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贵州木霉及其在防治油茶炭疽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0979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338680.8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贵州木霉及其在防治油茶炭疽病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从长沙市普通油茶根际中分离得到一株贵州木霉(Trichoderma guizhouense),该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486。经实验发现,该菌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以分泌细胞壁降解酶消解病原菌菌丝;对油茶果生刺盘孢菌丝生长的直接抑制率达84.19%;对油茶炭疽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抑制效果,防治效果均高达99.7%。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对油茶炭疽病有显著防效的木霉菌株,为油茶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新的菌种资源和环保、高效的生防途径。

    一种降香黄檀黑痣病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82697.0

    申请日:2015-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C12Q1/686 C12Q2549/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的分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香黄檀黑痣病菌的分子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采用设计出的一对降香黄檀黑痣病菌特异引物经过巢式PCR扩增,PCR产物扩增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结果判定。若样本中存在黄檀黑痣菌,在紫外光下琼脂糖凝胶中会出现一条273bp的目的条带,若未出现条带,则代表不存在黄檀黑痣菌。本发明的引物特异性强,可以区分黄檀黑痣菌、禾草黑痣菌、刚竹黑痣菌以及分离自降香黄檀、大果紫檀的其他病原菌及内生真菌;该引物灵敏度高,可检测下限至100ag/μL的黄檀黑痣菌基因组DNA;本发明快速,8小时内即可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而利用传统的病害诊断方法至少需要4天或1周以上。

    一种松杉人工林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994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233895.9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松杉人工林的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由内生菌根菌剂和外生菌根菌剂复合而成;所述的内生菌根菌剂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或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采用温室盆栽培养法获得,所述的外生菌根菌剂为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多根硬皮马勃(Seleroderma polyrhizum Pers.)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而成。通过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或埋于松、杉林土壤中,不仅能促进松、杉的生根、生长,还能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性,增强P的吸收率,预防松树落叶病、杉木炭疽病、松苗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生。

    一种松杉人工林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9941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3895.9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松杉人工林的抗逆促生复合菌根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由内生菌根菌剂和外生菌根菌剂复合而成;所述的内生菌根菌剂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或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采用温室盆栽培养法获得,所述的外生菌根菌剂为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 Tanaka)、多根硬皮马勃(Seleroderma polyrhizum Pers.)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而成。通过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或埋于松、杉林土壤中,不仅能促进松、杉的生根、生长,还能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性,增强P的吸收率,预防松树落叶病、杉木炭疽病、松苗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