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900466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22090754.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可矫正内管角度的取心钻具,所述取心钻具包括钻杆、外管、内管、上轴承、取心钻头和卡心座;所述外管上侧通过上轴承与内管连接;所述外管上端与钻杆螺纹连接;所述外管下端与取心钻头螺纹连接;所述内管底端设有卡心座;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自适应调整机构;自适应调整机构用于调节内管倾斜,从而使得内管配合岩心进入的方向,使岩心顺利进入内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调整内管的角度来适应岩心进入角度的变化,使得岩心能够顺利进入内管,有效避免了岩心在进入内管的过程中卡在内管内壁上;使得岩心进入内管的过程更加顺利,提高了取心效率,降低了取心作业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8184693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555346.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25/02
Abstract: 一种横向张敛弹卡机构,包括设置在弹卡架内部的回收锥块、回收拨杆和弹卡;所述回收锥块可在回收连接管的轴向带动下,驱动回收拨杆动作,实现弹卡从弹卡室到弹卡架内部的横向回收。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传统绳索取心钻具弹卡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因堵心而导致岩心管回收失败的问题。通过采用弹卡横向张敛收放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常规结构在堵心事故时存在的顶死问题,保证了弹卡的顺利收回,可靠性更高;下放到位后弹卡在顶簧的作用下横向弹出,不存在到位不弹出的问题,稳定性更高;采用两组或多组回收拨杆和弹卡,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206647083U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20181996.X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双管钻具定位机构,属于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双铰链弹卡组件、顶针定位组件和弹簧复位组件;所述双铰链弹卡组件中弹卡架布置在弹卡室中,在弹卡架中设有容纳槽,所述弹卡、支撑板布置在弹卡架的容纳槽中,在弹卡上设置的回转孔与第一销轴间隙配合装配,所述支撑板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销轴两端固定在避让槽两个侧壁上,所述支撑板还设有与第二销轴间隙配合的第二销轴孔,所述第二销轴两端固定在弹卡架容纳槽侧壁上,所述扭簧将左右两个弹卡连接起来,所述弹卡挡头安装在弹卡室上方,所述弹卡室布置在双管钻具外管的上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双管钻具在复杂地层钻进时无法打捞内管的问题,提高了取心钻进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243460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0961989.2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 地质矿产廊坊聚力岩土工程科技开发公司
Abstract: 一种绳索打捞式水合物识别钻具,它包括外管总成和内管总成,所述外管总成包括外管、弹卡室、扶正环、扩孔器和外钻头,内管总成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捞矛头、弹卡钳、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座环、悬挂环和传扭管,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的内部空腔中设置包含心轴和轴承的单动机构,所述内管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单动机构的底端改变泥浆压力和钻速的执行机构和实时检测水合物地层电阻率并控制执行机构运动的检测控制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穿装在扶正环中,扶正环设置在扩孔器与外管相连接部位的内腔中,所述检测控制机构穿装在外钻头内,检测控制机构的顶端与执行机构的底部相连。使用本实用新型快速发现水合物可疑地层,节省钻井时间,降低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4782997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337892.4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 地质矿产廊坊聚力岩土工程科技开发公司
Abstract: 一种冲击式土层取样钻机,包括底座、桅杆、固定在桅杆左侧的手动绞车、活动设置在桅杆右侧的冲击组件、链条、设置在链条上的挂钩;冲击组件包括导向架、主导向杆、砧子、重块、钩抓、触发块,导向架由导向顶板、导向底板、辅助导向杆组成,砧子位于导向底板的砧孔内,砧子的上部设置重块;钩抓铰接在重块上对应挂钩运动轨迹设置,钩抓的下部设置与挂钩接触配合的下爪,钩抓的上部穿设单向定位销;钩抓的上部设置与触发块触动配合的楔形上爪,钩抓的下部设置复位弹簧;触发块设置在导向顶板上部对应钩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减轻了钻进取样时附属品的重量,降低了工人的野外劳动强度,并且确保取得样品无扰动及外来物质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204782732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50266.6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 地质矿产廊坊聚力岩土工程科技开发公司
IPC: E21B3/02 , E21B19/086 , E21B19/10
Abstract: 一种立轴式钻机不停机倒杆装置,属于地质找矿钻探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立轴式钻机不停机倒杆装置包括卡盘、回转器和液压驱动系统;所述回转器通过分动箱与立轴式钻机的机械传动部分连接,回转器的壳体固定在分动箱壳体上;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中设有给进油缸,所述给进油缸固定在回转器的壳体上;所述卡盘包括上卡盘和下卡盘,所述上卡盘布置在回转器上方,与给进油缸的伸缩臂固定连接,所述下卡盘布置在回转器的下方,与回转器固定装配,在上卡盘及下卡盘中均设置三爪式卡瓦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轴式钻机不停机倒杆装置实现了无主动钻杆、不停机倒杆及不让车加接钻杆的工作过程,达到了综合效果比现有地质岩心钻机钻进都要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2012289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046187.0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软启动长行程钻机,其包括卷扬机、滑轮机构、动力头、动力驱动模块和液压传动模块,还包括,桅杆式钻机架;以及,液力耦合器,动力驱动模块中离合器经液力耦合器与变速箱配合连接;卷扬机横向布置。应用所述机械式软启动长行程钻机,在离合器和变速箱之间加入液力耦合器,可延长启动时间,减少了由硬启动引起的钻探事故;桅杆式钻机架上的动力头行程可达到3.3m,使钻机实现长行程工作;卷扬机横向布置,有利于钢丝绳能整齐盘绕或缠绕,采用助力机构辅助操作卷扬机,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钻机比现有的液压钻机的成本小,节省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212642591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1385386.X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开窗造斜器,包括导向部,导向部的底端连接有造斜部,造斜部的底端连接有锚定短节,导向部的一侧设置有钻柱,钻柱的底端连接有柔性短节,柔性短节的底端连接有铣鞋,钻柱的底端外侧套设有套筒,且套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其中,导向部靠近钻柱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造斜部的一侧设置有造斜面,且造斜面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造斜板,造斜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有益效果:通过更换带有不同倾斜角度第二滑槽的造斜板可以实现对造斜面倾斜角度的改变,从而使得其可以更好地满足于钻井开窗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195657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187488.8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硬岩提速钻具,包括动力总成和冲击总成,所述动力总成从上到下依次为上连接接头、涡轮组上压盖、涡轮副、涡轮管、涡轮轴、涡轮组下压盖、万向节和连接管;冲击总成包括冲击组件上压盖、冲击管、冲击块、冲击轴、冲击组件下压盖及下连接接头,所述的高温硬岩提速钻具通过涡轮组带动冲击组件进行回转冲击,并将旋转冲击力传递到钻头,提高钻头的碎岩剪切效率,同时消除钻柱的粘滑振动,提高钻进效率。该钻具结构简单,不含电子元器件及橡胶等零部件,对深孔高温高压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34631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299418.7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25/02
Abstract: 一种绳索取心钻具的多节铰链式弹卡定位机构,包括回收管、弹卡架、回拉板、弹卡钳、弹卡座、中铰链、下铰链、第一弹性销、第二弹性销、第三弹性销、第四弹性销、第五弹性销和第六弹性销;所述回收管上端与捞矛头组件装配,在回收管内配装弹卡架,并在回收管的上部固定安装第一弹性销,在回收管的下部固定安装第五弹性销;所述弹卡钳左右两个钳体通过第二弹性销与弹卡座铰接装配,在两个钳体上端分别铰接装配回拉板;左右两个回拉板另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中铰链连接在弹卡座底部;所述下铰链连接在中铰链的底部,下铰链底部还与弹卡架铰接装配。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高绳索取心钻具的钻进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孔内事故出现概率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