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4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3619.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三轴岩石隧道可视化卸荷装置及卸荷方法。该卸荷装置包括压头组件、主轴、伸缩组件、弧形支撑组件、可视化部件和主控机;压头组件包括在岩石隧道轴向两侧分别设置的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以及垂直于岩石隧道轴向设置的两组压头单元;主轴同轴设置在岩石隧道内,且与第一压头连接;伸缩组件的一端与主轴连接,而另一端与弧形支撑组件连接;可视化部件设置在第二压头上,且与岩石隧道同轴设置;压头组件、伸缩组件和可视化部件均与主控机连接。该卸荷方法用于完成岩石隧道内壁实时卸荷应力监测。本发明能够模拟地下隧道围岩真实应力状态,还能够实现分部开挖和台阶法开挖的模拟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24272.5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一种盾构刀盘结泥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因素组合的复合指标,充分考虑地质条件中刀盘结泥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影响参数易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获取和理解,科学性较强,几乎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评价方法中涉及的影响参数可从地质纵断面图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获取,盾构隧道施工前即可基于勘察报告预测盾构刀盘结泥风险。该方法可在盾构下井前较为合理的预测盾构刀盘结泥风险,对于盾构设备选型优化及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48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223754.4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地温隧道衬砌结构单向受热的高温养护装置及方法,包括加热水箱,加热水箱内安装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内开设有加热水腔,加热水腔与加热水箱通过热水管道连通;加热组件置于支撑框架内;热水管道贯穿支撑框架中心;试模置于加热组件上方,且试模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试模的单向温度加载和试块的单向散热模拟隧道衬砌在高岩温条件下的施工养护环境,通过控制试模的加载温度,实现不同围岩温度作用下材料养护条件;为能真实的模拟高地温隧道衬砌混凝土性能、围岩‑混凝土界面性能及其演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6925.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层状软岩隧道变形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和岩体三维连续介质模型;S2:对模型参数进行赋值;S3:将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和岩体三维连续介质模型进行耦合,得到层状软岩隧道模型;S4:对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嵌入节理,形成层状岩体;S5:编制代码模拟隧道的开挖和支护,将支护结构和岩体三维离散元模型耦合;S6:在层状软岩隧道模型中布置监测点,监测开挖和支护的监测点位移和应力,实现层状软岩隧道变形预测。本发明通过耦合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构建隧道模型,并将支护结构和离散模型耦合,实现了对隧道软岩的变形预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35294.5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三轴岩石剪切渗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岩石剪切渗流试验设备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前压头、后压头、左压头、右压头、上压头和下压头;在前压头上设置第一刚性垫片和第一弹性垫片,在后压头上设置第二刚性垫片和第二弹性垫片;在左压头上设置第三刚性垫片,且在二者间设置第一磁性滚动组件;在右压头上设置第四刚性垫片,且在二者间设置第一磁性滚动组件;在上压头上设置第五刚性垫片,且在二者间设置第二磁性滚动组件;在下压头上设置第六刚性垫片,且在二者间设置第二磁性滚动组件。该试验方法同时完成剪切试验和渗流试验。本发明能够解决压头限制试件位移的问题以及渗流试验难以被完全密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4780.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高敏 , 周凯 , 杨明新 , 张春雷 , 张浩亮 , 费瑞振 , 莫成 , 杨飞 , 施成华 , 景佳亮 , 张晨明 , 曹纯博 , 孙晓贺 , 康瑞强 , 李时杰 , 雷明锋 , 史佳成 , 张文轩 , 王宏宪 , 陈硕 , 曹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斗状溶洞瓶颈部位的岩溶处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拟建基坑围护两侧、坑底以下进行钻探和物探,确定超大规模漏斗形溶洞的具体范围;确定超大规模漏斗形溶洞中瓶颈的位置;判断超大规模漏斗形溶洞及瓶颈是否满足岩溶处理施工条件;在瓶颈部利用旋挖钻施工竖井;通过竖井在超大规模漏斗形溶洞的瓶颈部位放置钢板进行封堵;通过注浆管在钢板上方灌注微膨胀混凝土,通过钢板+微膨胀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溶洞瓶颈封堵。本发明对超大规模漏斗形溶洞进行处理完成后,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避免岩溶注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节省工程投资、保护地下水资源及生态资源,且达到了岩溶处理的目的,保证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869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299467.3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钢拱架防屈服伺服系统及变形控制方法,该伺服系统包括用于向隧道钢拱架提供竖向支撑工作压力的支撑头、用于实时监测隧道钢拱架的竖向支撑压力和拱脚位移及应变的监测传感器、数控泵站以及总控设备;数控泵站分别与监测传感器以及支撑头相连;总控设备与数控泵站无线连接;监测传感器置于支撑头上;支撑头通过隧道钢拱架支撑在岩面初喷面上。本发明可通过伺服装置和隧道钢拱架的配合,释放围岩形变压力,控制钢拱架的内力值,防止钢拱架内力过大产生屈服失稳,同时基于伺服系统实时控制系统的变形值和变形速率,实现围岩形变量的完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910520634.2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6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证地连墙钢筋笼垂直吊放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两组连接管,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每根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每根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外侧超出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与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吊放过程中,所有滑轮外侧均与工字钢对应翼缘接触。本发明能够保证钢筋笼下放过程垂直,稳定,不发生碰壁现象;通过提前固定装置位置,保证钢筋笼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准确,使吊放过程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0919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52086.8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该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包括弹性、塑性、损伤以及塑性损伤耦合状态;该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中应力‑应变计算公式如下:εe为弹性应变张量,其包含三个分量 和横向应变 和中引入塑性应变影响系数k,其采用反正切函数形式进行表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考虑了细观结构对横向变形的影响,能够准确开展混凝土结构受力分析,可为准确预测隧道及地下工程混凝土支护结构行为提供指导。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中参数的标定方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9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37492.6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华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莫成 , 杨飞 , 丁岳森 , 潘楚天 , 江益辉 , 费瑞振 , 张闯 , 张春雷 , 景佳亮 , 张浩亮 , 张晨明 , 曹纯博 , 焦忺玥 , 王一雄 , 施成华 , 康瑞强 , 李时杰 , 王宏宪 , 张文轩 , 史佳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混凝土桩柱与支撑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其连接结构包括临时混凝土桩柱,临时混凝土桩柱中设置有作为连接基础的预埋钢板,预埋钢板通过混凝土支撑连接组件与混凝土支撑相连,预埋钢板通过钢支撑连接组件与钢支撑钢系梁相连;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围护结构、降水井、临时混凝土桩柱;开挖基坑至混凝土支撑下方,设置混凝土支撑,并与临时混凝土桩柱连接;继续开挖基坑至钢支撑钢系梁下方,设置钢支撑钢系梁,并与临时混凝土桩柱连接;开挖基坑至基坑底,然后施工主体结构;割除混凝土支撑、钢支撑钢系梁、临时混凝土桩柱。本发明实现支撑的减跨问题,比施工钢管柱节约了资金,比施工格构柱更安全可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