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加压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化学链燃烧分离CO2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301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57559.4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6

    Abstract: 一种煤加压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化学链燃烧分离CO2的方法,煤颗粒和气化剂在加压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燃料反应器1内发生气化反应,气化产物与返回燃料反应器的载氧体发生燃烧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产生的烟气携带失氧载氧体和含碳煤灰,进入一级旋风分离器2进行分离,分离下来的失氧载氧体在错流移动床空气反应器5内与横向通过的空气相互接触反应获得再生,通过一级返料器8返回燃料反应器继续参与燃烧反应;一级旋风分离器2分离出烟气进一步进入二级旋风分离器10分离,二次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经二级返料器13返回燃料反应器1继续参与燃烧反应,分离出的气体经冷凝剔除H2O后获得高纯度的CO2。

    用Micro-CT成像系统对长目标物体进行扫描重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6707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186885.8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Micro-CT成像系统对长目标物体进行扫描重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物体的初始位置开始预扫描直到最终位置结束,得到整个物体的投影图像;(2)在物体的投影图像中,选择感兴趣区域作为重建范围区域的扫描框,对扫描框进行分段;从分段的重建区域计算对应的投影图像分段的实际位置信息;(3)调整载物台位置到要采集物体的分段重建区域的最上段,依次扫描每个分段,对每个分段进行重建;对分段重建序列进行拼接,最终得到长目标物体的断层图。经大量扫描重建证实该方法对长目标物体进行扫描重建行之有效,有效的解决了长目标物体无法完整扫描重建的缺陷,且方法稳定可靠,有很大的使用前景。

    卧式一体化三相内循环流化反应器及其生物反应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648069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410065376.7

    申请日:2004-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卧式一体化三相内循环流化反应器及其生物反应工艺涉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工艺,在该反应器的箱体(1)内,由导流板(3)和沉淀斜板(4)将反应器的箱体内部分为三个区,沉淀斜板位于反应器的箱体内的一侧,其上部位于反应器的箱体的上边沿,下部有一滤网(9),在升流区(2)的下部设有微孔曝气器(10),在泥水分离区(7)的上部设有集水器(6),在泥水分离区的下部设有排泥阀(8);流化反应工艺为:将有机废水泵入卧式一体化三相内循环流化反应器内,并加入多孔泡沫海棉(11);通过微孔曝气器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澄清水从集水器排出反应器,沉降污泥在循环水流的抽吸作用下无动力回流至降流区(5),剩余污泥由排泥阀排出。

    基于多目标回归的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分区域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1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454376.4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勇 丛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目标回归的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分区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确定影响空调系统负荷的特征因素;将特征因素与各供冷区负荷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回归链中目标变量顺序;构建基于各供冷区负荷及天气数据的数据及;以历史时刻的第一目标变量及天气因素作为原始输入,以第一目标变量的预测值作为输出诱导模型;将第一目标变量的预测值、历史时刻的第二目标变量加入原始输入中作为新输入,以第二目标变量的预测值作为输出,训练模型;依此类推,获得所有目标变量预测值完成训练。本发明考虑各供冷区之间的关系,通过扩展输入空间实现各供冷区负荷的依次预测,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预测精度高。

    二维层状钙钛矿单晶、宽光谱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076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386089.X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层状钙钛矿单晶及其光电探测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钙钛矿前驱液,将2‑溴乙胺氢溴酸盐,氧化铅溶于氢溴酸次磷酸混合溶液中制备前驱液;(2)在高温下搅拌至透明后缓慢降温获得钙钛矿单晶;(3)热蒸镀电极;(4)机械剥离获得二维钙钛矿单晶;(5)将获得的二维钙钛矿单晶转移到电极上。本发明的钙钛矿单晶具有高的结晶品质和大的晶体体积。基于该钙钛矿的光电探测器有着从紫外325 nm到近红外800 nm的宽光谱响应范围,在可见光通信和光传感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协同粉煤灰制备陶粒的高温烧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7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16669.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协同粉煤灰制备陶粒的高温烧结方法,步骤包括以污染土和粉煤灰作为制备陶粒的原料,污染土经预处理后,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并加碱水陈化,之后用设计的模具进行造粒,造粒完成后进行干燥以脱除水分。最后进行高温烧结处理,冷却之后得到陶粒成品。本发明采用了高温固化/稳定化技术,提高了重金属的固化效率。且设计的模具有助于保证陶粒成品大小基本一致,提高产品强度。粉煤灰的加入可适当降低煅烧过程中的烧结温度,有利于减少能耗,以碱水代替纯水可以降低污染土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煅烧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量。两种固废协同处置转变为陶粒产品,既减轻了环境负担,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一种准二维钙钛矿一体化光电传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504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392012.3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二维钙钛矿光电传输一体化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发光层前驱体:将溴化铅、甲基溴化胺、异丁基溴化铵溶于有机溶剂制备成前驱液;(2)在透明导电衬底上依次沉积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金属电极,所述电子注入层在电子输入层上表面选取两个相互独立的区域进行沉积,所述电子注入层表面沉积所述金属电极,所述发光层通过步骤(1)中所述前驱液沉积而成。本发明的一体化光电传输器件发光波长在535nm并且发光光谱稳定;且在相同波长光激发下响应时间较短,响应度较高。一体化器件具有易于集成的优势以及在集成电路中芯片间的数据信息传递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