杂工况下信号的持续可靠性;通过快速接头的设置,利用快速接头对连接的缆线的进行连接,从而使用工作现场使用的灵活与便捷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通过控制组件的设置,利用控制组件控制微动开关的通与断,从而便于对微动开关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949533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22935413.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阿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超声流量传感器结构,设置有探头杯底,探头杯底上设置有探头杯座,探头杯座内部设置有探头壳,在探头壳内部底部设置有陶瓷晶片,陶瓷晶片通过耦合剂连接探头壳,在陶瓷晶片的上方设置有圆垫片和导电圆片,导电圆片位于圆垫片的上方,其上设置有高温信号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高温超声流量传感器结构,通过高温信号线竖直插入探头壳,利用导电圆片、圆垫片、陶瓷晶片和第二弹簧与探头壳底部电性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在不断流的情况下进行安装调试,而探头壳与陶瓷晶片又因为耦合剂相固定,探头壳与探头杯底之间由转接压柱的旋紧下压而压紧,保证信号连接的稳定,从而满足传感器在高温下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10920242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0308380.3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自动化仪表七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核电站用具有超温保护功能的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包括温包组件、过载保护装置和阀门本体;所述温包组件与所述阀门本体驱动连接;所述过载保护装置与所述温包组件连接以进行过载保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通过过载保护装置对超温时产生的驱动力进行控制,使自力式温控阀能承受过载50℃而不受损伤;2、通过旁路阀来控制温控阀流量,在主阀失效或调节性能不好或要求最小流量的情况下保证自力式温控阀的可靠性;3、采用液体热膨胀冷收缩原理作为拉制动力,有很宽的温度设定范围。且推力大,控制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206787631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643818.4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苍南自动化仪表厂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F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文丘里管,涉及文丘里管技术领域。该文丘里管包括套管、内管。套管包括前套管和后套管,内管包括圆锥收缩管、喉管和圆锥扩散管。圆锥收缩管的大头端与前套管连接,圆锥收缩管的小头端与喉管连接,喉管与后套管连接,且喉管与圆锥扩散管的小头端连接,圆锥扩散管的大头端与后套管的内壁连接,后套管、喉管及圆锥扩散管围成环形空间。前套管、圆锥收缩管、喉管及圆锥扩散管连接形成流体通道;且圆锥扩散管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环形空间与流体通道通过第一连通孔连通。该文丘里管相比市场上的文丘里管重量轻,耗材少,且能保证测量的精确性,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并且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206072480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0200391.6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K31/06
Abstract: 核电站汽动辅助给水泵用核安全3级电磁驱动器,包括阀杆、静铁芯组、非磁管、复位弹簧、外壳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接线组件、上盖、导磁板组。所述的线圈组件装在外壳组件内,线圈组件内装静铁芯组和动铁芯组,静铁芯组和动铁芯组穿装在阀杆上,静铁芯组通过锁紧螺母紧固在外壳组件的一端,动铁芯组通过螺母固定在阀杆上,动铁芯组与线圈组件之间设置有非磁管,动铁芯组可在非磁管中上下运动。线圈组件的一端设有导磁板组,另一端设有胶垫绝缘。复位弹簧套装在阀杆上。接线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组件上。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快速、可靠开关要求,满足高湿、高热、高辐射、工作振动等环境条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灵活、动作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1233085U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22526217.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硅油管折弯工装,包括用于定位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定位座,传感器定位座上设有分别用于定位压力传感器的两根硅油管的两个硅油管定位槽,传感器定位座的两侧均设有压块安装座,压块安装座上均安装有呈长条形的压块。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先将压力传感器的两根硅油管分别限定在对应的硅油管定位槽中,再转动压块,通过压块来迫使硅油管折弯到位,由于硅油管与压力传感器主体连接的端头完全位于硅油管定位槽中,因此能够确保折弯过程硅油管的端头不会发生形变,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制造精度以及良品率,而且通过压块和传感器定位座来限定硅油管的折弯程度,一致性好,提高了后续的装配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